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的大名从古到今在中国都是响当当的,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尤其是戏剧。在各种戏剧中,包公被说成由他的嫂子养大的,他十分尊敬嫂子,称嫂子为嫂娘,但是事实上,包公根本不是嫂子养大的,更没有嫂娘这一说。包公的嫂子的人物原型应该是他的儿媳妇崔氏,崔氏倒是把小叔子抚养大。 崔氏出身名门,她的母亲就是宰相吕蒙正的女儿,崔氏很年轻的时候就嫁给了包公(包拯)的独生子包繶,可是包繶在20岁时就病逝了,此时崔氏已经怀孕,生下了遗腹子包文辅。

包公看儿媳妇崔氏年轻守寡,就劝她改嫁,可是崔氏执意不从,一心抚养儿子包文辅。原本母子相依为命,也可过日子。小孩子包文辅就是年轻孀妇崔氏的全部希望。 可是命运是残酷的,包文辅五岁时就病逝了。可怜崔氏丈夫和儿子俱亡,她一点依靠都没有了。可是崔氏并没有被命运打倒,她看到包家已经绝后,就开始寻找包家后代。

包公有一个侍妾孙氏,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被包公赶回娘家,当时她已经怀孕,在娘家生下了一个儿子。不知道是不是包公不知道孙氏怀孕,还是特别讨厌孙氏,反正没有将孙氏接回来,甚至在自己在病逝那一年还对皇帝说自己没有儿子。 公元1058年,在包公的这个庶出小儿子出生时,包公已经59岁。

崔氏就暗中资助小妾孙氏,帮着孙氏养儿子。 在包拯和他的妻子董氏病故之后,崔氏就将小妾孙氏的儿子接回包家,取名包绶,精心抚养。

崔氏这个嫂子对小叔子包绶非常好,当亲生儿子一样抚养,她在包绶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她延请名师精心培养小叔子包绶,让包绶成材。 包绶后来考取了功名,对嫂子十分孝顺。包绶的两任妻子都是崔氏作主给娶的。包绶长大成人后,崔氏为包绶娶了庐州知州张田的女儿张氏为妻。可是张氏早逝,崔氏又为包绶娶了宰相文彦博之女文氏。

崔氏这个女人十分贤惠,又派人到开封把包绶生母孙氏接回合肥,让包绶母子团圆。 贤妇崔氏病逝后,被朝廷封为节妇,表彰信是大名鼎鼎的苏轼写的。包公不是被嫂子养大的,但他的庶出儿子却是由嫂子养大的。 如果不是崔氏,包公就绝后了,而他的庶出儿子包绶还会沦为引车卖浆的小贩。崔氏对小叔子包绶真是恩重如山,真是嫂娘,感动中国好嫂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