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生产酱油、咸菜为特色名不经传的小镇,到如今上海科创策源地,今天是张江高科技园成立32周年,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到“活力四射”的张江科学城,张江最新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张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亿元,同比增长34%。截至今年5月底,经营总收入4602亿元,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营收1706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1347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科技服务业营收291亿元,同比增长21%。

图说:张江科学城从园到城华丽转身。受访者供图(下同)

制度创新助推研发“多快好省”

“今年5月15日,我们的1.1类新药甲磺酸瑞齐替尼二线适应症获批,为此我们总共投入了近10亿元人民币,但和以往一款新药需要投入10亿美元相比,我们可以说是‘多快好省’地完成了一个新药。这得益于张江科学城和自贸区的叠加效应。”倍而达药业公司副总经理胡学勤告诉记者。

2013年,倍而达的新药甲磺酸瑞齐替尼立项启动,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三代TKI研究已有10年,这正是张江快速腾飞的10年,倍而达也由此充分享受了制度创新带来的红利。

“由于生物医药行业的产业链长,对于像倍而达这样的初创公司来说,建立生产厂家的资金压力很大。最早从这里开始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允许倍而达专注药物研发,不必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节省了财力和时间,可以‘多快好省’地完成新药研发。”倍而达的创始人张晓东博士对此感同身受,“作为科研人员,希望能专心致志做研发,但仅依靠自有资金支撑,举步维艰。”让张晓东感动的是,张江先后给予倍而达药业共计15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可谓是“雪中送炭”。这也让倍而达得以多年专注于肿瘤创新药物和疗法的研究与开发。如今,针对乳腺癌的小分子研究二期也正在进行,预计明年可以开展三期研究。

据了解,张江如今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创新成果最突出的区域,共有各类创新主体2300余家,从业人员9.5万人。2023年,生物医药营收1630亿元,同比增长23%。今年1至5月,生物医药营收660亿元,同比增长11%。今年,张江获批国产1类新药2个(全市共3个),目前累计获批1类新药超20个,累计获批创新医疗器械23个。

“小巨人”企业的逆袭之路

连续5年在泌尿外科激光治疗机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第一、跑赢近20个国内外品牌……从“无技术、无品牌、无市场”到国产激光第一品牌,上海瑞柯恩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柯恩”)可谓浦东“土生土长”的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张江这片创新热土上完美演绎了“逆袭”之路。

瑞柯恩激光公司营销中心总监王晓宏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国内三甲医院泌尿外科逐渐使用钬激光刀来开展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使用的主要是进口钬激光设备,当时国产钬激光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几乎为零。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瑞柯恩决心要打造一个国人信得过的激光品牌。“激光设备用于医疗,关键在于解决临床中‘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王晓宏说,“只有将创新放在首位,才能赶超进口设备。”

如今,瑞柯恩通过不断研发,已经实现了钬激光核心零部件全部国产化,打破了进口垄断的格局,带动了中国医疗激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对于传统的钬激光来说,新技术能更迅速地粉末化碎石,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病人多次手术的风险。同时,它能对膀胱癌作精准切除,为患者提供保留膀胱的微创治疗,提供更人性化的治疗服务。

如今的“小巨人”已经“长大成人”,瑞柯恩的总部和医疗激光设备研制基地项目已在张江落地,于今年6月12日在核心区开工,整个项目的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预计2027年完成投产;投产后的年产值预计达到9.6亿元,年销售收入预计约8亿元,可贡献6400万元的税收。

据了解,张江现有企业2.48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930家,专精特新企业10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7家;外资研发机构18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0家。张江现有从业人员近50万人,硕博士约10万人。

“由园到城”的未来之城

张江科学城承载着科创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诸多国家战略。在承载着科技创新重任的同时,“由园到城”的华丽转身,也让一座活力四射的未来之城呼之欲出。

最近,“张江之尚”项目又有新进展。这个项目位于张江副中心核心位置,与“科学之门”双子塔、“张江人工智能岛”、“张江科学会堂”等建筑遥相呼应。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前身为张江水泥厂,是一块三面环水、呈“半岛”形态的珍贵工业遗存土地。为了把这块有张江历史上的“宝地”用好,项目集结了包括安藤忠雄等国内外高水准设计大师,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3幢新建研发建筑,对联合储库、筒仓、烟囱和窑尾等工业遗存保留、加固和改造后,用于商业和文体配套,将这片“灰色”变为“绿色”,让张江水泥厂从“沉睡”的土地变成生机勃勃的“张江之尚”。

建筑师安藤忠雄表示,“历经百年,依旧充满魅力;这个场所包含的信息,将过去与现在联结在一起——这就是建筑的力量。这里,从过去存续至今的影像,也将在五十年后、一百年后,继续传递下去。”

张江科学城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张江水泥厂转型的成功经验,张江科学城将继续推动存量用地更新,全力打造“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国际一流科学城,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等科创领域的年轻人,提供满足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多元空间。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实习生 张欣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