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播出的《灼灼韶华》进入到最气人的阶段,陈大顺和陈老爷双双殒命,褚韶华的处境变的更加困难。

婆婆一直觉得韶华太强势,害怕儿媳掌家后会对她不好,又被二顺花言巧语蒙骗,否认陈老爷生前承诺把分店一半的股份给老大家。

她把总店、分店以及所有家产都给了二顺,带着两个儿媳回了祁州老家。

韶华据理力争,直言药铺只要给了二顺,不出一年肯定会被他败光所有家产。

然而婆婆不为所动,还责怪她一直闹腾。要不是她非要做什么军需大单,大顺和老爷也不会去山西,更不会感染瘟疫去世。

婆婆把丈夫和儿子的死归结到韶华身上,韶华有苦难言,为了女儿和心里的那份愧疚,她只能忍气吞声。

可陈老太变本加厉,担心韶华拿钱补贴娘家,不仅不让韶华做生意,还禁止她出入宅院,每天只能吃粗粮。

韶华并没有逆来顺受,一直在找机会东山再起。可陈老太不肯给钱让她做生意,直言陈二顺给的钱够一家人用。

没有办法,韶华只能将陈大顺生前她的首饰当了35块大洋,她用这35块大洋去找种植紫菀的药农,买下几百斤的紫菀。

再用这几百斤的紫菀作抵押,拿到几百大洋的现钱后再去收购几千斤的紫菀,再用几千斤紫菀作抵押,拿到几千大洋的现钱。

如此往复下去,附近几个乡镇十几万斤的紫菀都在韶华手里,等祁州药市开市,韶华奇货可居坐等大老板夏元上门谈价。

就这样,韶华用35块大洋,卖了十几万斤的紫菀,钱庄老板得了利钱,药农们高价卖出了紫菀,韶华净得利润6000大洋。

虽然这个做法风险极大,但韶华艺高人胆大,赚到第一桶金后,她将钱给了陈老太,让陈老太松口让她做生意,其余的钱她拿去开了华顺药铺。

韶华一夜成名,药铺开张那日,夏元亲自祝贺,还向她抛来橄榄枝,希望她能加入守元药庄。可是韶华还是想自己试试,看看自己一个人能不能把生意做好。

眼看着韶华风生水起,有些人就自动找上门来。

娘家大嫂想来捡现成的,要韶华把药铺给韶中,要韶华回家享清福;陈老太的娘家妹妹,要把她儿子塞进药铺,美其名曰人手不够去帮忙。

开店需要钱的时候,一个个都说没钱,劝韶华老实待在家里相夫教子;药铺筹备需要忙前忙后的见不到人,这店开好了,眼看着生意好能挣钱了,一个个都来套近乎。

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些人都不可恨,最可恨的是陈二顺回来了!

不到一年他败光了陈记两家药铺,说是被人骗了赔了个底朝天,实际上是赌输了,把药铺抵押给了别人。

回家后,他就找陈老太要钱,又盯上了华顺药铺,开始打褚韶华的主意。

褚韶华也不是当初的那个她了,她一直防备着陈二顺,不给他任何机会。

但没想到陈二顺心狠手辣,竟然给褚韶华下药意图强迫她。萱萱看到韶华被伤害,想要保护妈妈不停的大哭。

陈二顺担心哭闹声太大被人发现,就用被子捂住萱萱,生生的把孩子给闷死了。

看着女儿死在眼前,褚韶华爆发出强大的潜能,拿起枕头下的刀刺向陈二顺反杀成功。

祸不单行,三寿帮也找上门来。

原来,迟春堂的易老板怕被韶华取而代之,竟然跟三寿帮勾结,带人洗劫了陈家和华顺药铺。

他们闯进了陈家,没找到褚韶华却看到漂亮的宋萍,竟然玷污了她。

韶华当时还在店里,见三寿帮的人来,知道自己躲不过便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烧了华顺药铺,伪装成葬身火海的假象。

宋萍被玷污后,选择投河自尽。

她本是陈老太的娘家侄女,跟陈二顺也算是青梅竹马。但成亲后,陈二顺对她非打即骂,陈老太也逼着她喝药要她快点给陈家开枝散叶。

在娘家她没有自由,在陈家同样没有人权,除了大顺和韶华,都把她当下人一样使唤。

二顺死了,宋萍投河了,韶华“葬身火海”,陈老太身边再无一人,她最终活活饿死在被土匪洗劫后的陈家。

陈老太落得如此下场一点儿都不可怜,如果她当初听韶华的,让韶华掌家,陈二顺也没机会败光陈家,她还能舒舒服服的在北京过好日子。

要是她没那么鼠目寸光,把儿媳当仇敌,也不至于落得一个无人收尸的下场。

陈家7口人,最后落得一个6死一活的下场,陈二顺负次要责任,陈老太负主要责任。

韶华能离开陈家也好,毕竟在陈家她注定束手束脚,哪怕做的再好,也得不到一丝感激,还会被无情吸血,困顿一生。

陈老太是典型的封建小脚老太太的形象,被糟粕的封建思想禁锢,愚昧、麻木、小气。

她认为儿媳就是要孝顺婆婆的,女人就不应该出院门。养家肯定是男人的活,女人就是要靠男人。

她觉得男人就是天、就是地,没了男人的女人就得守寡一辈子,最终她也被困在陈家宅院里,再也走不出来。

宋萍是陈老太的年轻缩影,没有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哪怕韶华鼓励她成长也无济于事。

韶华是女性觉醒的代表,哪怕被束缚双手双脚,也要冲破牢笼展现自我,站在阳光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