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不知道从何时起,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深入人心,最后竟模糊了真实的历史。三国演义中那些以假乱真的历史究竟有哪些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刮骨疗伤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华佗,特来给关羽疗伤。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骨上的毒刮完了,关羽也好了,便就有了刮骨疗伤这一典故。

殊不知历史上的华佗并未给关公治过箭伤,二人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的事,其间相隔11年,死人焉能医活人 不过关羽中箭刮毒确有其事,这在《三国志·关羽传》已有记载,不过治疗之人应该是军医所为。 青龙偃月刀 人们熟知的关羽,手持一柄青龙偃月刀,斩颜良,杀文丑,温酒斩华雄,在这些故事里关羽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的形象,深入人心。 但关羽的刀根本就是个弥天大谎!这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北宋官修军事典籍《武经要略》记载,偃月刀属于长柄刀的一种,而这种刀只有在唐宋时期才出现,而且并不仅仅用于战场杀敌,只是用于训练,仪仗或作为宫殿侍卫的武器使用,所以身在汉末的关羽,根本都不可能见过偃月刀的。 华容道义释曹操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诸葛亮派关羽在这里埋伏。曹操人困马乏,损兵折将,不能再战。关羽念在过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不顾立下要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过了他。

诸葛亮明知关羽重情,会放走曹操,还让关羽去守,结果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果然失守,最后不得不“戮谡以谢众”。甚至出现了“事后诸葛亮”这唯一一个和诸葛亮有关的贬义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在赤壁之战后,曹操确实走的是华容道,但完全没出现关羽的身影,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为了牵制孙权好让自己进军荆州和益州没有全力追击,所以让曹操跑掉了。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但毋庸置疑的是《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也正是罗贯中对三国历史故事的改编和再创作,才更加体现出了这些英雄人物的色彩,才让原本普通的一段三国史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英雄史。

小伙伴们,你们学到了吗?感谢各位的阅读,如果有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欢迎关注有格调的【挥墨历史】,每天增长一点历史小知识,让我们共同领略历史的精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