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在清朝封疆大吏皆出自进士群体和翰林院的情况下,左宗棠能够以举人的身份突围而出,建功立业,不仅是因为,左宗棠的能力刚好和晚清的乱世重合,更重要的是林则徐等大佬的集体“推流”。 第一位为左宗棠主动“推流”的人是时任江宁布政使的贺长龄。因为老师贺熙龄的极力推荐,举人左宗棠得以有机会拜见贺长龄,一番深入交流之后,贺长龄对左宗棠作出了“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的高度评价,同时叮嘱左宗棠:“你呀,以后要做就做大官,别让小事情限制了自己。” 当时,贺长龄是以国士之礼接待了左宗棠,其对左宗棠才华的赞赏由此可见。 贺长龄是江宁布政使,这次见面之后他肯定会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大力宣传左宗棠,左宗棠还未参加会试,他的名字就已经被强势标记在了一众大佬的记忆中。 左宗棠人生的第二个贵人是胡林翼。1833年,21岁的左宗棠第一次参加会试,在京师他遇见了同样参加会试的胡林翼,一番交谈后双方当即就发展为无话不谈的知己关系。 胡林翼是官宦子弟,其岳父又是大佬陶澍,所以,左宗棠的名字肯定会传到陶澍的耳中,尤其是,陶澍还是左宗棠的湖南老乡。 1837年,在醴陵渌江书院教书的左宗棠终于和回乡考察的两江总督陶澍相见。当时,左宗棠是以一副绝妙的对联引起了陶澍的注意,于是被陶澍点名要见。《左宗棠年谱》对两人见面时的场景是如此描述:“目为奇才,纵论古今,至于达旦,竟订忘年交。” 一个管理着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竟然和一个教书的举人聊了一个通宵,更重要的是,两人年龄相差还相当大,陶澍当时58岁,而左宗棠只有25岁,差了足足33岁。离谱的是,陶澍竟然以总督的身份和左宗棠结为了忘年交。 只能说,左宗棠的才学确实深,足够让两江总督陶澍折服。 但左宗棠这次和陶澍见面绝对不是意外,而是陶澍特意对左宗棠的考察,因为,他早就从女婿胡林翼的口中得知了左宗棠这个被称为奇才的年轻人,这次相见,他只是以现场聊天的方式给左宗棠来了一次大考。 结果是,陶澍不仅现场验证了胡林翼对左宗棠的评价,左宗棠的才学更是震惊到他的节奏。 作为两江总督的陶澍肯定会将左宗棠的名字进一步进行渲染,相信当时湖南、江宁,甚至整个汉官圈子肯定都知道了左宗棠的名号。 这又给林则徐特意召见左宗棠埋下了伏笔。 1838年,26岁的左宗棠在参加完第三次会试之后按照约定来到了南京两江总督署来拜访陶澍,这一次,陶澍直接就是托孤的节奏,将自己六岁的儿子陶桄托付给了左宗棠,并定下了陶桄和左宗棠小陶桄一岁的女儿左孝瑜这门亲事。 陶、左结为忘年交这事本来就已经让大家很意外了,如今,陶澍竟然以长辈的身份和左宗棠结为亲家,这事就更惊掉了吃瓜群众的下巴,相信,这条“新闻”迅速就被归类为奇闻传遍了大清的官场。 而这也只不过是林则徐和左宗棠见面的预热阶段罢了。 1849年,林则徐因病开缺回家,在经过湖南时他特意点名要见左宗棠,于是就有了1850年1月3日的湘江夜谈。

这一次,林则徐不像陶澍般的托孤,而是将自己未竟的事业托付给了左宗棠,那些他整理的关于新疆的一手资料,林则徐全部交给了左宗棠。林则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认为,东南的问题自会有人来解决,而西北的问题他掂量来掂量去,整个大清唯有左宗棠有能力解决。 这次谈话,更加坚定了林则徐对左宗棠的判断,于是就直接以事业相托:“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 至于林则徐为什么会注意到左宗棠,首先肯定是江湖上的那些“新闻”:贺长龄以国士之礼接待左宗棠、陶澍和左宗棠结为了亲家... 尤其是胡林翼的推荐。当年,胡林翼在做贵州安顺知府时向时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大力推荐了左宗棠,并对左宗棠作出了“今日楚才第一”的评价。由此,左宗棠就进入了林则徐的视野,当林则徐对左宗棠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并细细琢磨了他的那些诗文之后,林则徐就已经断定: 左宗棠就是他要找的人。 可见,左宗棠之所以能够被林则徐注意到还是因为大佬们的集体“推流”,而这个前提又是,左宗棠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江湖名声。 是的,当一个人的才学和他的口气相匹配时,人们绝对不会认为他是自负,而是自信。 另外,左宗棠能够吸引贺长龄、陶澍、林则徐等一众大佬的赏识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理念相同,都属于经世致用学派。 也就是说,陶澍、林则徐、贺长龄这些人都是务实的人,他们自然会注意到和他们同样信仰的左宗棠。 这就是价值观的吸引。

但是吧,左宗棠当时毕竟只是举人的身份,前途未知,陶澍和林则徐以后事相托表面看确实不够靠谱,他们怎能断定左宗棠以后就能走上舞台? 这就牵扯到清朝当时的现实。当一个读书人成为举人之后,他不仅拥有拜见官员的权力,还能够以幕僚的身份协助各省大员的工作,左宗棠即使中不了进士,他也完全可以走幕僚这条路来影响各省督抚的决策。 何况,当时清朝已经慢慢切入乱世,更需要左宗棠这样的大才。所以,陶澍和林则徐就断定,左宗棠这样的奇才走上舞台只是迟早的事,而他们能够做的就是,以自己的名人效应进一步宣传左宗棠,当左宗棠的名声响彻江湖之后,出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为了扶持左宗棠,陶澍和林则徐也是大费苦心—— 在两江总督署见面时,陶澍当着众人的面将左宗棠扶上自己的位置并严肃地说:“我老了,将来这个位置是属于贤弟你的呀,你将来的名位肯定比我还要高呢。”完了又对幕僚们说:“这个位置是属于左先生的,你们呀,只能位列两边。” 林则徐更绝,在给左宗棠赠送的对联落款时,林则徐如此写道:愚弟则徐与季高仁兄大人共勉之。完全将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当时的林则徐年龄不仅比左宗棠大了27岁,社会地位更是比左宗棠高了不止一座山,他以主动降尊的方式来抬高左宗棠就是在给左宗棠主动“推流”。 而事实也是,左宗棠后来确实先是以师爷的身份出山,接着又在应对太平军的战争中做出了成绩,完了又被曾国藩等人推荐,于是就被皇帝任命为封疆大吏。 这是一个完美的“包装计划”,陶澍和林则徐等人都是策划者。 另外,陶澍等人之所以一力扶持左宗棠还有一个原因,他们想大力培养汉官、湘系集团,以达到和满族官员相抗衡的目的。 作为湖南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科举之路做上总督的人,陶澍后来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扩大湖南人在满清官僚体系中的比重,二十多年以来,陶澍通过招募幕僚的方式挖掘、培养、扶植、举荐了大量湖南籍的人才,他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做到湖南籍人才在清朝官僚体系中的不断档,更希望他们能够独当一面发扬湖南人的实干精神。

他为什么在胡林翼七岁的时候就将其收为女婿,就是想在教育阶段就对胡林翼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才,接续、做大自己的事业。 也就是说,陶澍要以同乡、师生、亲友为纽带,以经世致用学术为旗帜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人才梯队,然后对天下施加影响。像魏源、李星源都曾做过陶澍的幕僚,也都有所成就。 当陶澍从胡林翼口中得知左宗棠的名字时肯定会特别留意,于是才有了醴陵渌江书院的进一步接触。当他验证了自己的判断之后立刻就将左宗棠纳入了湖南青年俊才的培养队伍。 为了进一步绑定左宗棠,陶澍甚至还和左宗棠结为了亲家。后来,加上林则徐的助力,左宗棠真正做到了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林则徐去世之后,左宗棠已经是被各地大佬争着招聘的对象,陶澍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 为什么说同光中兴是由汉族人来主导的,就是因为,八旗一直在退化,而汉族精英却是一直在寻找机会,以期主导天下局势,加上陶澍等人对人才的挖掘、培养,汉族精英真正做到了没有断代的局面,所以才能接住太平天国起义和洋务运动等时代扔过来的重担。 看看曾国藩、左宗棠这些人,他们都是经世致用派的代表,一生都在努力发掘、提拔人才,终于让太平天国之后的满清王朝成为了汉人精英的天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曾国藩、胡林翼和左宗棠等人只是继承了陶澍的事业,将其进一步做大而已。 这样看的话,左宗棠的成功则属于必然,因为他有人力和天时的同时助力。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 推荐阅读: 十年磨一剑,猛人左宗棠也是长期进化的产物 / 点击下方名片(下方蓝色字体)关注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