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贷款领域的乱象,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今年4月,四川成都向女士贷款10万元,却被收取了2.9万元的服务费,陷入了助贷骗局,报警后在警方的协调下才追回1.7万元,可谓是损失惨重。无独有偶,还有多名当事人反映遭遇了不良助贷公司的套路,被收取高额服务费,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担忧。

据悉,向女士贷到款后发现,年化利率并非当时承诺的2.8%而是5%。而服务费也并非贷款总额的1%,而是按每月收取服务费1%,总共36期。如果选择不贷款,就要付1.5万元违约金。可谓是步步都是陷阱啊!

在这些案例中,看到了借贷者的无奈与痛苦。他们本是为了解决资金难题而寻求贷款帮助,却不曾想落入了不良助贷公司精心设计的陷阱。比如有网友提及“借一万到手八千多,要还一万二”的不合理借贷现象,还有像拍拍贷等平台也被指存在类似问题,让借贷者在背负债务的同时,经济利益还受到了严重侵害。

有观点指出,在汽车贷款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比如 4S 店在卖车时,消费者想要全款买车,销售却加以阻拦,原因就在于按揭贷款能够给他们带来提成。这种利益驱使下的销售策略,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消费者的正常消费决策,给消费者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面对如此乱象,众多网友纷纷发声。大家一方面希望广大消费者在贷款时提高警惕,“千万别上当受骗了”;另一方面,也期盼有关部门能够加大打击力度,对这些“黑网贷”进行彻底整治,还贷款市场一个清明的环境。

专家指出,依据“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的规定,若数额较大,对方还可能构成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当事人拒绝签约时,助贷公司若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签约,可能涉嫌强迫交易罪。

然而实践中,当事人维权困难重重。主张合同可撤销的当事人需承担对方欺诈、胁迫行为的举证责任,而此类案件中当事人多处于弱势,且部分人签约时未留存证据,后续也难收集直接证据。

现实中,当事人因信息弱势导致行权意识弱,或选择忍气吞声,或担惊受怕,若未及时行权,撤销权则消灭。所以当事人应及时报警,保存好聊天记录,或在签合同后及时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切不可忍气吞声致使损失增加。

专家表示,助贷骗局的频繁出现,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助贷机构的资质、收费标准等进行严格规范和管理。同时,还应加强对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贷款原本是金融服务中的一种正常工具,但绝不能成为某些不法分子谋取暴利、坑害消费者的手段。我们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早日清除这些助贷骗局的“毒瘤”,让消费者能够安心、放心地进行贷款活动,让金融市场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