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广袤大地,生物学家斯玛特博士在坦桑尼亚国家公园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研究。他专注于一只名为卡贝尔的雌性黑猩猩,她身上出现的粉红色肿块是发情期的信号。然而,当卡贝尔试图通过族群寻求保护时,她遭遇了冷漠。尽管她热情地与雄性黑猩猩互动,但它们对她的发情信号并不感兴趣,只是简单检查后便继续日常活动。

斯玛特博士对于雄性黑猩猩的这种反应感到困惑。他推测,可能只有当肿块变得更大更亮时,雌性黑猩猩才会排卵,那时才是交配的最佳时机。雄性黑猩猩之间的争斗也随之而来。突然,一只名叫乔本特的成年雄性黑猩猩攻击了卡贝尔,这一行为让斯玛特博士感到震惊。乔本特粗暴地将卡贝尔摔倒在地,并对她进行了殴打。卡贝尔受到惊吓,逃到树上躲避,直到一段时间后才敢回到族群中。这次事件对卡贝尔造成了身心的伤害,她变得对乔本特保持警惕。

斯玛特博士在野外观察到,雄性灵长类动物对雌性的无端攻击并不罕见。他发现,雌性灵长类动物在哺乳期或妊娠期每隔约十天就会遭受攻击,每年至少会遭受两次严重伤害。发情期的雌性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这表明,雄性动物倾向于通过暴力来获得交配权。

科学家们还观察到,雄性动物在多种动物中对潜在配偶更具攻击性,这在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中都有发现。生物学家古德尔在著作中提到,雄性黑猩猩在被拒绝后会使用暴力手段,迫使雌性屈服。有记录显示,一只雄性黑猩猩在短短六小时内攻击了一只雌性五次,造成了严重伤害。

阿拉伯狒狒的雄性也会使用暴力手段,绑架年轻的雌性,建立自己的后宫。它们通过恐吓和胁迫来维持这种关系,如果雌性试图逃跑或接近其他雄性,就会受到攻击。

然而,雌性灵长类动物并非没有反击之力。年长的雌性会组织起来,形成反暴力联盟,如赤猴、黑长尾猴、短尾猴和东非狒狒等。雌性首领通过紧密的联盟网络控制族群,当成员遭受攻击时,整个联盟会联合起来反击,直至将攻击者赶走。

这些观察揭示了灵长类动物社会中复杂的性别动态和暴力行为的根源,为理解动物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