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陷南京,随后将南京改名天京,并以此为都城。虽然太平军占领了天京,但因前期太平军多为流动作战,实际控制的地盘也只有苏南、皖南、浙北以及江西部分地区,太平天国仍旧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就在天京城外的孝陵还有清军江南大营的数万兵马,时刻威胁着太平天国的安全。 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也开始思考如何打破僵局,太平天国实际掌权人东王杨秀清发动的北伐和西征,便是最好的例证。除了杨秀清,其实太平天国精神领袖天王洪秀全也有一个计划,便是秘密派遣使者到广东寻找反清群众组织天地会(天地会的前身是明末清初的反清组织,长期活跃于两广,以反清复明为旗号)领导人陈开、李文茂等人,以期南北协同作战,共同推翻清廷。在太平天国的“榜样作用”下,咸丰四年(1854年)7月,陈开、李文茂在佛山石湾大帽岗发起反清起义。不同于此前反清复明的旗号,这一次陈开、李文茂打出的是拥护太平天国的旗号,成为太平天国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开、李文茂在数月之间,就攻取了30余座府州县城(东到广东惠州、潮州,西到广西梧州,北到韶关、连县,南到高州、廉州,营垒相望,旗帜相接),形势一片大好。当年秋天,陈开、李文茂指挥各路义军联合围攻广州,计划夺取广州进而克复两广。两广总督叶名琛被围在广州城内达半年之久,最终因为英、美的干预,再加上广州城高强坚,义军后勤保障不力,陈开、李文茂不得不放弃攻打广州的计划,脱离与清军的纠缠,进入广西,并攻取梧州、柳州等重镇。

咸丰六年(1856年)10月,陈开、李文茂在梧州召集各路义军开会,正式建立“大成国”(控制范围东至肇庆、梧州,西达南宁、隆安,南及北流、岑溪,北抵罗城、三江,西南到灵山,西北至临桂苏桥),仍旧遥尊太平天国为盟主,并设置丞相、都督、将军等官职,境内“政治聿新,民风为之一变”。 大成国的建立是天地会200多年反清运动的最高成果,同时,因为大成国的存在,牵制了大量清军,间接减轻了太平天国正面战场的压力。就在大成国建立的那一年,太平天国攻破了天京城外的江南大营,歼灭了清廷在长江以南最后一支直属重兵集团,此后,清廷只得依靠湘军、淮军、楚军等地方团练武装与太平军作战,清廷的中央权威遭到严重削弱。

咸丰八年(1858年)初,陈开、李文茂分兵攻打桂林(当时的广西省会),但为清军阻击,二人未能合兵,攻打桂林受挫。同年11月,李文茂病逝于怀远山中,陈开少一臂膀。与此同时,清军趁义军攻打桂林之际,袭取梧州,义军后路被切断,陈开只得退往秀京固守。咸丰十年(1860年),清廷征调刘坤一所部湘军入广西镇压义军,义军的处境越来越艰危。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清军攻陷秀京,陈开率残部退出秀京,欲往贵县投奔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不料遭到清军伏击,陈开被俘,不久后被清军处死。 陈开死后,陈开的旧部黄鼎凤、姚新昌等仍旧率领大成旧部与清军抗争,并一度攻取贵县,夺回浔州。同治二年(1863年),黄鼎凤被湘军将领刘坤一诱杀。而姚新昌则一直坚持战斗到同治五年(1866年)3月,在大容山被清军俘杀,至此大成国起义才彻底结束,前后历时12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