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检讨反思军队建设中出现的教条主义问题,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元帅以及训练总监部萧克、李达等人,受到了错误批判。

正在上海治病的刘伯承,接到了军委的通知,要他到北京参加会议并做检讨。

刘伯承接到军委通知后,不顾自己的病情,立即坐上火车赶向北京。此时,他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内心极为复杂,在火车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到了北京以后,因为劳累奔波,也没有休息好,他得了青光眼,眼压高到73度,不得不住进了医院,一边治疗,一边写检讨。

由于许多人知道刘伯承要在会议上做检讨,也是这次会议重点批判对象。因此,他到北京以后,很少有人来看望他。但有一个人却是特例,那便是陈毅元帅。

陈毅得知刘伯承抱病到北京以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来看望,当他看到刘伯承倚靠在病床上,一边输液一边写检讨时,顿时火往上冒,对刘伯承说:“你写啥子检讨嘛!要写我替你写。”

在如此形势下,陈毅坚持到医院探望刘伯承,并说了上面这句话,足以说明陈毅的勇气。更可以说明,陈毅与刘伯承的革命战友情。

陈毅和刘伯承都是四川人,二人年龄相差近10岁。但是,因为他们参加革命较早,因此相识较早,并共同参与领导了四川最早的起义,泸州顺庆起义。

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二人在共同战斗中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革命思想趋于一致。后来,二人又先后奔赴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土地革命时期,刘伯承从苏联回来后,任红军总参谋长,而陈毅则领导江西省军区,二人在工作中交往越来越多,配合也越来默契,革命友谊越来越深。

长征开始后,陈毅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而刘伯承则随中央红军行动,二人从此分开。后来,刘伯承任八路军129师师长,领导八路军主力在北方抗击日寇,而陈毅则在南方领导新四军与日军战斗。但他们并没有断了联系,而是常有书信来往,或是在电报中交流作战思想。

1942年,鉴于刘伯承为我军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129师经报请中央同意后,以祝寿的名义为刘伯承庆祝生日,主要目地是鼓舞军民的士气。

陈毅得知这一情况,第一时间给129师发来贺电,祝贺刘伯承生日,并专门为刘伯承创作了一首贺寿诗。

刘伯承本来不同意搞这次活动的。但是,中央已经批准了,他只好服从。后来,陈毅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专门给刘伯承拍来电报,从大局上分析了中央批准这次祝寿活动的主要意图,并分析了这次活动开展以后,可以产生的重要影响。刘伯承看后,感觉很有道理,思想慢慢转变了过来。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部队遭遇到重大损失,尤其干部损失更大,如果成立解放区中原局,再进行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恐怕干部力量不够。

这时,刘伯承创造性地提出,让华野陈毅司令员到中野来,协助他们开展工作,并建议让陈毅担任中野司令员。后来,中央经过通盘考虑,决定让陈毅任中野副司令员,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以便更好地协调两军力量。

陈毅到中野以后,刘伯承专门指示,务必要服从陈司令员的命令,并专门给中野团以上干部开会,要求向他请示的事项,也必须向陈司令员请示,并专门给陈毅安排了相关保健工作。

每天早上部队出操,刘伯承和陈毅就会沿着操场散步,然后一起吃饭,有时甚至整天形影不离。

1972年,陈毅元帅逝世。刘伯承得知消息后,不顾双目失明,坚持要到医院看望陈毅,还没有到病房门口,便伤心地哭喊:“陈老总,你在哪里?陈老总,你在哪里?”

他轻轻地用手抚摸陈毅,并在病床前的不同位置,连续地鞠躬10次,表达了对这位革命战友的深切哀悼和怀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