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球无人机行业可火了,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从2013年到2023年这十年间,它的市场规模增长了20.43%,从93亿美元涨到了近600亿美元。在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也表现强劲,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了约557.8亿元人民币,十年间疯狂增长了49.5%。

中国现在有超过126万架无人机,无人机总共飞行时间超过2300万小时。在民用无人机,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技术创新都很有优势。

不过印度政府有个大目标,那就是希望到2030年,印度能成为全球无人机制造的中心,并希望吸引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跨越中国这座“大山”,他们到底哪来的底气?

你别说,印度还真有两个无人机制造公司,很有那么两把“刷子”。

无人机项目雄心勃勃,印度盼欧美助力

欧美国家想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把印度变成新的全球制造基地,包括无人机制造。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掉下来的馅饼。印度经济正快速发展,市场也很大。尽管现在中国在无人机制造方面非常厉害,但印度也在努力提高它的技术能力,特别是在软件开发和工程技术方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印度政府出台了很多法规和政策,比如《2021年无人机规则》,支持本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还计划禁止无人机进口,鼓励国内制造,并宣布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国防现代化,其中也包括无人机制造。

这些政策简单来说,就是要给无人机产业松绑,让外国公司到印度来生产无人机,让印度的无人机产业更有竞争力。

据专家预计,印度无人机行业的销售额会迅速增长,从2021~2022财年的2亿印度卢比,到2022~2023财年增长一倍到4亿印度卢比,再到2023~2024财年增长125%达到9亿印度卢比。

印度政府还搞了个“生产挂钩激励计划”,鼓励更多公司参与无人机产业。如果公司符合条件,政府会奖励它们销售额的20%。印度也在寻找国际合作机会,并得到美国国会批准,要购买MQ-9无人机。欧美国家组建印太经济联盟对抗中国供应链,印度自认站在了国际投资和技术转移的风口!

奢望挑战中国的印度无人机企业

印度的一些无人机企业,比如Garuda Aerospace和IdeaForge,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取得不小的名气。

Garuda Aerospace在农业无人机和物流无人机这两个领域,做得比较出色。他们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印度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成为全球无人机制造的领头羊。

Idea Forge是另一家印度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主要做军用和商用无人机。2020年,Idea Forge还获得了WRVI Capital和Indus Age Partners投资的2000万美元,用于扩大生产能力和技术研发。Idea Forge还和美国国防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合作,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印度工商业联合会(FICCI)的数据显示,无人机产业吸引了不少外资,2021年外资总额超过了1亿美元。印度打算在全国建立无人机走廊,在物流、农业和医疗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印度也在多地设立了试飞场地,供企业测试和展示无人机。

印度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成功进行了首飞,展示自主巡航和自主起降的能力。他们成功进行了飞翼技术的全状态飞行试验,这种飞翼布局可以提高雷达隐身能力和飞行性能。

印度开发的隐身无人战机项目,比如SWIFT无人机,是“加塔克”(Ghatak)战斗无人机的缩小版。隐身技术能增强无人机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SWIFT无人机在首飞中展示了自主巡航、自主起降等能力,而且它采用的飞翼布局有助于降低雷达截面,提高隐身性能。

“加塔克”(Ghatak)项目野心很大,旨在开发一种能穿透敌方防空系统,并实施纵深打击的先进无人机。这种无人机不仅可以用于监视,还能向目标发射精确制导武器,在有争议的空域行动。

对比中印两国的无人机制造水平,中国无人机企业明显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中国的企业,比如大疆创新(DJI)和亿航智能(EHang),不仅技术创新能力强大,而且生产管理体系也相当高效。相比之下,虽然印度企业在无人机领域有潜力,但在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完整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印度无人机企业和中企相比,差距在哪儿?

大疆创新是全球无人机行业的佼佼者,在飞行控制、影像传感器和智能算法上,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大疆的Mavic系列无人机,不仅图像稳定技术一流,而且续航时间也很长。大疆能够生产出这么出色的产品,是因为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和先进的制造设施。

大疆工厂自动化水平很高,生产管理非常精细,既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又能实现大规模、高效的生产。亿航在无人机的自动驾驶和城市空中交通(UAM)遥遥领先。亿航自主研发的EH216载人无人机,已经完成了多次试飞,具备自动驾驶和远程控制功能。亿航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柔性生产线,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产品迭代。

印度Garuda Aerospace在农业无人机、物流无人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与大疆和亿航相比,Garuda Aerospace在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上,还有一些差距。虽然Garuda Aerospace生产管理逐步完善,但在实现规模化生产,以及高效管理,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中国企业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Idea Forge的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和商业领域。Idea Forge拥有一些技术优势,但整体技术水平还需要继续提升。虽然IdeaForge的生产管理比较高效,但自动化和大规模生产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SWIFT无人机用的发动机,是俄罗斯NPO土星36MT涡轮风扇发动机,印度国产小型无人机发动机还无法投入实际应用。印度宣布要独立完成的“加塔克”,也有可能最终只是个停留在纸上的项目,毕竟印度从来没有独立研究过隐身战机,也没有技术积累。

中国的无人机在飞行能力、续航时间和载荷能力等都非常出色。印度的无人机虽在某些特定市场有竞争力,但难以全面超越中国无人机。大疆的无人机飞行稳定性和控制能力都非常棒。Mavic2Pro,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72公里/小时,而Phantom4Pro的续航时间更是长达30分钟以上。另外,Inspire2无人机还能携带重达6公斤的专业相机设备,真是相当厉害。

印度的无人机在某些特定领域,比如农业方面,表现得不错。但整体飞行能力还是不如中国的无人机。比如IdeaForge的NinjaUAV,续航时间大约在20-25分钟之间。Garuda的Kisan无人机虽能携带约5公斤的农药喷洒装置,但载荷的多样性还有待提高。

中国的无人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产品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印度努力拓展国际市场,但他们的出口数量、市场影响力还没能达到中国的水平。最新的《无人机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大疆占有率超过70%,真的非常厉害!

百万台级别的中国无人机企业

2021年,中国无人机出口数量达到了数百万台,覆盖了消费级、工业级和军用市场,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放异彩。印度企业也努力拓展国际市场,但跟中国比起来,出口数量和市场影响力就小多了。据印度工商业联合会数据,2021年印度无人机出口数量还不足5万台。

大疆从2006年就开始做无人机,一直不停地研发新技术和更新产品,是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领头羊。大疆的创新技术很多,比如高级的飞行控制系统、能避开障碍的系统,还有超棒的图像传感器。

无论是普通消费级无人机,还是专业级无人机,大疆都卖得很好。他们的Mavic系列无人机,既方便携带,又能拍出高质量的照片和视频。大疆通过整合供应链,让生产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很有优势,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和专业用户。

中国的无人机企业,能做到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又能保证很高的质量标准。大疆在深圳的生产基地,配备自动化生产线和精细的管理,每年能生产数百万台无人机,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国外,非常厉害!大疆每年都把收入的15%用来研发,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

2021年,大疆投入15-20亿元人民币作为研发基金,这些钱主要都用于飞行控制、图像处理和智能避障等技术的创新。大疆把AI技术,把自动驾驶和物联网(IoT)技术集成到无人机,着眼于领跑全球未来的无人机市场。

Skylogic Research的报告就显示,2021年大疆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的份额超过了70%,在北美市场的份额更是接近了80%。大疆还计划开拓更多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非洲和南美这些地方,来适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巩固在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

2021年,大疆的销售表现非常出色,全球销售收入达到了约250亿元人民币,出口超过100万台无人机,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度的Garuda Aerospace和Idea Forge虽然在某些市场有所进展,在个别细分行业在崭露头角,但总的来说,他们的无人机技术和生产规模还没法超过中国。

让无人机的“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欧美国家寻求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将印度视为一个潜在的全球制造基地。这一趋势在多个领域均有体现,包括无人机制造。欧美的大公司和印度的本土企业联手,想在印度一起建制造无人机的基地。美国的无人机制造大佬General Atomics已在印度成立无人机制造厂。

而中国正在努力让无人机的“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到2021年,中国已经主导或参与了超过200项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大力投入支持在科技上的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5G、半导体这些关键领域。

根据统计,2020年中国的研发投入达到了2.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4%,这个投入水平在全球都是领先的。另外,中国企业开始让全球供应链更多元化,不仅限于国内制造。中国企业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建立生产基地,以防全球供应链出现问题。

通过增加创新投入、推动标准国际化以及供应链多样化,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依然非常稳固,尽管欧美国家想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中国的制造业实力依然强大。中国无人机行业要想继续领先,要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警惕新兴市场的崛起和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