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郑成功东征台湾,台湾正式成为明朝的领土。
       可在郑成功死后,清朝试图和平统一台湾,但其子郑经暴露野心,竟然得寸进尺求“独立”。


       人们不禁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今大陆对台湾保持包容态度,却没有换取承认和支持,甚至连一句感谢都没有。
       那么,当年郑经为什么要独立?面对大陆的善意,台湾为何迟迟不肯回归?
       台湾海峡的历史变迁
       很久以前,台湾和大陆是相连的一整块陆地,随着地质运动,两岸海峡逐渐分离,才形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据台湾地区考古记载,早在三万年前,台湾就有原住民出现,从骨骼化石样本分析得出,他们都是从大陆移居过去的人种。
       这些人在台湾岛上生活,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海峡两岸隔海相望,但我们和台湾之间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宝岛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隋书·东夷传》有记载,隋炀帝于大业六年发动战役,朝廷军队远征琉球,这里所说的琉球,指的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
       到了唐宋时期,汉族人继续向东边迁徙,但受限于航海技术,最终在澎湖列岛扎根定居,正是因为这次迁徙,大陆为台湾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台湾地区走向加速发展道路。


       那时候,我们已经对澎湖实行了有效的管辖,不仅有官府设立,还有大量军队驻守。
       16世纪初,日本对台湾虎视眈眈,为了争夺土地资源,他们不惜发动海战,但当年日本兵力薄弱,很快就被台湾地区的明军打败。


       不幸的是,荷兰帝国在这一时期强势崛起,他们掌握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不断对其他地区发动战役,开启了漫长的殖民统治。
       台湾作为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很快成了荷兰人眼中的军事目标,此时明朝已经走向衰退,几乎丧失战斗力,所以让荷兰人捡了便宜。


       荷兰依靠自身的优势,殖民统治台湾38年,人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直渴望得到大陆方面的解救。
       千秋功绩:大将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是福建人,他学识渊博,精通军事和政治,1661年2月,他召集了一大批人,在厦门召开重要会议,率先提出了收复台湾的想法。


       参与这场会议的大多数人都表示赞同,很快,郑成功从厦门转移到金门,稍作休整之后,岛上两万五千人发动总攻,分别乘坐上百艘军事战舰,火速赶往澎湖列岛。
       3月29日,两边陷入激烈的交战,在我军的强势进攻下,郑成功占领了赤嵌城,此时此刻,荷兰王国将领已经意识到大势已去,最终投降认输,从宝岛台湾撤离出去。


       至此,台湾民众摆脱了敌人的剥削统治,又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中,郑成功凭借这一壮举,也成了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
       自从大军入台,台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都由郑氏军人管辖,可见早在郑成功到来之前,他就做好了招抚的准备,并且拥有广泛的民意支持。


       随后郑成功亲自前往蚊港,民众表示热烈欢迎,但是郑成功心里清楚,这里需要重建新的秩序,至少要首先解决岛上的粮食生产问题。
       之后那段历史,郑成功就显得平庸许多,因此很少有人知道台湾发生了什么,实际上郑成功一直想着抗清,复兴明朝,却始终没有如愿。
       郑成功死后,郑经继承了掌权台湾大任
       值得一说的是,郑成功有一个儿子叫郑经,别看他的名字叫“郑经”,他这一生,做了太多“不正经”的事情,对海峡两岸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郑成功的身体状况出现严重问题,再加上那时候医疗水平落后,郑成功很早就去世了。
       按照中国历史传统惯例,郑经开始上台执政,但是郑经此前从没有过治理一个地区的经验,他只能沿袭父亲的政策,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后来因为“私通”生子的丑闻,台大臣拒绝他入台,在这情况下,郑经只能在福建定居,但他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机会登陆台湾。
       这期间,郑经意识到权力的重要性,他开始整备军马,抵达台湾后,郑经将他的至亲赶下了台,并拉拢当地势力,铲除了反对的官员,这才保住大权。


       清朝一直重视台湾问题,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统一,想出了许多办法,基本上都是以和平为首要条件,谁都不希望打仗。
       但是清朝也有很多顾虑,他们担心条件太温和,会助长郑氏家族的气焰,于是下令实施封锁海关的命令,短时间内,让郑经无法扩大军队势力。


       郑经整日为此事发愁,好在有大臣出招,让一部分人远征福建,通过贿赂清军的方式,获得了一部分物资,此后又开始进行人口转移。
       表面上看,郑经似乎解决了海关封锁的问题,但是主航道依旧处在关闭状态,海峡两岸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经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于是,走投无路的郑经又把心思放到别的地方,他想打通日本地区的贸易航道,借助日本的外汇资金实现复兴。
       要知道日本也是一个岛国,他们的国土面积很小,资源分布极度不均匀,在郑经的领导下,日本很快成了台湾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古代军事发展离不开青铜器,而日本铜铁矿比较丰富,郑经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引入,之后几年,台湾地区的军事实力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
       另一边,郑经专门找了英国东印度公司进行指导,通过一系列合作交流,台湾的航海技术走在世界前沿,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发展也有了很大改善。
       郑经野心不断膨胀
       这些变化,让郑经有了谈判的底气,他逐渐显露野心,不愿归属清政府管辖,总想着自己坐江山当皇帝。


       此时的台湾,基本可以说是一座孤岛,百姓没有归属的意愿,诸位将领对清朝也是一副轻蔑的态度,台湾问题越来越复杂。
       郑经虽然可恶,但他是个聪明人,从不拒绝和平谈判,他知道和清政府对着干会带来什么后果,在谈判桌上,郑经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他认为,台湾和大陆本是一家,因为各种历史问题,才走到今天这个局面,郑经想和朝鲜一样,只称臣朝贡,不能登岸。
       这些条件被康熙皇帝得知,很快指出了其中的逻辑问题:朝鲜只是藩属国,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郑经也是中国人,哪有不接受管辖的道理?


       总而言之,双方各执一词,对台湾的归属问题展开长久争论,直到郑经去世,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
       郑经死后两年,清朝再次向东发兵,打败了郑氏王朝,台湾由此回归祖国怀抱,顺利纳入清朝版图,之后200年,台湾社会很少出现战乱纷争,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状态。


       回过头再看这段历史,郑经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走上了“独立”的不归路,最后挣扎十几年,还是不能改变大局。
       然而,台湾的和平发展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台湾被日军侵占长达50年,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军才撤出台湾。


       后来的解放战争,蒋介石被赶下了台,他带着大量黄金珠宝潜逃台湾,起初还幻想着反攻大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认清局势。
       台湾为什么至今没有回到祖国
       眨眼70多年过去,为何中国迟迟没有收复台湾?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引人思考的问题。
       台湾统一,牵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很多因素阻碍了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首先是美国的干涉,近几年台海局势不太平,美国频繁插手干涉我国内政,中国向来主张和平共处,对境外敌对势力只能谴责。
       有人认为,中国军事实力已经处在世界前列,应该快刀斩乱麻,在短时间内武统台湾,让西方势力来不及插手。


       这种方案理论上可行,但战争总会有伤亡,这也违背和平意愿,海峡对岸也是同胞,只有通过和平统一,才能确保民众生活不受影响。
       结语:
       现如今,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中国手中,历史的车轮再一次转动到我们面前,我们再也不会像清朝那样,任由郑经“独立”意识发展下去,至于什么时候动手,那就要看台湾当局的表现。
       参考资料:
       环球网——《台湾人看大陆:我与大陆交换生——虽在不同地方成长回忆却惊人相似》
       北京日报——《《清代国家统一史》:清代推动了台湾与大陆一体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