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中国初期武器发展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国最早自主生产的一系列武器装备,大多都是仿制苏联武器而来的。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装甲运兵车、第一辆坦克和第一架战斗机都来自对同类苏式武器的仿制,此后我国也大量生产了仿制苏联武器而来的装备。
       然而,虽然我国也曾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却很少仿制美国武器。80年代时,我国采购了美国的24架黑鹰通用直升机。我军对这些直升机视若珍宝,因为它们功能很强,可以用于运输、侦查、救援等各种任务,也为我国直升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此我军也曾有过仿制黑鹰直升机的想法,但却未能成功。


       那么,为什么我国仿制苏联武器比较容易,却很少仿制美国武器呢?这其实是两个问题,我们先说苏联这边的原因,看看为什么我国能仿制这么多苏联武器。
       首先,最关键的是,我国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体系,就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我们的军工底子是苏联打下的,自然更适合仿制苏联武器。建国初我国的工业情况就是“一穷二白”,十分缺乏技术人员,因此离不开苏联的支持。


       从“一五计划”就能看出,我国早期的重工业基本都有苏联的影子,而重工业正是支撑军工生产的关键。有了合格的钢材、玻璃等各种原材料,才能够造出合格的武器来。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生产出无缝钢管时,毛主席如此激动,以至于亲自祝贺工厂工人的原因。
       后来虽然中苏关系破裂了,但我国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苏式生产模式,也更适合生产苏联装备。比如珍宝岛之战时,我国把一辆苏联T-62坦克给打趴窝了。此后为了缴获这辆坦克,我军与苏军进行了反复争夺,最后经过十几天的拉锯,终于把这辆坦克给拖了回来。


       为什么我军对这辆坦克这么执着呢?一方面是因为这辆坦克可以成为苏联侵略我国领土的证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辆坦克很方便我国军工企业研究和仿制,因为我们对苏式武器已经很熟悉了。事后发展也是如此,这辆坦克对我国坦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国产坦克的蓝本之一。直到现在,我国的部分重工业企业还是能看到苏式生产线的影子。
       其次,我国的研究人员也继承了苏联式的研究思维。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少量工业都集中在大城市,并且缺乏自己的技术人才,尤其是重工业人才。并且此时我国往往只是直接引进西方的设备,却缺乏相关的技术,只能引进设备而不能生产设备。这导致我国虽然从晚清到民国时期都在向西方工业学习,但很少有养成西式研究思维的工业人才。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全面援助中国工业,除了直接给钱、给项目、给设备之外,还派了大量苏联专家来到中国进行工业指导,手把手地教中国的技术人员如何使用设备,如何设计生产线,如何规划工厂乃至工业园区。
       并且在中苏关系破裂后,还有部分苏联专家因为对中国产生了感情,顶着国内的压力给我国留下了相关图纸,少数人甚至就留在了中国。因此原本是“一张白纸”的中国技术人员自然深受苏式思维的影响,在仿制苏联武器时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苏式武器也确实更符合我国国情。
       一种武器该不该广泛生产、广泛装备,除了要看该武器本身的各项参数外,还要看该武器适不适合该国军队的情况。
       解放军需要怎样的武器?自然是皮实耐用、物美价廉、维护简单,便于保养的武器,并且还要有很高的产能,能够大量装备。我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很多武器虽然看着光彩夺目,但太昂贵了,也不容易维护。


       而苏联武器正符合我国的需求,不但能够大量装备,而且对生产的需求也比较低,相对简单的生产线也能够生产出来,同时还方便改装和仿制。事实上,建国后我国一系列国产武器正是来自对苏式武器的仿制。比如我国的第一代中型坦克——59式坦克就是仿制苏联T-54A中型坦克而来,该坦克的特点正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产量也较高。
       再举个例子,即便是不懂军事的人,大多也听过AK47这款步枪的名字,该步枪正是苏联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设计出来的。为什么AK47能这么有名?正是因为其使用太广泛了,堪称世界上产量最高、改进类型最多的枪械。


       而该武器同样充分体现了苏式武器的特点:容易生产和仿制,便于维护且相对耐用,这也是其诞生70多年后依然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我国也曾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仿制过AK47,其成果正是56式冲锋枪,该枪械受到了指战员们的广泛好评。
       简而言之,苏联武器耐用,适合我国国情,并且我国在苏联的技术指导下仿制苏联武器也更为方便。说完苏联这边,我们再讲讲为什么我国很少仿制美国武器。
       一方面,和苏联武器相反,美国武器不太适合解放军的需求。其实美国二战时期生产的许多武器还是颇受我军欢迎的,比如M1卡宾枪、105榴弹炮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是我军的宝贝,经常被仿制。当时的美式武器同样有着耐用和便于维护的特点,要不是建国后大量引进苏联武器和技术,M1卡宾枪甚至可能成为我军的制式装备。


       但是从50年代以后,美式武器就开始向“重技术,轻产量”的方向发展了,这种倾向在越战后变得愈发明显。美国研发人员更注重让同一种武器拥有更多的功能,更精密的设计,但对于产能和维护方面就没那么重视了,这就导致美式武器变得越来越“奢侈”,需要极强的后勤补给能力才能广泛装备,也就财大气粗的美军能列装了。
       而我国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预算比较紧张的状态,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解两弹一星研发的朋友都知道,当时即便是技术人员,日子也过得很苦,这还是在中央优待技术人才的前提下。
       两弹一星这种大项目尚且经费紧张,就更不用说其他领域了。因此我国长期需要的都是“量大管饱”,便宜耐用的装备,美式武器对当时的我国来说太奢侈了。而等到我国经费没那么紧张的时候,我们的军工自主研发能力也起来了,也就不需要仿制美国武器了。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虽然也曾有过蜜月期,但这个蜜月期和中苏蜜月期是有本质区别的。
       中苏蜜月期时两国是军事同盟关系,并且都有着社会主义理想。虽然苏联也有利用中国的成分,但当时对于中国的援助可以说相当大方,近乎毫无保留了。技术人员是成批成批地派,并且深入中国各工厂,手把手地指导中国技术员,走的时候还留下了大批图纸。
       而中美蜜月期两国并非军事同盟,并且美国此时完全是利用我国,只是为了让我国牵制苏联才给予一些有限的援助。相比苏联而言,美国的援助是有保留的,带着警惕的,本质上就是一直在防着我国,不希望我国真正崛起。


       因为在美国的规划中,打倒苏联之后,我国就是下一个敌人,这一点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对华政策的剧烈转变就能够看出来。
       而美国在蜜月期虽然也曾派技术人员到中国来,但数量较少。他们更愿意直接向我国出口武器,而不是售卖生产武器的技术。而且即便是卖给中国的武器,往往也是过时的。并且美国技术人员大多也对我国没什么感情,只是为了来赚钱,很少有愿意留下图纸的。
       举个例子,80年代时美国声称可以卖F16战机给我国。这听起来是个好消息,但随后的消息就给我国采购人员泼了一盆冷水:美国只肯卖使用J79发动机的F-16/79版本战机。


       要知道美国在1979年就已经停止了J79发动机的生产,转而生产新型发动机了,美军也在逐渐淘汰使用J79发动机的战机。他们自己都不愿再用的东西,却转头卖给我们,这是什么道理?
       因此,我国之所以很少仿制美国武器,一方面是因为其不符合我国国情,另一方面也是美国人在技术的事情上太抠门,通常是只肯卖武器,不肯卖技术,在和我国进行军工合作的时候设下了太多障碍,让我国很难仿制其武器,这一点和苏联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我国也不是完全不吸收美国武器的优点。只不过我们往往是采用美国武器的部分设计,而不会整个仿制。比如武直10上的火控指引头盔,就部分吸收了美国的技术经验。


       至此,我国能轻易仿制苏联武器,却很少仿制美国武器的原因就很明了了。美国是“授人以鱼”,苏联则是“授人以渔”,因此自然是仿制苏联武器更适合我国。当然,随着我国军工技术的发展,仿制的阶段已经逐渐过去,我们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研发武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