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在影视剧中总能听到这样的台词,其实说这句话的人名为打更人,那么在古代真有打更这个职业吗? 其实在古代,打更是一个很普遍的工作,当时没有手表,无法掌握准确的时间,白天还可以通过日冕去分辨时辰,但到了夜间时可就难分辨了。有钱人家可能会用上沙漏计算时辰,普通百姓却没有财力去购买这些东西 ,他们日常的生活劳作和时间密切相关,这才有了打更行业。

古人并不像现代人,他们的生活讲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打更这个职业就十分重要了,百姓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就知道该做什么事了。 打更最早起源于巫术,其作用是驱鬼,古人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认为夜间鬼怪比较多,不敢出门走夜路。更夫就不同了,他们负责驱鬼,都会在夜间出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化成了报时人。

最初时更夫是义务担任的,它是由民间自治组织推选出来的人,由普通百姓凑钱发工资,但报酬比较低,毕竟大家都是穷苦人,很难能拿出太多钱。更夫一般是2人一组,一人手里拿着梆,一人拿着锣。 每天夜里更夫要敲五次锣,也就是从一更天敲到五更天,一更天对应的是夜间7点,五更天对应的是凌晨3点。古代没有太多娱乐活动,通常起得都比较早,因此没必要再敲6更天。

更夫的工作并不容易,夜间不能睡觉,他们通常是通过燃香、滴漏等来分辨时间。就拿滴漏来说,上面有一百个刻度,通过刻度就能知道准确的时间,到了清朝时为了方便改为九十六个刻度。 古代作奸犯科的人很多,难免会遇到盗贼,更夫就要注意自身安全了。不过到了解放后,钟表已经进入家家户户,更夫这个职业被淘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