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香港宏福苑发生五级火警已致44人死亡, 警方搜查涉事工程公司并蒙头带走1人。
警方在该公司写字楼内检取大量文件,当日凌晨还逮捕该公司3人。警方称,该公司所负责的起火建筑物外墙塑胶布等安装材料疑不符合防火标准。
警方称,被逮捕3人系公司2名董事及1名工程顾问,涉嫌严重疏忽导致重大伤亡。
火势蔓延过快 发现两个不寻常
香港特区政府多部门联合新闻发布会今天(11月27日)凌晨约六时通报,助理救护总长(新界东)周咏贤表示, 截至目前,累计处理了100名伤者,其中40名伤者在现场不幸证实死亡,有4名伤者送院后亦不治。另外伤者中,45名伤者被界定为情况严重。事件中,一共有7名消防处人员在行动中受伤,目前他们的情况稳定。另外有一位消防人员在行动中不幸殉职。据悉,殉职的消防员何伟豪隶属沙田消防局,26日下午处理大埔宏福苑五级火警期间,被发现昏迷,其后送往医院,于下午4时41分不幸殉职,终年37岁。
今天上午,消防处副处长陈庆勇表示, 消防人员正从大楼较低楼层向上推进灭火,预计可能需至中午甚至黄昏时分,才能抵达天台位置。陈庆勇补充说, 消防员在推进过程中若发现后楼梯烟雾较小,会立即进行搜救,尽力寻找求助人员,并在其中一栋大厦上到天台救出2人。至于个别大厦消防设施失灵情况,尚待灭火完成再进一步调查。

陈庆勇表示,截至27日6时, 宏福苑8座大厦中有1座未受火灾波及,4座大厦的火势已受控,剩下3座大厦的火灾仍在处理中。消防搜救队伍已到达个别楼宇的13至23楼进行搜索,且不断成功地救出生还者,灭火行动则已推进至5至18楼。
香港警方展开调查,发现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标准,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厦每层电梯大堂窗外都有发泡胶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势蔓延, 不排除发泡胶是迅速蔓延的原因。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有关大厦的外墙物料着火后的蔓延程度,较一些合规格物料远远猛烈和蔓延得快,警方觉得不寻常;此外未受波及的屋苑大厦玻璃窗贴上一些发泡胶板,也不寻常。邓炳强表示,本次火灾不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

香港警方界北总区刑事总部高级警司钟丽诒表示,新界北总区重案组已实时展开调查,根据消防处人员在灭火及搜救过程中发现,建筑物外墙安装了一些保护网、保护幕、防水帆布、塑料布,怀疑未符合防火标准。警方在现场调查时,发现一栋未受火势波及的大厦,每一层的电梯大堂窗外均有发泡胶,发泡胶属高度易燃物品,有机会加速火势蔓延,不排除这些发泡胶是导致今次火警迅速蔓延的主因。

经初步调查,警方发现窗外这些发泡胶是由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在该大厦进行维修工程时安装的。警方有理由相信, 该工程公司负责人严重疏忽,导致今次意外及火势迅速蔓延、一发不可收拾,造成重大伤亡。
钟丽诒称, 警方已锁定该工程公司3名负责人,他们分别是该公司的两名董事及一名工程顾问。警方已分别在大埔、牛头角及新蒲岗拘捕了这3名本地男子,涉嫌误杀,年龄介于52至68岁间,目前仍被扣留调查。
火势得到基本控制 最严重的建筑已经完全焦黑
11月27日早上,记者来到发生火灾的香港新界大埔区住宅楼。记者在现场看到, 目前火势已经得到基本控制,已经看不到大面积明火,但火势尚未完全扑灭,个别住宅内仍有火光,现场的灭火救援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 住宅楼里仍持续冒出黑烟,在现场也能明显闻到刺鼻的烟雾味道。几栋住宅楼有不同程度的燃烧痕迹,最严重的建筑已经完全焦黑。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于今天向香港红十字会捐赠200万元人民币,用于火灾的应急救援和人道救助,并将根据救灾需要提供后续支援。
香港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各类救援物资持续涌向各临时庇护中心。大埔区4家快餐连锁店免费为受灾市民提供1000份早餐。记者在东昌街体育馆临时庇护中心看到,27日上午8时许,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现场居民有序排队领取救援物资。

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已在大埔区开设8个庇护中心,并调动近200人,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一切必要支援。
香港火灾后,中央和周边多城提出支援协助
李家超:衷心感谢!
今日(27日)凌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会见记者。
李家超表示,政府会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应对这次重大灾难,首要工作是扑灭火灾和救援被困居民,也会救治伤者、支援善后和全面调查事件。
李家超昨晚探望伤者和受影响居民后表示,对火灾感到极度难过。他对死者致以深切哀悼、向死者家属和伤者致以深切慰问,并强调政府会提供一切可行支援。

李家超衷心感谢习近平的关心,也感谢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向他提出会全力支持。
李家超表示:“ 我也要感谢港澳办和中联办,向我提出会全力支持,我也收到周边城市领导的联络,如果我们需要任何的协助,他们都会提供。目前我们有足够的人手和能力控制和扑灭火灾。”
李家超指,在消防人员不断努力下,现场情况逐渐受控;消防处处长评估后认为目前有足够人手和能力控制和扑灭火灾。
李家超表示,他已指示特区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全力进行多方面工作。灭火和救援被困居民方面,消防处调动大量消防车和救护车,又动员多名消防员和救护员,且使用无人机了解灾场情况。他指示消防处动用所有需要的资源和人力全速扑救大火,同时向消防处表示政府所有资源都会全力支持这次灭火工作。
医院管理局已启动重大事故控制中心,统筹及协调九间公立医院的急症室作出戒备。其中,新界东医院联网的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北区医院,不同部门的人员均全力以赴进行救援。
大埔民政事务处已开放多个临时庇护中心,民安队则动员人手配合庇护中心的工作。此外,大埔区全区的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出动支援,沙田区关爱队也提供协助。
另外, 李家超表示,警务处、消防处已成立专责小组全面调查昨日的火灾,事件一定会提交予死因裁判法庭跟进。
房屋局的独立审查组则会调查建筑物的外墙保护材料是否符合认可阻燃标准。有关人员会采集样本化验,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另外,屋宇署和房屋局的独立审查组会采取特别行动,针对进行中的工程,要求注册建筑专业人士及承建商全面覆核棚架保护网等用料,并提交报告。
屋宇署和房屋局也会主动抽查地盘的保护幕和保护网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抽样进行测试。
香港宏福苑火灾屋内视角曝光
窗外棚架围网燃烧 被困人员遭呛关窗咳嗽
11月26日,一段被困大厦内人员拍摄的画面曝光。拍摄者打开窗户,窗外烟雾弥漫,有棚架围网正在燃烧。拍摄者疑似难抵浓烟熏呛,关上窗户后不禁咳嗽。
香港宏福苑起火瞬间曝光10分钟迅速蔓延
居民拍下宏昌阁外墙棚架最初起火画面。火势沿外墙保护网及棚架燃烧,蔓延至整幢大厦,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大量起火竹枝从高处坠落,现场有人不停大叫“走呀走呀”。
另据宏福苑一业主介绍,他们曾多次发现施工工人在竹棚架内吸烟并反馈至维修方。
部分消防水缸曾存在隐患
宏福苑日前正处于大维修期间。业主立案法团网站信息显示,该维修自去年7月伊始,承办商为宏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顾问为鸿毅建筑师有限公司,工程内容包括外墙翻新、修葺窗檐、改善消防设施等,预计明年年中总体完成。
按照法团最新的会议记录(11月7日), 8栋楼宇之一的宏志阁存在天台消防闸掣(即消防水缸的闸阀开关)渗漏情况。消防水缸是建筑防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储水和供水核心设施,确保火灾初期有足够供水。
在此前的法团会议记录中,承建商发现宏福苑部分消防缸内存在喉管老化锈蚀的情况,修缮消防水缸被列入本次大维修计划之中,具体进展未知。
同时在去年的工程解说会上,业主提问棚网是否有防火功能时,相关工程顾问公司及承建商表示工程所使用的棚网必须具有阻燃性,但并非完全绝燃。
香港居民回忆与失联家人最后通话
记者获悉,起火点的宏福苑群楼单户最大面积为44.9平方米,2024年7月启动了一次大维修,至今已动工1年零4个月。
香港中原地产网站显示,由统计部门提供的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宏福苑人口总数为4643人,其中65岁及以上占36.6%。
不少业主回忆,与失联家人最后通话是在26日下午4时许,大部分已失联超9个小时。最后通话时,家人称屋内躲在洗手间。一名业主称,家人住在25楼,在当地电视台晚上直播时,他还透过窗户看见过几次,屋里“闪了三下灯”。
大埔区议员李文杰26日晚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晚8时许,已疏散了超500名受灾居民,主要是逃出的住户以及刚下班回家的居民。李文杰称,受灾五栋楼住户约有8000到10000人,老年人占比较多。
“我全家都在里面”, 香港居民泪崩举牌寻亲
3个月大婴儿戴氧气罩获救
火灾发生时建筑正在翻修,许多居民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因担忧家人安危而拒绝离开。有居民举着纸牌,上面写着失联亲人的名字。 女子哭着说: “我全家人都在里面,打不通电话,我很害怕他们晕倒了。”
26日深夜,消防员救出一名只有三个月大的婴儿及其母亲,还有被困屋内的工人。婴儿与母亲此前已经多次呕吐,需戴上氧气面罩协助呼吸。
香港警方设立限制飞行区
香港警方11月27日宣布,因大埔宏福苑发生火灾,为保障公众安全及确保救援工作进行,警务处将于该范围设立限制飞行区。时间为11月27日上午8时至11月30日上午8时。
警方提醒市民,如在未获授权下于限制飞行区放飞小型无人机,即属违法,最高可被判罚款10万元及监禁2年。

香港消防处官网已变黑白
记者注意到,目前香港消防处官网主页已变为黑白。
据香港消防处11月26日晚发布会消息,香港消防处已出动128辆消防车、57辆救护车,总计767名消防救护人员参与救援。香港警方动用400名警务人员对8座大楼及附近居民进行疏散,并实施外围封锁。

香港财政司司长将缩短外访行程 提前返港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网11月27日消息,为应对香港大埔宏福苑发生的五级火警事件,正在意大利米兰访问的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将缩短外访行程,提前返港。
陈茂波于当地时间昨日从英国伦敦前往意大利米兰后,原计划今日(27日)出席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 “成就机遇・首选香港” 论坛及 “香港晚宴”,与当地工商界领袖及企业负责人会面,并于当地时间28日启程返港。
现他将调整行程,于当地时间今日上午出席 “成就机遇・首选香港” 论坛后,立即启程离开米兰,明日上午抵达香港。
高层起火应该往哪儿跑?
记住这些危急时刻能救命
高层火灾有哪些特点?如果遇到应该如何逃生?这些常识一定要了解。
高层火灾扑救难、隐患多、疏散慢、蔓延快
扑救难:考虑到登高面、作业面、气象条件等因素,一旦室内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
隐患多:高层建筑内各类场所多,业态复杂,容易贻误报警救援的最佳时机。
疏散慢:高层建筑 层数多、人员多,垂直距离长,人员疏散耗时长、难度大。
蔓延快:高层建筑火灾荷载大,各类管道竖井多,从火灾调查的实际情况看, 往往3分钟左右,烟气就能充满整个空间。

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
高层火灾如何逃生?
疏散逃生过程中,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吸入烟雾,同时用湿棉被包住身体。如果已经有烟雾在蔓延,应当放低体位迅速移动。
根据位置判断危险性
楼上发生火灾:这种情况 危险最小,火在上面,人在下面,火势和浓烟被楼板阻隔。 只要从楼梯下楼即可,下楼时不要乘坐电梯。

同楼层发生火灾:这种情况 相对危险,逃还是不逃,主要看烟雾情况。
我们可开一条门缝:
如果门外没有浓烟,就赶紧下楼;
如果有烟就回到室内把入户门关好,堵住门缝防烟,等待救援。
身边发生火灾:
如果发现室内起火,且 火势控制不了,必须迅速逃离;
如果火势把通向入户门的路线封住了, 应该找一个有外窗的卫生间或者房间,关门堵缝,做好防烟,等待救援。
楼下发生火灾:这种情况 极其危险,很多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盲目逃生而不幸丧生。
这种情况下逃与不逃, 主要是开门看烟:
开一条门缝如果有大量浓烟涌入,说明 走廊和楼梯间充满了浓烟,这时就要退回室内关门防烟等救援;
如果开门走廊里没有烟, 但是楼梯间里有烟,仍然要退回室内关门等待救援;
如果开门 走廊里没有烟,楼梯间也没有烟,就可以迅速逃离。
牢记八字口诀:“小火快跑,大火关门”
什么情况下“小火快跑”?
自己家里发生火灾,而且无法自己扑灭,这时候如果火没有挡住逃生路线,要跑,再烧一会儿会更危险。
别人家里起火,有可能烧到自己家里来,楼道里没有烟雾,要择机跑出去。最好是早点跑。
什么情况下“大火关门”不跑?
前提:自身没受到火或烟的威胁,楼道也没有可燃物,能够判断火不会马上烧进来,门外浓烟也进不了家门。
楼梯间里面着火了,而且浓烟不断,这个时候楼梯间就是个大烟囱,通过楼梯间逃离会更危险,不跑。
切记,关上房门,用湿毛巾封堵门缝,迅速拨打119等待救援。

别人家着火,但经过分析肯定烧不到自己家里来,并且毒气也不可能过来,那就不跑,做好防护,等待救援。
在选择躲避位置时,要尽量选择建筑物外侧靠近主要街道并且有可开启外窗的房间,要尽快拨打119,提供尽量清晰具体的信息,可在窗边发出声响或灯光挥舞衣物求援。
向上跑,还是向下跑?
自己家里着火:出了门, 往下跑。

别人家着火:
着火层在自家楼上, 往下跑。
着火层在自家楼下,楼梯间里面没烟,或烟很小, 向下跑;楼梯间里浓烟很大,那就立即回家 “大火关门”。

不向上跑的原因:一是很难跑过烟气蔓延;二是逃离过程中被烟熏,有中毒危险,不如在家用湿毛巾把门缝堵实。
防烟面罩怎么佩戴?四步学会
有一种产品要比湿毛巾更有效,就是大家俗称的 “防烟面罩”,它能过滤掉火场烟雾中的有毒成分,是真正的火场求生保命“神器”。
佩戴方法:
开:打开包装袋,取出防烟面罩。
拔:拔出内外罐两个橡胶塞。(注意:两个塞都拔掉才能保证顺畅呼吸)
套:套在头上,用手握住罐体,将呼吸口对准口鼻处,鼻身两侧不留空隙,视窗向前。
拉:拉紧保护绳,调整到面罩不松动,不挤压脸鼻,不漏气。

火灾中的自救要视火灾的情形而定, 尽可能早发现火灾, 尽可能躲火避烟,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生命安全。
综合自新华社、新京报、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官网、长安街知事、深圳大件事、应急管理部、上观新闻、中国新闻网、环球网、红星新闻、第一财经
原标题:《天台救出2人!发现两点不寻常!1名消防员不幸殉职!失联者最后通话曝光》
文字编辑:韦嘉维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施雨 魏丽英 整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