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会像生命一样走向死亡,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在于碳基生物死亡后躯体会腐烂而分解,太阳这样超大的恒星,它们的躯体又会变成什么?

于是有人就说,恒星死后最终的归宿是铁砣子。而且不光是恒星,整个宇宙在恒星全部死亡后,也都会变成一个铁砣子。

那么,这种看法准确吗?背后又蕴含着哪些情况呢?宇宙的终结又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呈现呢?

如果宇宙真的变成了一坨铁,它又要如何才能重新开始呢?

宇宙的构成

要想知道恒星在死后为什么会变成铁,就得先知道恒星乃至宇宙的构成是什么。简单一点说就是,宇宙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

初中就学过化学周期表,其中元素就蕴含了宇宙的起源。至少到目前为止,118种元素之外,还没有发现有别的元素。

宇宙在突然发生爆炸的那一刻,元素出现并最终形成了一些轻元素。根据现代宇宙学的理论,在爆发发生的瞬间,大量的质子和中子结合,随即产生了氢、氦、锂,只不过相对于前两种,锂在当时的数量极其的稀少。

上述三种元素,便是宇宙在大爆炸初期的基本构成。在现代宇宙学的理论基础上,又产生了大爆炸核合成理论。

早期宇宙中能够见到的物质,氢的规模达到了75%,氦则达到了25%,剩余忽略不计的部分是锂。

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宇宙的初始阶段。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思考的,便是宇宙如何从仅有的元素和物质中,演化成为了一个元素丰富的世界?

尤其是元素的逐步延展,构成了多样性的天体结构乃至地球上的生命。这一切的背后,又是什么来推动的呢?

关于这一点,在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恒星的燃烧、慢速中子的俘获以及快速中子俘获的过程,最终演化并生成了更多的元素。

不过,彼时科学家的这一推论,主要是基于太阳系内元素的组成。而之所以会得出这种理论,又是根据当时的原子核结构和反应理论推导出来的。

直白一点说就是,上世纪50年代,人类才刚刚研发出了原子弹等核武器,而科学家则相信恒星等天体的演化构成,也是犹如原子弹爆炸的过程一样。

恒星天体内部的核过程,将宇宙初期仅有的几种元素,逐步扩展成为后来的上百种。

也因此,有观点说太阳最终会变成铁,其实就是在说,当恒星的核过程进行到终结之时,最终剩下的元素或者说是物质就是铁。

至于为何是铁而不是别的什么元素,那就又得说到恒星的核过程是什么了。

太阳是怎么活着的

太阳发光发热,而且聚焦太阳光就能产生火,所以人类很早就知道,太阳其实是一颗超大的火球。

但这仅仅是对太阳最浅层的理解,直到近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才慢慢认识到,太阳其实不是在燃烧,而是在不停的进行着核聚变反应。所谓看起来的燃烧以及大火,只是核聚变后的反应结果。

那什么又是核聚变呢?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极致的状态下,原子核的性状发生剧烈改变。当然,太阳构成的主要部分是氢,所以它的核聚变就是氢原子核性状的变化。

过程中会有极大的能量释放出来,而这释放出来的能量,就是人类感受到的太阳的亮度与温度。

因为性状在发生改变后,就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了,所以持续不断的核聚变的过程,就是质量损失的过程。

恒星本身是在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它是由原始星云凝聚而来,其质量本身是宇宙内已知质量的主要部分,占比规模在九成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和太阳相比,地球等行星很小的缘故。

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恒星在诞生的过程中,本身就在不断凝聚压力和温度,当达到临界值后,内部就会产生核聚变。

而这个聚变反应,又是从氢元素开始的。就因为宇宙中的大多数是氢,构成恒星的主要部分也是氢。

也因此从氢开始,经过核聚变反应,才一步步形成了后面的其他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其漫长的生命周期中,核聚变反应将一直伴随在左右。

形象一点说就像人类的心跳一样,从诞生那一刻起心脏就在跳动,而太阳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进行核聚变反应。

这个过程是相当稳定的,就像太阳一样,它已经存活了50亿年的时间,接下来至少还有50亿年的时间,依旧保持现在这样的状态。

不过就如同人类的生命消耗一样,太阳即便再庞大,其生命即便再漫长,不断消耗的过程,也是质量持续损耗的过程。

太阳是如此活着的,其他比太阳质量小或者质量大的恒星,也是这样活着的。

这一过程的要求也不低,不同的原子核对于温度和压力的要求也有差异。

像氢的核聚变,需要1000万K(开尔文)的温度,氦核聚变需要的温度更高需要2亿K。此外,碳的核聚变温度是8亿K,氧的核聚变温度是15亿K。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越重的元素,核聚变需要的温度和压力也就越高。这里插一点别的内容,现在各大国正在研究可控制的核聚变,单单是如何模拟温度这一块,难度就相当之大。

有意思的是,恒星本身的质量也是有差异的,像太阳在恒星群体中,它自身的质量就属于不大不小。

而那些质量大于太阳的恒星,因为内部的压力和温度更高,由此引发的核聚变过程就更加猛烈。

就好比一堆大火,燃烧的太快,熄灭的也就越早。恒星也是如此,质量越大核聚变反应剧烈导致质量消耗迅速,所以寿命相对于质量小一点的恒星就短了。

而恒星寿命的长短,也直接影响恒星核聚变反应的终点是什么。

太阳核聚变的终点是什么

太阳的核心压力与温度都有限,核心温度为1500万K,压力相当于3000亿个地球大气压,在这种情况下,太阳主要进行的是氢核聚变反应。

平均每4个氢,经过聚变反应成为1个氦核,其余0.7%的质量则流失了。与此同时,核聚变过程还伴生释放出恒定的能量。

随着太阳的逐渐老去,氢核聚变结束意味着燃烧完结,剩余的就是一个氦核。由于氦核聚变的温度和压力要求更高,此时的太阳内部达不到要求,核聚变反应就停歇了。

但情况还没有就此结束,由于核聚变产生的强大辐射压不存在了,太阳外部巨大的引力压,就会向内扩散,最终引发太阳的坍缩。

偏偏是这个坍缩的过程,让太阳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又提升了,进而又达到了氦核聚变的要求,于是氦核聚变反应就开始了。

正是在这种变化下,一颗红巨星慢慢的膨胀了起来。就这样,太阳一边燃烧一边坍缩,一边坍缩又一边重新引发核聚变反应。

最终其剩余和压力和温度,只能将核聚变反应停止在碳,而后核聚变反应就彻底不能再重启了。这个所谓的碳球,其实就是致密性强的白矮星。

有人可能就会疑惑,不是说恒星核聚变反应的终点是铁吗,可太阳烧到最后怎么成了一堆碳呢?

这其实就是因为恒星质量不同所引起的了。

只有大质量的恒星才会变成铁球

大质量的恒星,因为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一直够用,所以就能一直推动核聚变反应一路前进。

不过,这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燃烧到铁元素的时候,基本上也会停止,可简单理解为烧不动了。

至于为何会这样,是因为在所有已知的元素中,铁56原子核最具稳定性。

这就又得说到原子核的构成。其本身依靠强力,将质子和中子牢牢束缚在一起,强力是宇宙中四大基本力之一。

质子本身具有正电,所以两个质子间又会产生相互排斥的电磁力。于是在一个原子核内,强力和电磁力就同时存在,因为中子本身是中性的,可以将另外两种力微妙的制衡在一起。

当然,一个原子核本身的构成也不一样,如果内部的序数小质子数量不多,电磁力就会弱与强力。

在这个过程中,强力会随着原子序数而叠加。就像氢元素从1个质子累加开始,质子数增加,强力作用增大,那么原子核整体就更稳定。

但是,原子核的半径也在增大,质子产生的电磁力也在累积,于是一旦达到临界点,一个原子核内质子产生的相斥力就会超过强力的束缚,于是一个原子核就开始不稳定了。

而这个临界点就是铁56原子核,它的构成是30个中子和26个质子。在这个临界点以下的,元素本身最稳定,反之稳定性就会变差。

从这个角度看,铁56原子核最稳定,铁元素相对于其他元素也就越稳定。如此一来,它自身的能量就很低了。

这样一来,那些元素没有铁重的元素,通过核聚变反应会产生能量。反之别的元素,也会通过核裂变产生能量。

只有铁,它处在一个微妙的临界点,两种核反应都不能让其产生能量反应。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是质量再大的恒星,其核聚变反应一旦烧到只剩下铁,接下来的核聚变也就彻底终止了,因为没有能量可再驱动铁元素进行新的转化。

但是请注意,从外部来看,这时候的大质量恒星,仅仅是像太阳那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接下来核聚变彻底停歇后,因为恒星内外压力的失衡,这类恒星也会像太阳老去那样而坍缩。

这种坍缩的速度非常快,能超过光速四分之一甚至一半还多。但即便是这么高的速度,还是无法重启核聚变反应。

不过,内部的铁又以相同的反作用力,将坍缩的物质反弹了出去。于是,这强大的冲击力形成了爆炸,这便是天文学上的超新星爆发。

由于超新星爆发的温度和压力极高,经过一轮爆发后,其他诸如金银等重元素就出现了。

所以从本质上看,说恒星最后变成铁砣子,事实上是不准确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形成铁而不能再进行核聚变,只是大质量恒星在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更何况像太阳以及质量更小的恒星,其生命在演化到末期后,剩下的元素也不是铁。也因此,宇宙最终的归宿肯定不是铁砣子。

结语

至于宇宙最终的结局是什么,由于可产生量变的元素和机率太多,所以时至今日科学家都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当然,关于宇宙的终结,那又涉及到了另外的学说和概念,这里就不再展开细说了。

回到恒星变铁的这一问题上,只能说当大质量恒星在死去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一阶段,而一旦经过后续的超新星爆发,它自身的演化就还在持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