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导演李少红将《大明宫词》搬上了荧幕,以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权力斗争和情感变化为主线,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黯淡的大唐; 21年后,李少红导演再次操刀,带来了《大明宫词》的姊妹篇--《大宋宫词》,相较前者而言,这一部显然反响平平,沉重的历史剧在这个与它水火不容的时代注定掀不起波浪,对历史人物的魔改又引得观众诸多不满。

那么,这部《大宋宫词》的绝对女主角——刘娥,在历史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世人缘何评她“有吕后之才,而无武后之恶”?作为与吕后、武则天齐名的最有权力的三位太后,她的一生,又有怎样波澜壮阔的际遇呢? 一、蜀地孤女入汴梁,艰难困苦靠歌声进三皇子府 细数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后,刘娥的出身之卑微一定可以名列前茅--刘娥的祖上也曾战功显赫,但到了她父辈这一代,家道中落,父亲任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因此举家迁至成都华阳。 据说她的母亲庞氏怀孕时,曾经梦到明月入怀,随后产下一女,取名刘娥,但刘娥的出生显然并没有给她的家庭带来好运--不久以后,父亲刘通奉命出征,战死沙场,因为刘家并无男丁,庞氏带着女儿投奔娘家,随后也追随夫君而去。襁褓中的刘娥便沦为孤儿,寄住在外婆家。

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寄人篱下,日子想必是不好过的,孤苦伶仃的小刘娥一度想到了轻生,但是偶遇的算命先生说她有后妃之相,这句话支撑着刘娥渐渐长大,但是苦苦等待的刘娥并没有等来她的后妃之位,为了生计,年轻的刘娥嫁给了当地一个银匠龚美。 年轻的小夫妻在四川的日子过得也并不好,史书记载,刘娥擅长摇拨浪鼓,夫妻俩便一路卖艺,从四川成都顺江而下,一路漂流到了南京北郊长江边的长芦镇,在这里遇到了闽僧法灯,在法灯的劝说和资助下,刘娥和龚美继续南下,来到了京师——东京汴梁。

没有遇到法灯,刘娥的一生也许就在卖艺中惨淡度过,何来日后的权倾朝野和大富大贵,因此,为了感念法灯雪中送炭的恩情,刘娥当上太后之后便花巨资重建了长芦崇福禅寺。 在汴梁的日子也并不是顺风顺水,龚美迫于生计想卖了刘娥,恰巧三皇子赵恒曾听过刘娥唱歌,甚为喜欢,便花高价将十五岁的刘娥买进府中,至此,刘娥才终于见到了自己一生的真命天子。 二、四十四岁当皇后,借腹生子入主中宫把持朝政 虽然入了王府,刘娥却并没有熬出头,宋太宗听说了赵恒与民女厮混,大发雷霆,将刘娥逐出王府,并且给赵恒赐婚想让他死心,赵恒却是个长情的主,他将刘娥藏在了张耆家里,这一藏就是十一年,直到宋太宗家驾崩,赵恒即位后,才将刘娥接回了宫里,又过了七年,35岁的刘娥才终于被封为美人,此后她节节攀升,坐到了德妃之位。 现代提到刘娥的事迹,绝对绕不过“狸猫换太子”,在这个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刘娥用剥皮的狸猫换掉了李妃生下的孩子,李妃因此被打入冷宫,自己的孩子也被夺走。可据史料记载,李妃是赵恒一时冲动宠幸的一名打扫宫女,当时刘娥久久无子,李氏又恰巧产子,宋真宗便对外宣称是刘娥生的孩子,由杨淑妃代为抚养,这便是日后的宋仁宗。

尽管解决了子嗣的问题,要扶刘娥为皇后还是费了一番周折,卖艺、二婚、孤女、民女,任哪一个标签都将她与皇后之位划出了一道天堑。刘娥大概也是有史以来最憋屈的皇后了--没有封后大典,封后诏书回避朝臣,仅仅送至中书省草草宣读,同时,为了安抚群臣的激愤之心,宋真宗大赏百官,加官进爵者不在少数。 就这样,虽然顶着一众朝臣的反对,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44岁的刘娥终于入主中宫。 虽然宋真宗对刘娥能否胜任皇后之位有所怀疑,但刘娥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她不仅处理起六宫事宜井井有条,有理有据,还经常陪宋真宗批阅奏折到深夜,对政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办事周密恭谨,渐渐赢得宋真宗的信任和倚重,部分政事也会询问刘娥的意见,及至后期,宋真宗身体每况愈下,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并且在朝野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心腹,太子和宋真宗的权力被架空,杰出的女政治家刘娥,正式踏上历史舞台。

三、纲纪四方镇朝野,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宋真宗担心刘娥危及赵氏江山,便向心腹周怀正透露了自己的担忧,宰相寇准得知后立即进宫,与宋真宗连夜密议了“太子监国”一事,并且让杨议起草了诏书、尽管他们极为隐秘,但事情还是败露,宋真宗摇摆不定,以“不记与准初有成言”为由将事情推给寇准,在刘娥、丁谓等人的施压下,寇准被罢相,随后又连遭三贬。 寇准一党的周怀于第二日发动兵变,兵败被杀,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刘娥将寇准一党的“罪行”昭告天下,至此,寇准一党几乎被全歼。刘娥借“太子监国”事件,铲除了一直与自己作对的寇准一党,将丁谓奉为宰相,彻底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宋仁宗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此时的丁谓野心勃勃,意欲架空刘娥,独揽朝纲,刘娥察觉了他的野心,大为不满,于乾兴元年(1022年)六月在承明殿召见群臣,将宰相丁谓挟功自重,与内廷宦官雷允恭勾结,意图架空两宫的种种罪状悉数公布,本欲杀丁谓,在群臣劝阻下,最终将其罢相,抄没家产,贬至如今的海南岛。

丁谓被罢相后,刘娥与宋仁宗在承明殿一同上朝,仁宗在左,刘娥在右,再也没有人可以反对她了。 宋仁宗天圣二年十一月,刘娥身穿龙袍,接受了宋仁宗和群臣所上尊号: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从一个乡野村妇,做到了临朝听政的无冕之主,刘娥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逆袭。 在刘娥从政期间,她亦有诸多政绩,她的远见,她的大局观,她的处变不惊,都成为她政治生涯的垫脚石。 乾兴元年(1022年),刘娥摄政,下令将“天书”随同宋真宗下葬永定陵,停止天下宫观的营造,彻底终结了扰动大宋王朝十几年年的“天书运动”;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刘娥设立“宜州交子务”,由此,宋朝正式发行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天圣七年(1029年),刘娥治重臣曹利用谋反之罪;同时,刘娥对朝野的党争现象深恶痛绝,在升迁封赏时都会对照重臣亲眷名单,避免部分朋党权势过重……

司马光评价刘娥: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肯定了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的刘娥,她也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四、临终还政宋仁宗,穿了龙袍却不愿去做女皇帝 虽然刘娥擅权,至死不肯还政,也具备效法唐代武则天称帝的条件,但刘娥最终还是压制欲望,没有走出最后一步。她临终之时大赦天下,恢复寇准、曹利用等政敌的职位,又将丁谓从贬黜的偏远地方内迁。 明道二年三月,刘娥崩逝,同年十月,宋仁宗率群臣将刘娥下葬,陪葬宋真宗永定陵,谥号“章献明肃”皇后。从刘娥开始,临朝称制的皇后,谥号均为四字。应刘娥临终要求,她仍身穿后妃制服下葬。 在刘娥临朝称制的11年中,宋朝海清河晏,四海升平,为后期宋仁宗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她对权力的过度迷恋和把控也不可忽视。

但尽管如此,瑕不掩瑜,宋仁宗、司马光、范仲淹等宋臣对她的评价都是正面的,后世将刘娥塑造成一个残害忠良、狭隘善妒、企图夺取江山的一代奸妃,和历史上的刘娥是相去甚远的。 五、以德修身大格局,人生开阔堪称女人励志经典 从街头卖艺女逆袭成为一代贤后,刘娥虽然出身寒微,却凭借自身强大的意志力,最终成为了史书上少有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她的经历即使放到今日也依旧对当代女性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身处逆境,充实自我:不要自怨自艾,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想走捷径,成功的大女人,你只看到了她的光鲜亮丽,却未曾见到她背后的付出和努力,没有人天生就会成功,不断充实自己才是走向独立成功的钥匙; 身居高位,心存善意:刘娥摄政以后,处处礼遇宗亲;面对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刘娥并没有斩草除根,反而封为宸妃,以一品妃嫔仪制厚葬;面对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宋仁宗,刘娥视如己出,悉心教导; 克制欲望,以德修身:尽管刘娥和武则天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刘娥最终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当站在权力的顶峰之时,她也想效法武帝,但她深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仅仅身着天子衮冕祭祀,便算是满了心愿。 大格局,大眼界,极强的政治手段,和以德修身的秉性,这些最终为刘娥博来了千古美名和传奇一生,也让我们知道,格局越大,人生越广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