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路边救起一只“大黄蜂”后将其当宠物养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件事情,热搜中所谓的“大黄蜂”,其实是错的。你看那只蜂类圆滚滚且毛绒绒的身体,再加上硕大的体型,这分明是一只熊蜂才对。

书回正文。英国考文垂13岁的女孩莱西·希林劳两周前遛狗时发现一只熊蜂躺在路上,虽然奄奄一息,但还没死。女孩带它回家照顾,很快熊蜂便恢复了精神,并神奇地跟着莱西东奔西走,无论是逛街还是遛狗,甚至睡觉时候都会待在莱西床边。

莱西给这只熊蜂取名叫贝蒂,她会喂贝蒂糖水、蜂蜜和草莓酱,白天还会带着它到花园里享用花蜜。莱西非常喜欢贝蒂,认为这是上天的礼物,她愿意养这只毛绒绒的小可爱一辈子。

听起来是很温馨的一个新闻,但我总想辩证地对此进行思考,因为很明显这类不重要的新闻内容是一定会润色的,昆虫是不是真的能记住人类?真的有可能和人类变得亲近吗?

熊蜂

解答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熊蜂这种有趣的蜂类。

熊蜂的配色十分的标准,黄黑相间。它们体长在1.5~2.5cm左右,胖乎乎的身体覆盖着柔软的毛发,称为“绒毛”。和亲戚蜜蜂一样,它们也是每天也为采蜜而奔波,同时也是积极的授粉者,尤其是一身的绒毛让它们备受各种植物的喜爱,因为花粉很容易粘在毛上。而且它的绒毛还有保温的效果,寒冷的日子里,其他蜂类冻得要命的时候,它们还能继续勤奋采蜜。

蜜蜂-熊蜂-黄蜂

但熊蜂目前的数量下降趋势上升得很快,原因除了人为造成的栖息地丧失,机械化农业和杀虫剂以外,还有一点是它们太弱小了,抵挡不住外来物种的侵害。

亚洲大黄蜂已经大肆入侵美国,这种掠食性的蜂类,不去采蜜而更喜欢去猎杀蜜蜂。它们不但有致命的毒刺,还有恐怖有力的下颚。熊蜂在欧洲和北美被亚洲大黄蜂搞得几乎要被列为濒危物种。

熊蜂就一点也反抗不了吗?还真是。熊蜂也有尾刺,而且可以多次使用,不像普通蜜蜂那样是一次性的。但多次使用就意味杀伤力必然是不高,它们的尾刺毒性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被叮了也不怎么痛。这导致了就算不是亚洲大黄蜂这种恐怖的入侵物种,各种本地的物种都能欺负“佛系”的它们。

昆虫真能记住人吗?

昆虫的脑部很小。构成人类大脑的脑细胞有860亿个,而昆虫只有不到100万个脑细胞。但部分昆虫还真能分辨人类的脸,特别是蜂类。

我们看到人的时候,大脑会启动视觉处理机制,从而实现可靠的面部识别。而蜂类也能实现这样的过程,但它们的处理机制相对简单,而且它们的视觉系统也不一样,它们会将人脸通过复合面效应识别。

蜂类眼中的我们

复合面效应是指在性能精度大幅下降时,只争取正确的识别比如五官的显著特征。将不同的显著元素特征组合起来分类,以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2018年,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副教授阿德里安·戴尔与其团队对蜂类识别人脸进行了测试。它们进行了四次测试,结果表明,尽管蜂类大脑无法通过创建复杂图像的整体来学习可靠的识别,但它们会将部分特征组合在可识别的特定的人脸上。

意思就是它们只能识别数量有限数量的面孔。这表明,在人类中,我们大脑的优势可能是我们可以记住的个体数量非常多。

有可能亲近人类吗?

很遗憾地说,昆虫是没有互动性的。它们不到100万个脑细胞只够维持生理本能,但可以培养一下它们的某种生理本能,以此来伪造一种单线程的互动。

比如,新闻里那个女孩不自觉地就让熊蜂以为一直跟着她就有食物吃,这算是一种条件反射,但绝对不是昆虫喜欢她,或者亲近她。

后记

所以以后看到这种新闻要懂得分辨了,何况是连大黄蜂和熊蜂都分不清的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