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明星CP可能受到同样的质疑:这些美好和恩爱是不是演出来的?说,要是做作的话,展现的爱情会很别扭,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为什么总这么晚给我做饭?”“因为我要锁住你的胃啊。”——这段来自和徐冬冬Vlog当中的对话,轻松点燃了网友沉睡已久的多巴胺。

“果然真情侣最好嗑”——当下网友对于明星CP发的糖似乎有了更严苛的鉴别标准:越像预制菜的越劝退,越真实的越动人。能让一众网友不厌其烦地围观、追踪的爱情故事,绝非用力过猛的工业糖精,而是情真意切的日常点滴。所谓“死缠烂打”的中年人爱情,就藏在人间烟火和陪伴细节当中,足以让观众在荧屏前嗑得欲罢不能。

这种维度下,尹子维和徐冬冬或许是最经得起质疑和围观的夫妻之一。最近两人靠着一场“疯狂的英语”直播又开辟了抽象情侣的赛道——尹子维在写满英文单词的白板前当起了英语老师,暴躁地喊着“say it!say it!”;徐冬冬则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舌头疯狂打结,怒吼般跟读:“因泡儿腾特(important)!因翻得密(in front of me)!撇儿片儿(prepare)!”网友开玩笑称,听完徐冬冬的“致命”发音,看到尹子维仍面带笑容一遍遍纠正发音,才知道原来面相“凶神恶煞”的尹子维是真正情绪稳定的人。

(图/短视频截图)


此前,两人的爱情故事早被奉为“内娱晋江文学”。一个是香港“反派专业户”,一个是东北霸气侧漏的“性感大嫂”,被曝因戏生情,于2018年官宣恋情。后来分分合合几次,尹子维微博里如日记般的视频和文字充满了对徐冬冬的思念。2023年,两人官宣复合,从“追妻火葬场”到“破镜重圆”。直到现在,他们依旧是“内娱活人”,在微博上分享一起旅游与吃美食的Vlog。

观众围观之后不得不感慨,“香港第一深情”和“东北第一拿捏”的反差感CP太好嗑,还有人称这就是现实版“史密斯夫妇”。这两人真实相处的模式是怎样的?我们与徐冬冬聊了聊爱情,以下为徐冬冬的自述。

“真不骗你,我俩是小清新”

可能因为我们天生面相都是有棱角的方脸,通常找我们演的角色看起来都不太好惹。我看到网友们说我们是“史密斯夫妇”,可能脑补了我们“反派大哥爱上暴躁大嫂”的电影情节,一言不合就吵架,非常硬核、飒爽的那种画风。

“史密斯夫妇”很有意思,但这是别人眼里的我们。真不骗你,我俩在生活当中是小清新。

徐冬冬和尹子维因戏生情,被网友笑称为现实版“史密斯夫妇”。(图/由被访者提供)


作为演员,我们之前合作过很多作品了,但我不想轻易以夫妻档的方式“合体”拍片。如果可以,我希望(把)更好的夫妻档合作留给真实生活,我们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IP。

我们的相处模式,就像《徐冬冬和ta的日记》当中那样简单平静。这些Vlog大多是我自己剪、自己拍的,我们不喜欢拿相机拍,而是用手机拍摄,我觉得以第一视角呈现自己看到的、我们的对话,才是比较自然真实的。

我们特别喜欢人间烟火,(以及)比较随性、浪漫的氛围,比如我和他带着爸爸去北京王府井吃烤鸭;凌晨三点夜游香港旺角喝凉茶、吃糖水,故地重游打卡,在尖沙咀第一次约会的餐厅吃夜宵,在天星码头上聊天;去北京簋街吃炸酱面,给他讲述(我)年少时做演员替身、群演助理的经历,碰巧遇到了一场浪漫的雪……在这些视频日记里,“幸福就是有工作、有饭吃,还有懂你的人在” “爱就是在一起吃好多顿饭”这些话,都是拍摄当下的感悟,也是我们真实的记录。

(图/《徐冬冬和ta的日记》)

我发现拍摄这些Vlog也是一种治愈自己的过程。生活当中总会经历不少波折,但有了这个拍摄的契机,我们体验了很多之前不会做的事,去了很多地方,留下了更多值得纪念的瞬间。这种仪式感逐渐建立,我发现自己看待生活的心态更平和、乐观了,(我)会更加感恩遇见的缘分,也会珍惜日常生活当中的点滴。

我小时候很喜欢看尹子维演的爱情电影。我记得第一次看他演的电影是《千年等一天》,他演的角色是一个“恋爱脑”。恰好因为这部戏,我成了他的粉丝,我喜欢当中的主题曲I Do,也是他唱的。旋律很浪漫,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一直循环播放这首歌,甚至我妈都会跟着唱了。

后来在一个Vlog记录了这段插曲:我们在香港街头坐上巴士,我在听歌,尹子维问我在听什么歌,我把耳机塞给他,响起来的音乐就是他在2000年发行的I Do。我说,这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歌。

某种程度上,我们在演员特质上有些相似,可能因为外表总被别人误解,演的角色也比较固定。《误杀3》的一些观众说,最大的反转是尹子维演的是正派。其实他在生活当中就是特别斯文、外冷内热的人,只是看上去比较高冷,实际上他有幽默、好玩的一面,熟悉了之后会觉得很温暖。

(图/由被访者提供)


在我们英语直播“开课”之后,近来找他演的角色很多都是正派的,更多人看到了他真实的那一面。起初是他想让我学,身边朋友也总觉得我英语口音很重,我就想让他教我。我是有点人来疯的性格,他让我自信点,大声快速地读出来。这样我绝对跟不上他的标准,我就索性破罐子破摔,别人一起哄,我就逗大家。其实我会说“prepare”,但有时候嘴皮子没那么利索,“撇儿片儿”就出来了,刚好东北话也有这种说法,形容室内乱扔乱放、不整洁。大家喊我“东北话英文徐姐”,开心就好。

爱是一种超能力

很多明星CP可能都会受到同样的质疑:这些美好和恩爱是不是演出来的?我觉得视频要是做作的话,拍出来的东西会很别扭的,大家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对于会不会被围观因而受到困扰这件事,我并没有什么压力和包袱。说实话,我们在这个行业并不是特别活跃,本来就没太多人关注我们。我们哪怕跟身边信任的朋友分享一下,顶多关注那么一瞬间,唰一下热度就没了,大家还是关注自己的生活。

可能是出来工作得早,看待名利这些事越来越成熟了。我曾经也遭受过谣言质疑,有些很难听,但这些只是影视剧里的角色带来的印象,我们只是尽力将我们能做的工作做好罢了。

(图/由被访者提供)


我也很想演女一、女二,但我也要为生存考虑,在家里苦苦等待更好的角色,更没有锻炼的机会。年轻时候的我可能会感觉到生活的波折,期盼着自己还能走别的路线,但现在的我比较满足,能接点工作,不温不火的也挺好。现在我正参演电视剧的配角,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直播、创作视频,也学习一些幕后方面的内容。

因为同行,我们更能彼此理解工作性质,只要不是待在剧组工作,我们都会在杭州生活。我们两人也没有像网友说的“黏在一起”,相反,我们非常自立,在工作方面很同频,而且总会有些很奇特的瞬间,我们不用说太多话,也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共鸣。

徐冬冬与尹子维合照。两个人并非“黏在一起”,他们都很自立。但总会有些奇特的瞬间,两个人不用说太多话,也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共鸣。(图/由被访者提供)


很多人知道我们分分合合的那些事。我们认识是因为合作拍戏,从朋友走到了恋人关系。我们其实没怎么吵过架,两人在一起总会有需要磨合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我可能会比较情绪化,如果生气,我会直接不理、拉黑对方,当时的承诺没兑现,就总觉得不符合人生规划——那时的我们还不成熟。

他是一个不喜向外界高调公开自己感受的人,那时候他不仅在微博上一反常态向我呼唤,不停给我打电话、送饭,很多在他性格里不会做的事情也做了,而且坚持了很长时间,我也被他的诚意打动了。我们后来遇到彼此,是在成熟的时机下复合的。

我在生活当中比较喜欢给对方制造浪漫。在他过生日那会儿,我提前给他布置贴满气球的场地,等他路过的时候放烟花。他给我的浪漫比较日常,给我下厨做好吃的,会毫不吝啬地给我情绪价值。他总会给我很强大的精神支撑,他一直管我叫徐总,总跟我说“你是人生中的girl boss,你可以掌控自己的一切”。他总会鼓励我,支持我做一个有力量的女性。

(图/短视频截图)


我觉得灵魂深处的理解很重要。情侣或多或少可能会有利益权衡的关系,在名气和事业上不免会相互较劲。但我觉得他的付出和支持真是无条件的。

我有些女性朋友也有这方面的困扰,她们不免碰到过男生在字里行间标签化地看待女性(的情况)。但尹子维一直支持我演性感类型的角色,鼓励我说:“你就是自己的女主角,那就是你的范儿。”而且他也非常体谅我奋斗的不容易,总能轻描淡写地点亮我。

我们已经相伴走过了很多年,虽然中间经历磕磕绊绊,但我感激遇到他。我觉得达到这种状态很满足,我们互相支持对方的工作,现在希望在时间和精力上让家庭和工作尽量平衡,多感受生活中的烟火气。我想跟他去东北三省还有更多地方,拍更多Vlog,一同吃更多美食,看更多风景。人生短暂,能有人陪伴我做这样的事,真的很感恩了。

(图/社交平台截图)


很多年轻人说自己要“人间清醒”,觉得爱情像奢侈品,渐渐不再相信爱情了。我曾经对谈恋爱这件事比较随缘,但我现在越来越相信爱情和缘分。我觉得自己把眼前的事情用心做好,喜欢的人总有一天会向你靠近的。

爱是一种超能力,对的爱情会让彼此变得更好,会治愈彼此,我绝对相信爱情,只是爱情会经历磕磕绊绊。在遇到爱情之前,我们在生活当中也要知道怎么样爱自己,用心去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敢于付出,但必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个前提也很重要。

编辑 Felicia 运营 系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