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对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作出重要指示。

图说:垃圾箱房内有摄像头,发现投放不合规范会发出语音提示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下同)

垃圾分类,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中国14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因而,“小事”成了时时萦绕在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大事”。

自2019年7月1日上海正式施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来,申城以提升市民感受度为出发点,不断优化社区分类投放环境,增强生活垃圾全程体系服务能力,垃圾源头分类实效显著提高。今年1至6月,本市可回收物日分出量7687吨、有害垃圾日分出量2.1吨、湿垃圾日分出量9231吨、干垃圾日清运量17326吨,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分别增长1.87倍、15倍和68%,干垃圾减少15%。市民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的比例已达97%,96%的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给出“五星”好评。

从时尚之举到成为日常,五年多来,上海通过广泛动员和实际行动,垃圾分类理念已深深植入市民生活,全民参与氛围日渐浓厚,分类习惯基本养成。

新知识

从“小白”到“学霸”

“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能卖钱买猪的是可回收物。”杨先生五年前刚从江苏来沪时,房东教的“第一课”就是这个“猪猪分类法”。基础题搞懂后,还有“附加题”。“当时流传一张‘小龙虾身后事分类图’,说整只小龙虾和去壳虾肉都是湿垃圾,壳却是干垃圾。还说喝完奶茶要分四步:倒掉奶茶,珍珠残渣是湿垃圾,杯子是干垃圾,杯盖是可回收物。我被吓到了,心想在上海生活居然要这么‘抠细节’!”他说。

小龙虾和奶茶或许是网友的玩笑,却折射出上海市民确实在认真对待这件“小事”。为让市民尽快学会“一个筐变四个桶”的投放,社会各界翻着花样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漫画、拼图、顺口溜、手绘图、科普手册、互动游戏……一时间,“三十六计”齐上场,只为让大家明白“怎么扔”。

在传播中具有天然优势的文艺界,也纷纷响应。“上海童谣”唱作人王渊超创作了沪语童谣《垃圾分类再垃圾倒》,后被改编成普通话版在综艺节目上唱响。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则创作了滑稽戏《头等大事》,团长王汝刚率众参演,在欢笑中说透垃圾分类。

为回应百姓需求,上海市资源利用和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迅速开发小程序,只要输入垃圾名称,就会弹出它的分类。小程序“上线即顶流”,2019年的搜索量高达2443万余次,相当于每位市民至少搜过一次“垃圾怎么扔”。查询量最高的十个关键词依次为牛奶盒、塑料袋、玉米棒、瓜子壳、鸡蛋壳、塑料、粽叶、桃核、玻璃瓶、蛋壳,其中牛奶盒以404038万次搜索荣登榜首。

直至今天,“垃圾去哪儿了”官微上仍保留着这一便民链接,但年搜索量已锐减——“抠细节”的上海市民,早已出师成为“学霸”了。

图说:百汇大厦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新难题

与旧模式打“持久战”

要在上海推行垃圾分类,高层住宅的“撤桶”和“封井”是难题。啃下“硬骨头”的过程,正是“破旧立新”的注脚,也是基层艰难却坚定走通这条路的缩影。

有着多幢高楼的虹口区爱家豪庭小区,在垃圾分类实施前有176只楼层垃圾桶。虽然前期做了大量宣传,但楼层撤桶第一天,仍有不满者将垃圾扔在走廊里。物业经理唐静还记得,那时同事们天天爬好几回31楼,将一袋袋垃圾捡下楼,再一家家敲门做工作。但随着时间推移,业主发现撤桶后公共部位干净了,消防隐患解除了。再看到基层干部每天劝说、物业员工默默“托底”,大家开始真心接纳“撤桶”。“撤桶后头三天是关键,第一天约有30%的垃圾会扔在楼道里,第二天减到10%,一周后就很少了。”帮助不少小区推进垃圾分类的绿境邻社区服务社负责人周春说。

比撤桶更难的是封井。上世纪,申城建起一批装有垃圾管道井的高楼,垃圾坐“滑梯”可直达底楼,既时髦又方便。黄浦区百汇大厦就是一例。这幢22层的高楼1994年竣工,共176户,管道井建在每层走廊尽头。但经长年使用,管道日益脏臭,蟑螂蚊蝇滋生,居民整天不敢开窗,井内还因粉尘堆积发生过几次小爆炸。“我们是最早入住的,忍了二十多年!”业委会主任刘元凯感慨道。“街道和居委会多次想封管道,但没成功。反对者称下楼扔垃圾不方便,也有人认为管道井属于公摊面积,封闭的话自己利益受损。”局后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李琮勇说。

转机出现在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实施。相关部门组织居民开座谈会,约定管道只扔湿垃圾,干垃圾下楼扔。随后,街道在每层投口外装上限时开启的电磁门,保洁员则在楼下将湿垃圾破袋并二次分类。但“君子约定”没有强力约束,效果并不好。永协物业百汇大厦经理耿建胜说:“大楼每天湿垃圾产量应在大半桶,干垃圾应在10—12桶,但那时每天湿垃圾仍有五六桶,里面混有大量干垃圾。”

借上海创建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的东风,去年封井再次被提上议程。摸底调查发现,楼里上班族较多,大家希望扔垃圾不要限时。街道遍寻供应商,找到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能通过刷脸、刷卡、扫码三种方式开门。湿垃圾桶上方有个平台,通过摄像头对倒在平台上的垃圾进行AI识别,分得干净才一口“吞”下。如果不分类强行关门,第一次业主手机会收到短信提示,第二次就会推送给城管依法处罚。可识别、可追溯、可处罚,确保分类效果,垃圾箱就能24小时开放了。

方案有了,如何取得居民的支持?打浦桥街道城建中心副主任李尊表示,一是普法,管道井只是封闭,公摊面积不变;二是服务,对独居、80岁以上老人以及有特殊情况者,物业每天上门收垃圾;三是设施,在垃圾箱房外加装防滑垫、扶手,避免雨天滑倒;四是指导,试运行阶段每天有志愿者教大家操作。

设备提升,“以心换心”,反对者下降到个位数。这幢当时卢湾区(今黄浦区)最早建造的高楼,终于封上了全区最后一个垃圾管道井。

新日常

使“巧劲”调动积极性

垃圾分类推进之难,在于这事是每个人都要做的日常。在两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要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需要使“巧劲”,志愿者便是关键一环。目前,全市垃圾分类注册志愿者逾72万,相当于每9名注册志愿者中就有1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市、区、街镇三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丁炳泉是嘉定马陆镇好世皇马苑小区“皇马骑游队”的负责人,这支队伍由数十名热心公益的阿姨爷叔组成,自发开展低碳环保、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老丁还记得,居住着700户人家的小区刚试点垃圾分类时,一到投放时段,居民争先恐后前去扔垃圾,分类点位一片混乱,“绿色账户”积分处排起长队。于是,骑游队队员当起了绿色账户刷卡志愿者和“守箱员”,排好值班表,每天为分类正确的居民提供刷卡和积分服务。他们还多次举办定向骑行活动,到周边校园、小区、商场,唱快板、发资料,开展“垃圾分类微宣讲”。

渐渐地,大家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小区垃圾房也越来越干净,甚至成了居民碰头聊天的场所。如今,守箱员早已“下岗”,垃圾分类开启了智能化时代。“7月5日,小区智能回收箱首次‘上岗’,可以投递各种可回收物,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那天箱子很快就投满了,我们不得不联系运维企业提前清运。”嘉定区康丰社区居委会社工俞姝婷说。

在沪郊,田间地头同样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崇明向化镇齐南村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张丕家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田间小喇叭”垃圾分类宣讲队。队员们每天手持喇叭,在宅前屋后播放各种垃圾分类知识。

校园中,孩子们日复一日践行好习惯。“在我们学校,垃圾还能变废为宝呢!”七宝实验小学“乐回收”站小站长袁亦凡说,学校有个漂亮的集装箱,周一到周五早晨按不同门类接收同学们带来的可回收物或有害垃圾,她经常带易拉罐、矿泉水瓶去“投喂”。还有一套占地70多平方米的湿垃圾处理系统,每天能“吃下”食堂产生的湿垃圾,产出校园绿植的固体肥料,实现湿垃圾的零清运。

令人欣喜的是,当垃圾分类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后,志愿者“下岗”成为必然,垃圾箱24小时开放也成为可能。和百汇大厦一样,最近,徐汇区天际花园小区也在探索通过智能箱房的建设,让垃圾投放从“定时定点”变为“全天开放”。“试点以来我们一直在关注检查记录,小区每天的分类实效和之前一样很稳定。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投放更方便,只要居民肯配合、街道有信心,就可以推行。”徐汇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说。

“垃圾每人每天都会产生,因此垃圾分类需人人参与,是社区共建共享的载体。”正如小东门街道社区管理办主任鲁瑛所说,垃圾分类既考核了居民区党组织的引领能力,也体现了党员先锋的示范作用,更彰显着居民自治与志愿服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