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匈奴列传》: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顿详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於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冒顿遂引兵而去。

这是白登之围的全过程。

韩王信投降匈奴之后,刘邦率领32万大军讨伐,汉军一路高歌猛进,迅速拿下晋阳(今山西太原),进逼平城(今山西大同)。

刘邦

刘邦亲自率军充当先锋攻打匈奴,当时正值寒冬雨雪天气,刘邦的将士冻掉手指的有十分之二三,冒顿单于假装失败逃走,把精锐军队隐藏起来,以老弱残兵迎敌。

刘邦到达平城后,步兵还没有到达,此时冒顿单于率领40万精锐骑兵,在白登山把刘邦包围起来,七天之内,汉军内外不能相互救援军粮。

当时匈奴的骑兵有40万之多,西面全是白马,东面是青马,北面是黑马,南面是赤色马,刘邦听从陈平的计谋派使者秘密送给了单于的阏氏很多礼物,让阏氏劝说冒顿单于。

阏氏就对冒顿说:

两方的君王不能相互围困。如果得到汉朝的土地,单于终究是不能在那里居住的。而且汉王也有神的帮助,希望单于认真考虑这件事。

匈奴单于

阏氏抬出神的保护,这估计是陈平教的,而冒顿同时因为韩王信的将军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没来,让冒顿怀疑他们与汉军同谋,于是就采纳阏氏的建议,解除了包围圈的一角。

于是刘邦命令将士拉满弓,箭上弦,面朝外,从那个通道撤出来,同汉军主力全合,白登之围正式结束。

很明显,尽管匈奴有40万人,但他们始终没能攻下白登山,拿下刘邦,原因是什么?

1、刘邦占据了制高点。

刘邦率军作战的水平在秦末汉初仅次项羽和韩信,他发现自己被包围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占据制高点。

平城附近唯一的制高点是白登山,占据制高点的作用就是抵御匈奴骑兵。

刘邦占据了制高点

要知道白登山是一座山,刘邦在山上扎营防御,骑兵如何能冲上山顶?

这样匈奴骑兵就失去了地利,甚至要以步兵与刘邦交战,论步兵作战,汉军会怕匈奴兵吗?

刘邦被围白登山七天七夜,而且当时是寒冷的冬天,据说白登山是现在山西大同的采凉山,山上有森林,有水源,还有积雪,因此汉军不缺水源,汉军缺的粮食。

刘邦率领的是先头部队,步兵还在后面行军,刘邦军队的数量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是刘邦占据地利的优势,尽量人数少,匈奴想要攻打刘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汉军战斗力及武器装备远超匈奴

西汉中后期有一位名将叫陈汤,他说了一句话很有名“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还说过一句话:

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骑兵无法冲山

五个胡兵还能抵一个汉兵,为什么呢?因为胡人的兵刃不锋利,弓箭不锋利,现在胡人得到了汉人的技术,仍然是三个胡兵抵一个汉兵。

陈汤的意思很明显,匈奴的装备远远不如汉朝。

陈汤这会已经是西汉中后期了,但仍然改变不了匈奴兵器不如汉朝的情况。

还有个例子,就是李陵的浚稽山之战,李陵率领5000步兵遇到了匈奴8万骑兵,李陵率领的汉军结阵防御匈奴骑兵,主要用弓箭对付匈奴骑兵,射死射伤了一万余匈奴骑兵,是自身军队数量的两倍有余。

为什么李陵的军队这么能打?

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汉军兵器先进,二是汉军战斗力强。

汉军战斗力强

把这个用到刘邦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刘邦所率领的汉军兵器先进,同样战斗力强。

刘邦所率领的汉军基本上全盘继承了秦朝的科技水平,在反秦战争和秦汉战争之中,汉军战斗力不断提高,刘邦所率领的汉军是秦末汉初最能打的军队的之一。

正因为如此,匈奴想攻破刘邦的军队是很难的。

3、汉军主力在7天后到达

刘邦所率领的先头部分与后续步兵主力的时间差只有7天,这从刘邦率军突围后立即就与汉军主力会合就能看出。

换句话说,匈奴只有7天的攻击时间。

想要在7天攻破刘邦所驻守的白登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正值寒冬,又有雨雪天气,匈奴以骑兵为主,在平原上能够纵横驰骋,但往山上冲明显就不行。

白登之围

虽然史书上说是冒顿单于的阏氏劝说才让刘邦逃走的,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30余万汉军主力的到来才是冒顿撤军的主要原因。

冒顿连刘邦在山上的那点人马都攻不下来,一旦汉军主力步兵到达,里应外合对付匈奴,到时候就是冒顿的重大的损失了。

刘邦也就是中了冒顿的诱兵之计,真要双方面对面对抗,匈奴骑兵不一定是汉军的对手,此时的汉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处于巅峰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