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古装奇案和新娘杠上了?都要“祭新娘”来开场吗?

《唐朝诡事录》第一季第一案,新娘惨遭横祸,被做成长安红茶。

《朝雪录》第一单元,大婚当天,喜轿一开,惊现无头新娘。

《定风波》开局,又有四位新娘惨遭“缝杀”。

不同之处在于,《定风波》的男主,第一案里非但没有正大光明的查案身份,反而是明面上被栽赃的凶手。

来,展开说。

一,CP自助餐

萧北冥三年前是意气风发少年郎,三年中含冤负屈变成一号通缉犯,别师长、离挚爱、背骂名、探谜团,沉郁沧桑难言,外死内活、外枯内燃。

10集看下来,他和少年探案小分队,爱人、兄弟、敌友,满屏CP,而且是随你自助、想嗑哪款嗑哪款,各有各的风味。

萧北冥和钟雪漫,典型的双强模式,虽然一度隔着杀父之仇的误会,一度有言情经典“捅一刀”模式,但抽丝剥茧中见真相,亦见初心



萧北冥和风清浊,“污名”式知己,智识型伙伴。

始于看破“骂名之下的你我都一样”,升温于一路生死刀光剑影相随,还带着一点“人怎么能闯这么大祸”的愧疚,一点举世皆非、而他知我懂我的半师半友感。

萧北冥是世人眼中的夜煞,被通缉的要犯,狼子野心、忘恩负义;

风清浊是世人口中的毒师,江湖人人得而诛之。



都有污名之下的无可奈何,萧北冥有几分“举世污我、亦置身事外”的落拓萧疏,比起洗清自己的冤屈、他更在乎真相本身;

风清浊有点小鸵鸟逃跑的顾前不顾后,换个名字、大隐隐于编制下,晕晕乎乎闯祸、快快乐乐破案。

一悲一喜,一沉郁一烂漫,一个被世界狠狠背刺过、一个还没太被社会毒打

既是同病相怜、同苦相唏,又有一点大哥带熊孩子的可爱感。

是污名之下清风朗月的知己,也是半师半友的智识型伙伴



萧北冥和暗侦营这位诸葛孔云,四舍五入有点“他逃他追”?(bushi)亦敌亦友模式,后续大概是对抗式合作吧?

诸葛孔云对萧北冥,乍看,好像拿他当人生分数线,时时刻刻比着,我过了没过了没。

他的日程表,处处写着,我比三年前的萧北冥如何,我要看看停尸房的白布下、躺着的是不是活的萧北冥,我要找找跳崖的萧北冥、是不是肯定还没死。

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如孔雀,用女主的话说“闻起来像香菜精”,一开始让人误会是阴恻恻反派,结果他的“讨人嫌”居然只是一张皮?

与其说他沉迷的是萧北冥这个度量衡,不如说一时瑜亮的慨叹之下、他也同样有一点明澈之念



童双之于萧北冥,则是标准的忠犬弟弟模式,唯粉。

前10集暂未揭晓童双具体的身份背景,但看似无亲无故无家人,唯一的念想就是“大哥你啊”。

猜测前尘往事中萧北冥大概救过他的命,而这种羁绊,除却救命之恩外,还带着浓郁的价值仰望色彩。

举世皆灰、而大哥你是榜样是北斗明星。

此外,也有一点幼弟的幼稚争宠,咱就是说唯粉总爱对嫂子气鼓鼓的。



风清浊和童双,这俩,散是满天星、聚是小学鸡。

一个是用毒高手、顶级法医,另一个一身功夫,分开放都可以独当一面。

虽说风清浊开局就是“全自动闯祸机”,但毕竟技能满点;虽说童双这款唯粉,乍看有点对谁都带点刺,但本质依旧纯良热情、明媚热血。

而这两货,每次混到一块,都很小学鸡。

一碗豆腐要争来争去,一件衣服要嘴来嘴去,加一起不能超过三岁。

这种设定,依旧是浓郁的少年气喜感,生死大案、血色要案当前,依旧有几分混不吝的清澈,几分少年气的明媚,我自横刀跃马、我自张扬疏狂,我们就当可可爱爱永远年轻的“小学鸡”。



二,轻“诡”东方奇案

《定风波》开局,熟悉的东风奇诡画风。

功臣雕像流出血泪,将军纵马狂奔途中“掉头”,前有一具具尸体被条条丝线缝杀,后有老头当众“迷幻”自己掐死自己。

《定风波》的中式诡谲美学,和《唐朝诡事录》《朝雪录》乃至志怪赛道的《无忧渡》,同出一脉。



《无忧渡》涉及志怪,有妖、有人头鸟翼、有山鬼暗夜成亲,一只脚在奇幻的大类别中,但《无忧渡》同样是单元案件结构,四舍五入算志怪版的古装奇案,广义上的同类同源。

一个以狐鬼花妖,来写人心明暗;一个在生死谜团中,写欲望吞噬。

本质上,都是以杀以血以奇案,描摹世间百态、贪嗔痴怨憎会。

并不以逻辑缜密取胜,在悬疑逻辑上,相对更轻体量,更注重东方恐怖美学的氛围感,更注重主角团的情感。

当然也有密集的悬念钩子,但与其说是纯本格,不如说是轻悬疑、重奇案,轻落地、重情愫。

如果说早年间的《神探狄仁杰》等经典奇案,更庙堂、更神探、更“青天视角”,那么《朝雪录》《定风波》《无忧渡》这些作品,则更女频化、更架空理想化、更少年气。

前者更有“青天传统”的脉络,而后者和言情有更深的共生关系。

并不以写实基调的落地细节见长,但拥有更跳脱更开放的架构空间



比如《定风波》少年团抢走老将军尸体,还用尸体来换人?

比如抢完尸体被追,这两货一路释放“毒气弹”(四舍五入是古装版催泪瓦斯),用完了还用熏蚊子的冒充毒气弹?

再比如为了拖延男主不被发现,他们还用到了平地摔跤这种小学鸡手法。

抢尸体也好、乱用“毒气弹”也罢(bushi),在现实基调的刑侦剧中,显然都无法成立,法理上严重违背程序正义,可行性上严重虚构,但古装探案可以。



如果说隔壁的种种现实刑侦剧作,注重严丝合缝的纹理,和对现实的深切关照,那么这类古装奇案,或许接近某种借案言志。

奇诡为表、热血为里,悬疑为肌理、情愫为经脉

事情可以更奇情,手法可以更肆意,主调可以更少年热血。

长袖一挥、仰天大笑出门去,萧瑟沉郁、浴火重生少年归。



三,人大于事?

《定风波》开局便抛出夜煞大案,夜煞似乎会是贯穿全剧的核心元素之一。

在单元模块背后,串起纵贯的阴谋链条,这种“一条主线串起单元盒子”的模式,没毛病。

男主从翩翩得意少年郎,张扬疏狂第一人,到举世皆非、“半死”归来、沉郁萧瑟,设定也没毛病,还挺有张力。

但10集看下来,毛病或者说短板,在于案件某些地方,观感略平淡、略套路。



高度架空的古装奇案语境,某些时候内核共振要通过“古今同构的痛点”来完成,比如斩佞臣、杀贪官,比如《朝雪录》中挖出十几具女孩子的尸骨,路径之一是落笔于善恶黑白之间的强共情

《定风波》第一案,明面上的凶手是为惨死的爱人报仇,背后的夜煞尚未解锁真面目;

直接凶手这一层,模式相对老套、元素略多,并没有形成强烈的“唏嘘情绪体”,给人感觉就是“哦”。

第一案中,萧北冥被当成夜煞,更强烈的投射附着,或许倾斜向“为萧北冥洗冤”,当然冤肯定是没洗成,但至少萧北冥、钟雪漫、风清浊之间形成了向心合力。

这种倾斜,导致剧作呈现出“角色CP感比案件好看”的不均衡趋势,简单来讲,写人比写事好看。案子那点事,有时候有点难评。



第二案目前只播了一半,最终情绪价值落点在何处、尚不可知,但破案过程也并不特别吸引人。

对比之下,《唐诡》并非女频,在CP情感上落笔并不多,但讲故事的“勾人”程度,更成熟几分。

这或许是数部女频古装奇案之后的审美疲劳?

《朝雪录》之后,《定风波》究竟是能乘上古装奇案的东风?还是被凸显“怎么又来这一口”的同构?观望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