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远去,精神永存。
民国十八年的暮春,一个叫李盛铎的收藏家叫卖从清朝宫廷流出的8000麻袋,大约60吨重量的内阁史料档案。这些清朝入关后的档案文书,曾经作为废纸被卖掉而从宫廷流出。经过无数次的谈判,最终被一个青年代表一个史学研究所斥资将其买下,这个青年就是陈寅恪。
作为清华大学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陈寅恪更是精通英、德、法、西夏、突厥等8种语言,也曾执教国内的5大顶尖名校,是当之无愧的“前辈史学四大家”,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更是尊称其学问是“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而一代大家梁启超也自嘲:“说我梁某人著作等身,却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三十六岁那一年,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等被聘入清华研究院,并称为“清华三巨头”。而陈寅恪的国学与史学造诣,在清华园已成为“教授的教授”,自己上课“四不讲”的原则,让每一次课程都是一段崭新的学问历程,因此朱自清、冯友兰等大师也都云集听课。陈寅恪的学问造诣,除了自己的求索与钻研,时人有言:“书读完了,但书教不完。”但也来源于家境的熏陶,“公子的公子,大师的大师”背后,其父陈三立也是一代诗文宗师,“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对其赞赏有加。
民国二十六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烽火硝烟中山河破碎,酷爱收藏文书资料的陈寅恪用积蓄一直收购不辍,在战乱中自己曾经重金购置的大量书籍全都下落不明。是年,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已经85岁高龄,行将就木。面对曾经的家国天下支离破碎,老人忧愤不已,每有客友前来探视,必会艰难起身,用沙哑低沉的声音问道:“时局如何?战能胜否?”听闻传言某地守军战胜,必求证消息是否确凿;而当守军败退时,悲观者言非日军对手,平津将陷继而国亡。老人在床榻上怒目圆睁:“岂狗彘不若,将任人屠宰耶?”其后遂绝食意欲以死明志。
平津陷落后,陈三立悲愤欲绝,大呼:“苍天何以如此对吾国耶!”是年九月中旬,一代文坛宗师,溘然长逝。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大师世家来说,有些告别,需要告别的太多。60年前,陈寅恪最后一次接受学生拜年,此时的他在前后11年的时间里,口述了90余万字的著述,绝无仅有。
四十八年前的十月七日清晨5时许,陈寅恪逝世,饱经沧桑的老人,没有任何的抱怨与叹惋。其后24年的时间,墓地也未能落实,直到十四年前,才得以落土为安。
在其墓前的一块巨石上,上面镌刻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