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虽然已经大结局,但是该剧的后劲儿却久久不散。
果然,真正的好剧靠的从来都不是铺天盖地、五花八门的宣传,而是观众最诚挚的口碑。
没有流量小鲜肉来增加曝光度,《沉默的荣耀》照样大爆特爆。

而作为以英雄真人真事真姓名拍摄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这部剧从故事开局,就已经向观众剧透了结局,而观众在明知道大结局的情况下,数次泪崩,却舍不得弃剧。
只因为,这是一段真正值得人民去铭记的历史,而剧中那些角色,也都是值得观众敬佩而铭记的英雄。

如今,《沉默的荣耀》终于迎来了全面收官,随着主演们发文告别角色冲上热搜,看着他们真挚的感悟,我的内心又忍不住激荡了起来。
将角色留给观众,曲终人不散
其实一部电视剧收官,主演们都会发各种“小作文”来表示自己的留恋,以及在角色身上得到的感悟,最终赢得剧粉的一阵心疼和不舍。
但,《沉默的荣耀》的主演们既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自以为是”的利用角色的视角来看世界,但我却透过他们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他们对角色最真挚的情感。

比如,吴越。
吴越的社交平台账号总是给人一种浓浓的“活人感”,她偶尔会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没有夸张的P图,甚至毫不避讳自己自然衰老的素颜。
而在《沉默的荣耀》大结局时,吴越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碎碎念”。

在这份“流水账”里,吴越分享了自己游荡吴公馆的照片,让人仿佛看到了朱枫又一次来到吴公馆做客。
只不过这一次“朱枫”没有那么仓促,反而像是与王碧奎幸福的享受重聚的时光。

另外,吴越还分享了自己与演员王西的合照,并配文:“厦门大风,天气又冷了,冻一天的敬业的“德英”姑娘”。
照片中,“德英”穿的正是她跳海的那身衣服,造型看着落魄,但脸上的笑容灿烂。

不过,最令人绷不住的还是吴越“碎碎念”结尾的那句:“孤独的谌之,遇见你,我很荣幸”。
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太多自己在表演时的感悟、所得。
但,仅仅“孤独”这一词,就已经展现出了吴越对朱枫全部的心疼与不舍。

朱枫在本该回乡团圆之际来到台北执行情报工作,结局却未能圆满,甚至为了保护养女拒绝见面,最终与吴石等人一起牺牲。
初看,朱枫并不孤单,可背井离乡又被关押的日子里,想着大陆的孩子们,她的内心该有多悲痛和煎熬,而这些情绪,吴越全部都感知到了。

最后,在《沉默的荣耀》正式收官日,吴越仅发了一句话:“再见,亲爱的谌之”,而配图,是朱枫坐上飞机被送离台北的照片。
我想,吴越也是在遗憾朱枫最终没有回到大陆的怀抱吧,所以她将朱枫的时间定格在了最有希望回家的时间。

与吴越一样,于和伟在《沉默的荣耀》收官之日的告别也相当低调,不到两分钟的视频与一句话:“你们的名字有人知晓……”
视频是《沉默的荣耀》牺牲同志的合集,以“既如此,便如此”为开场,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收尾,这堪称“回忆录”的视频,再一次令人泪目。

而在电视剧收官的前一天,《沉默的荣耀》主创团队来到了吴石将军墓献花,而于和伟还站在吴石将军墓前与吴石对话:
“作为吴石将军的扮演者,来到您的墓前,献上一支鲜花,感触颇深,我敬佩,敬佩您的人格,敬佩您的那种精神,吴石将军,你的名字,有人知晓。”

千言万语最终都汇聚成了一句话,而那声声敬佩,包含了太多无法宣泄的情感。
此外,《沉默的荣耀》林义良扮演者曹磊发布了林义良被谷正文审讯的片段,并配文:
“‘我是中国人’——身体的镣铐,锁不住精神的根脉,我的国,我的原乡,就在这五个字里”。

这段话,既是林义良的心声,也是曹磊内心最真实的感悟,“我是中国人”这简短的五个字,铺陈开来,是无数先辈们无声的呐喊。
值得一提的是,《沉默的荣耀》中饰演谷正文的演员余皑磊发文有些搞笑。
因为他在剧中扮演的反派太深入人心,甚至一些观众开始上升演员,所以余皑磊发文疯狂“叠甲”,配图则是谷正文被吴石用枪抵脑袋的照片,看得出求生欲极强,实在是太有趣了。

而不论是主演还是配角,看得出来,所有演员都在用一颗真心去饰演角色,也正因为如此,《沉默的荣耀》这部剧才能够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

其实,不仅仅是《沉默的荣耀》演员们诚意十足,就连这部剧的主创在创作的过程中,都并不是冲着那些虚无缥缈的热度而来。
制片人栾雅琪曾在采访中表示:
“团队创作初衷从不是追逐爆款,而是希望让这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被看见,让那些沉默半生的英雄,真正获得应有的荣耀。”

另外,谈及《沉默的荣耀》的成功密码时,栾雅琪也将其归结为“敬畏心”:
“从查阅历史档案、寻访烈士家属,到实地选景、打磨道具,每一步我们都不敢浮躁。始终以尊重历史、敬畏先辈的心态创作,不追流量噱头,刻意规避‘教育感’,只愿让英雄们的真实经历与坚定信仰,自然打动每一位观众。”

以敬畏之心拍出凡人英雄,《沉默的荣耀》再一次证明了,宣传只能是锦上添花,想要成功,只能建立在作品水准扎实、有诚意的基础上。
结语
从《山花烂漫时》到《沉默的荣耀》,一部又一部真人改编的影视剧再一次证明了实名改编的深刻意义。
《沉默的荣耀》的出圈,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那个时代中,身处隐秘战线英雄们的艰难与不易,还有他们视死如归,永远心怀人民的大义精神。
而这部剧,也让大众更加坚定了海峡两岸统一,家国一体的信念。
正如于和伟回应台湾省观众的那句话:“我们同根同源,我们不应该去分离,我们应该团圆”。
我想,这就是文艺事业的意义吧。
只希望以后的国产剧市场中,多一些这样薪火相传的剧作,那些“无名”的英雄们,不该被沉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