本文详细解释了在移动支付过程中,涉及到的四方(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开户银行及支付产品提供商)以及资金如何经过两道清算过程才能到达商家账户的安全机制。
这两天看到群友在讨论一个有趣的话题,在用微信扫码支付的时候账单上出现了网联、银联两家清算机构,底层的交易链路是什么样子的,资金是不是要清算两次呢?
这个问题确实很好,他非常的清晰的展示出了备付金集中缴存之后,断直连的完整交易链路。
这是经常被同学咨询到的问题,“断直连后支付机构是怎么使用微信、支付宝?为什么我的微信账单上会有两家清算机构?为什么不是微信直接去银行扣款呢?这里面的资金是怎么清算的?”
我们看下下面这张微信账单,收单机构是“银联商务”,支付方式是“招商银行储蓄卡”,有趣的是收单机构后面出现了“由中国银联提供收款清算服务”,支付方式下面出现了“由网联清算公司提供付款清算服务”。
在银行账单上我们可以看到,最终是网联协议支付完成了银行扣款。这里面的资金最终是怎么结算到商家账户的呢?
图1:微信和银行的账单
这个问题其实只要你了解断直连的整体结构就很清楚了,其实支付业内人士也都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用语言非常的难以表达,那我们就来张图吧。
图2:断直连后的微信跨行支付
我们知道中国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了断直连,备付金都集中缴存到了人行ACS账户。而支付机构、银行也需要使用微信和支付宝的扫码、小程序等产品,因此断直连后这些产品统一通过网联、银联这样的清算机构来提供。
所以在使用扫码支付、小程序支付的时候就出现了四个角色同时参与支付和资金清算的情况。
- 清算机构:这就是断直连的居间方,他负责对接开户银行,为收单侧提供支付产品,并且发送清算指令到人行进行跨行资金清算。
- 收单侧:主要是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开展收单业务也可以成为收单侧成员。他不能与其他三方、银行进行直联,只能通过清算机构对接,资金也统一由清算机构负责清算。
- 发卡侧:就是我们银行卡所开立的银行,也是为整个体系提供资金的源头。
- 账户侧:这里主要是微信、支付宝、云闪付这样国民性支付产品。他们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作为收单侧对接开户银行,另一方面他们也作为支付产品的提供方为银行、支付机构提供扫码、小程序等支付产品。
这四个角色同时参与一笔跨行收款的情况,主要是在三方支付机构给商户提供扫码、小程序等支付产品的时候出现。
比如,我在一家小店购买一瓶可乐,通过微信展码来进行支付,这时商家扫码设备是由“银联商务、拉卡拉、乐刷”这样的支付机构提供的。商户扫码后就在这1秒不到的时间里面中国整个跨行清算体系开启一场接力赛。
1)第一棒:三方-请求-》银联
三方的扫码设备读取了我的二维码,三方支付路由到银联申请微信小程序支付进行跨行收款。
2)第二棒:银联-请求-》微信
银联接收到三方的请求后,转发给账户侧的微信支付。
3)第三棒:微信-请求-》网联
微信支付接收到请求,获取用户最常用的银行卡为“招商银行储蓄卡”,微信路由到网联申请招行协议支付扣款。
4)第四棒:网联-请求-》开户行
网联接收到微信的协议支付请求,转发到招行完成扣款。
5)开户行扣款原路返回
招行扣款后,“接力赛”并没有结束哦。此时开启了原路接力返回,整个链路如下“开户行-》网联-》微信-》银联-》支付机构”,这个链路是不是看着像马拉松一样漫长。其实速度非常快,大多数情况下0.5秒内就能完成,这就是中国清算网络的高效的地方。因为支付场景中,3秒是用户能够忍受的上限。
交易完成了资金怎么清算的呢?当然是由两家清算机构一起接力完成两次清算啦。
1)网联跨行清算
网联轧差银行与微信之间的收付资金往来,通过人行清算系统把资金从“招行人行清算户”清算到“微信备付金”。
2)银联跨行清算
银联轧差微信和支付机构之间的收付资金往来,把资金从“微信备付金”清算到“三方备付金”,这样三方就能给商家结算资金了。
那移动端的小程序、APP支付是否直接通过微信完成的?其实也是间联模式,只不过中间有一层收银台跳转交互设计,看着像是直联的而已。
图3:移动端小程序/app支付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需要收银台跳转,因此三方第一次请求是一笔下单,微信通过银联返回收银台地址后,三方调用收银台,用户在微信移动端完成支付。后续的开户行扣款流程就是一样的。
今天介绍了在使用扫码支付、小程序支付的时候,整个中国移动支付体系是如何一起接力工作的。
当你使用收单机构提供支付扫码、小程序产品进行支付时,整个中国清算体系的四个角色开始为你展开了一场接力赛。这里包括了收单侧的支付机构、清算机构里的网联/银联、账户侧的微信/支付宝/云闪付、发卡侧的开户银行。
资金清算也是由两家清算机构接力完成的,一家负责从发卡侧清算到账户侧,另一家负责从账户侧清算到收单侧。最后收单侧给商户结算资金。
小程序、APP支付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一层收银台跳转而已。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刚哥】,微信公众号:【刚哥白话】,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