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夏天并没有现在这么热。晚上吃完饭,庄子里的人总是出门乘凉。那时候,大人孩子们常常铺席而坐,摇摇扇子聊聊天,数星星看月亮,打打牌做游戏等,听听老人讲故事,其乐无穷。这其中,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很多人意识中,嫦娥奔月就是个故事,前人编出来以娱乐众人而已,没啥好说的。

答案并非如此。神话由人“创造”,既有源头,也有意义,哪怕只是娱乐时人,也是一种目的和意义。比如嫦娥,她究竟是谁呢? 你也许会问:这有什么疑问?难道嫦娥不是后羿的妻子?没错,嫦娥并不是后羿妻子,她和后羿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就要说到远古时期。 1、月神西母 甲骨文中,记载有许多关于“东母”“西母”的占卜之辞,东母和西母是谁?是日神和月神。《周礼》中就记载有“祭日于东,祭月于西”,是很好的证明。

远古时期,人们认为太阳和月亮能生万物,便产生了崇拜心里;加上那时候人们不懂生殖原因,人又代表了生产力,越能生,越被视为一种奇迹,所以又有了崇拜生殖,而日月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仿佛“死而复生”,故而有了日月崇拜。 日月崇拜由来已久,距今约6000多年的汝州洪山庙的彩陶上,就绘有日月纹图案;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太阳轮”也是证明。 商周时期的祭日祭月活动,便是源于远古时期的日月崇拜。而之所以称为“东母”“西母”,则代表了母系氏族的特征。注意,这个西母不是西王母,西王母通常认为是西方之神,主管生死,西母则是月神。

2、天帝妻子常羲 东母和西母所代表的日月神,到了《山海经》中,地位和身份发生了重大变化。 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 大荒之中,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山海经》 这里说到了帝俊有两个老婆,一个叫羲和,生了十个太阳,负责“浴日”;而另一个老婆常羲,则生了十二个月亮,负责“浴月”。

所谓“浴”,不是说洗澡,应该是安排这些太阳月亮正常工作。毕竟太阳有10个,月亮有12个。何时初生,何时落山,今天谁上班,明天谁上班,都要提前安排好。不慌不乱,人人有份,轮流而来,这样才能正常有序的照亮世界嘛。 不过,羲和“浴日于渊”,而常羲不需要“浴月于渊”。看来羲和害怕被太阳烫着,所以要在河里给太阳们安排工作。 日神和月神不再高高在上,她们不但做了帝俊的老婆,还“降级”成了中层,负责为帝俊管理日月。这就说明,到战国时期,月神已经从西母“堕落”为常羲。

常羲生月,还隐约体现着“母”,但已经和母系没有关系了,而这是与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有关。月神地位的变化,实际上反应的是女权地位的变化。父系氏族时期,男人“打压”母系氏族时期神的地位,彰显男权,以此表明男性的地位。 3、从常羲到嫦娥 常羲被认为是嫦娥的原型,那么她是怎么变成嫦娥的呢?

原来,古代,“仪”写作“儀”,与羲、娥古音相同,而常与尚通用,所以常羲可以写成常儀(仪)或尚儀(仪)。而仪古音与娥同,故而常儀(仪)又可以写成常娥,所以古籍中便有了常羲、常儀(仪)、尚儀(仪)和嫦娥等。实际上都是一个人,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可以说,常娥就是常羲,源于月神。 值得一说的是,关于嫦娥奔月的记载,从一开始根本没提到后羿。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子》中首先提到了羿,这位羿是尧时期的羿,也叫“大羿”。大羿没有做过“后”,所以说“后羿射日”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应当叫“羿射十日”或者叫“大羿射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