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元年五月,福康安在前线军中病逝,奏报递至京师后,太上皇乾隆悲痛万分,下旨追封福康安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
自康熙朝三藩之乱平定后,清王朝从法律层面规定了异姓不得封王(死后追封的还是有个别的),尤其是不能实封王爵。事实也是如此,从康熙朝之后,一直到清王朝灭亡,异姓实封王爵的仅有福康安一人。
乾隆对福康安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其中固然有爱屋及乌之缘故,但最重要的还是福康安也确实争气,乾隆中期以后,凡是国家重要战事,基本上都以福康安为主帅。
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平定苗疆起义后,由原先的一等嘉勇公晋封贝子。乾隆也在谕旨中说,本来是想给福康安封个王的,但是碍于祖制,只能封贝子。
异姓贵族的爵位最高为一等公,福康安能获得宗室贝子的爵位,已经是皇恩浩荡了。基本上可以断定,如果福康安没有在军中病逝,那么他不太可能获封王爵。
虽然福康安获得了郡王爵位,但是他毕竟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所以在待遇方面还是不如宗室郡王的。那么,福康安的郡王与宗室郡王之间到底有何差别呢?
其一、不享受系黄带的待遇
清代的皇室分为宗室和觉罗两种,宗室的地位高于觉罗,为了体现皇族的身份,规定可以系黄带,觉罗只系红带。
黄带、红带是一种政治身份的象征,文武百官、军民百姓不得僭越。有的时候皇帝为了表示对某位大臣的恩宠,也会赐给黄带,比如乾隆朝的和珅,就曾被恩赐系黄带之荣誉。
只不过,皇帝赏赐给大臣的这种至高荣誉,往往是象征性的,大臣们没有奉特旨,平常日子依然不能擅自戴用。
雍正年间,张廷玉蒙恩获赐红绒结顶冠,按规定这是皇帝和皇子才能戴用的冠。雍正为此做了规定,准许张廷玉每年元旦朝贺的时候,可以戴用一次,其他时间只能供在家里。
从相关文献中,没有发现福康安死后,他的儿子德麟有佩戴皇帝的特权。这也说明,宗室和异姓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其二、不享受王府和其他的配套设施
郡王是宗室高级爵位,按定制朝廷拨给护军、领催、马甲共150个名额。这些人实际上是皇帝额外赐给他们的钱粮,并不会实际到岗。郡王的正常护卫是15人。
福康安被封为贝子的时候,乾隆确实给他提高了相应的待遇,但不及宗室贝子护卫10人的标准,仅仅是赐给了他两杆豹尾枪,以提高其身价。
福康安的府邸是按照一等公的标准建造的,他死后爵位由儿子德麟降级承袭,尽管是贝勒级别,但嘉庆皇帝也没有额外赐给他贝勒府。
其三、家谱不列入玉牒,死后不予谥
皇族成员从出生的那天开始,就要报备宗人府,并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皇室的家谱称为玉牒,每十年重修一次,宗室和觉罗是分开的。
玉牒中会详尽记载宗室成员的资料,福康安非爱新觉罗氏家族成员,自然不会享受这一待遇。尽管太上皇在追封福康安的谕旨中说得很清楚,是按宗室例赐给郡王爵,但实际上有了这个“按”字就已经意味着异姓与宗室的区别。
宗室郡王死后朝廷在谥号方面是有具体规定的,亲王谥一字,郡王谥二字,不管是亲王还是郡王,谥号都是以道德标准命名的,诸如贤、勤、忠,等等。福康安死后,乾隆还是按照异姓的标准赐其谥号为“文襄”,显然这个标准与宗室郡王还有很大的出入。
以上讲了福康安与宗室郡王的几点区别,那么有没有和宗室郡王一样的地方呢?显然也是有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可以领取同等的俸禄
。按清代宗室俸禄标准,郡王年俸5000两、禄米5000斛。福康安因为是死后追封,所以没有拿过一天的郡王工资。
福康安生前就已经获得了贝子的爵位,从相关的记载来看,他当时的工资拿得就是贝子的标准,即年俸1300两、禄米1300斛,这比他之前的一等嘉勇公要高不少。
嘉庆元年,福康安的儿子德麟继承贝勒爵位后,太上皇乾隆就曾叮嘱嘉庆,让他按照宗室贝勒的标准支俸。
二是爵位继承方式不变。德麟于福康安死后按照降级承袭的原则袭封贝勒,但是乾隆死后,嘉庆帝对福康安进行了有限度的清算,认为他统兵期间奢靡无度,虚领军饷。
嘉庆对福康安一直是有看法的,只是乾隆在世的时候不敢流露,亲政以后他开始对德麟施以报复。嘉庆十三年,德麟因朝会误班被降为贝子。
终嘉庆一朝,德麟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屡次受罚,到了嘉庆二十四年以后,就基本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了。
德麟死后,由其子庆敏袭贝子,按说庆敏应该承袭镇国公,但是嘉庆帝考虑到德麟是因罪被降为贝子,原本的爵位还是贝勒。
庆敏之后,福康安家族的爵位一直都是镇国公,这也符合宗室郡王的承袭规则。因为清代的典章制度中规定,凡亲王、郡王爵位降至镇国公或辅国公后,便可世袭罔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