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在上大学的人,与几十年前相比,增加了很多,但根据2021年的数据来看,以我国人口数量14亿来进行计算,其中研究生人数的占比,仅仅是在0.7%左右。

换而言之,也就是每1000人当中,仅有7人拥有研究生学历。

由此可见,尽管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的学历比较“水”。但实际上,研究生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出现了30名研究生放弃百万年薪,选择了组团出家为僧的情况。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一情况?这些人现在又过得怎么样了呢?

一、研究生放弃百万年薪出家?这是什么情况?

2017年的时候,有一则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那就是有30名研究生,仿佛是在组团一样,选择了在四川仙女山上的云海寺,这个看起来有些落败的寺庙里面出家为僧。

要知道,这些人不仅仅是学历高,工作也是很好的,有来自于大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也有的是企业的主事人。

不谈其它的,仅从外人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可谓是事业有成的,具备了光明的前景。

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些人选择了皈依佛门呢?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了,也就是——仁卿法师。

仁卿法师,自幼便对佛法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还展现出与寻常人相比,更强一些的领悟能力。

在他眼中,世间万物皆源于佛法,可彼时年幼的他,更多的时间还是放在了学业上,仅在课余时间进行修习。

当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到了大学之后,他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将更多一些的经历投入到佛学。

并且他也没有放松自身的学习,成为了湘潭大学的研究生,并且还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为教育领域贡献力量的人。

由于生活平静而满足,所以这个时候的他,其实还没有产生出家的打算,依旧是将佛学作为自身的一种爱好。

并且除了研究佛法,他还喜欢外出到不同的地方游历,继而去领略各地呈现出来的风土人情。

而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都会探访当地的寺庙,与寺内的僧人在佛法上做深入地探讨。

有时候时间方面允可的情况下还会选择在寺庙里面暂住几日,借由机会参与寺庙里面的禅修活动,从而令自身的佛缘得到提升。

其中云海寺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寺,却由于常年没有得到过修缮,所以寺庙外观看起来破败不堪,寺内香火也早已消失。离开了这个寺庙后,仁卿法师时不时还是会想起,并且也觉得很痛心。

就这样到了某一天,他仿佛是感受到了一种召唤,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出家。

尽管家人是不太能理解的,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步入了空门,并来到了一直久负盛名的修复圣地——峨眉山大佛禅院。

在这里,他跟随僧人们念诵经书,并且在2014年受完“三坛大戒”,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名出家人。

但仁卿法师并未在这里停留太久,2015年的时候,开始了游历全国的旅程,想在旅程中更进一步地感悟佛学真谛。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仁卿法师又一次来到了曾经令其魂牵梦绕的云海寺。他决定掏出自己的积蓄来修缮寺庙,让云海寺能够重现往日的容貌。

就在仁卿法师在云海寺一般修行,一般考虑如何对寺庙进行修缮的时候,他的事迹经过了媒体的报道,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

很多与其有着相同心境、向往佛门但受世俗束缚的人,内心受到了强烈的触动。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原本以为不会再有人来云海寺的仁卿法师,却接待了一个又一个表示自己要出家修行的人。

而这些人,均为有研究生学位的高材生,并且其中有的人收入也与相当地可观。

二、组团出家为僧,如今过的怎么样了?

随着新僧人的加入,原本显得很安静,只有飞鸟走禽的云海寺,也逐渐地变得热闹起来了。

更为重要的是,云海寺的修缮工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正常地展开了。

不仅如此,在修行的时候,仁卿法师还会和其他人一起,到寺庙附近举行讲经活动,进而也吸引到了更多对佛门产生向往的人。

这其中,觉照和尚成为了仁卿法师的首位入门弟子,也是在云海寺首位受戒的僧人。

此后随着云海寺的名声越来越大,前来这里的僧人数量达到了几十人,其中有三十名拥有着研究生以上的学历。

而有媒体看到了这一点,为此进行了采访,在吸引到了不少流量的同时,也令人对这些僧人为何会出家产生了好奇。

不过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也无从考究,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从媒体采访中也能看到,僧人在寺内的生活是相当简单的,每天出去会固定的念佛诵经之外,做的更多的工作则是砌墙垒砖。

之所以会这样,与寺内的居住空间已经捉襟见肘有直接的关系。故而僧人们不得不在日常的念经之外,投入到繁重的建设工作中去。

仁卿法师感慨道,有时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喧嚣的建筑工地,而非清净的佛门之地。

除了承担寺庙的扩建任务,僧人们还需在后山开垦荒地,种植各种瓜果蔬菜。由于寺内并无闲杂人员,所有的烹饪工作也都必须由他们自己亲力亲为。

尽管面临着种种挑战,这些僧人们依然坚守在这座山上的寺庙中,守护着他们的信仰。

在闲暇之余,他们会下山传播佛法,为需要的居民提供超度服务。

而今经过了几年的时间,经历了修建道路、通电、清理杂草等一系列的修缮。

当云海寺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寺顶的金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璀璨夺目,仿佛是这群坚守信仰的僧人们的精神之光在闪耀。

三、为何会有人选择皈依佛门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与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相符合。

他们可能认为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和无我,这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或个人信念相一致。

这些人在接触佛教的过程中,来自于情感上的体验让他们逐渐理解并接受了其中的价值观和理念,从而产生了对佛教的信仰和归属感。

也有一些人可能因为个人的经历或情感因素,进而选择皈依佛门。他们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痛苦,而在接触佛教的修行方法后,他们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他们可能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慈悲,认为佛教的价值观和理念能够帮助他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他们也可能在修行中获得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力量,从而更加坚定地信仰佛教。

这种信仰和依赖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但却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支撑和力量,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困难时期。

尤其是自古以来,佛教在一些社会中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许多人的宗教信仰。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人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容易对佛教产生好奇心和亲近感。

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如果家庭成员或周围的人们信仰佛教,那么这种信仰氛围就可能影响和吸引其他人加入其中。

佛教的修行和仪式往往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佛教的信仰和实践方式。

久而久之,这种接触和了解可能会转化为个人的信仰和皈依。再加上佛教的传播和普及,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探索这一宗教信仰,从而找到与自己内心相契合的信仰体系。

除此之外,有些人可能对佛教中的神秘主义元素,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敬畏之情。

他们渴望通过修行探寻自己和宇宙的奥秘,进一步激发了对佛教的兴趣。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难以解释的神秘现象和体验,这些经历不仅令他们困惑,也促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佛教的信仰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体验逐渐转化为对佛教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促使他们更加坚定地信仰佛教,并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指南。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解释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皈依佛门的原因。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可能有多种因素影响他们的决定。佛教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教义体系,它允许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方式。

对于那些想要了解佛教的人来说,最好的方法是直接与佛教导师或僧侣进行交流,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指导。

另外也要注意不要过于死板地看待问题,而是要灵活地分析不同个体的独特原因。

结语

其实一直到现在,都在有人感到不解,觉得为何会有人舍得放弃百万年薪,在寺庙里面过着日复一日诵经念佛的生活。

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吗?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有自己的归宿,无需过于纠结他人的因果。而且通过理解和包容,所构建出来的社会环境,才会是更加和谐美好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打在评论区”一起讨论一下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