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2023年,李讷同志为河北受灾群众捐款,看到金额后令人敬佩
20481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她是一个普通人,住在人堆里,谁也看不出来。
2023年8月,河北有灾。李讷捐了钱。河北慈善总会给了她一个证书。这件事没有多少人知道。她自己身体也不好,钱也不多。这是她的一点心意。她关心那里的老百姓。她想出自己的一份力。
10000元
她住的房子是组织分的。她和普通人一样,冬天要存大白菜。她和丈夫王景清一起去排队。在冷风里站一个多小时。三口人有定量的供应。他们把白菜用三轮车推回家里。
180斤
她平时吃的菜,都是去农贸市场买。她说买菜要和小贩讲价。有一次她上街,穿的衣服有补丁。院里的邻居劝她。说现在没人穿补丁衣服了。她反问,有补丁的衣服能穿,为什么要扔。扔了是浪费。
她的日子后来好了起来
是因为王景清来了。1984年,李银桥夫妇觉得李讷一个人不行。他们想帮她找个伴。王景清去看望李银桥。他们觉得王景清这个人不错。就安排李讷和他见面。两人互相的印象都好。
他们很快就有了感情。1985年,两个人结婚。没有办大的酒席。就在家里摆了一桌饭。这很朴素,符合她父亲生前的习惯。婚后,两人互相尊重,互相爱护。日子过得幸福。
李讷的身体不太好。家里的事情,都是王景清做。买菜是他去,做饭也是他。他把家里家外都包了。李讷也关心丈夫,尊重丈夫。她以前不会做针线活。现在也学着给老王织毛衣,做衣服。
她以前的日子很苦
在认识王景清前,李讷自己带着儿子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她有点自卑。李银桥夫妇经常去看她。先是谈她的身体和孩子。后来他们劝她,岁数大了,还是有个家好。他们在安慰下,她才同意再找一个。
她的第一段婚姻,是在江西的五七干校。她认识了一个中办警卫局服务处的同志。她在下面选人,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两个人谈得来,对方也体贴她。他们产生了感情,就在干校结了婚。
结婚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李讷和丈夫一起在干校劳动生活。后来,这段婚姻不顺利。李讷离了婚。她开始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工资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她的一件旧毛衣,颜色陈旧,样式也落伍。是她穿了十几年的旧毛裤拆了重新织的。有人劝她买一件新的。她摇摇头,说舍不得花钱。那些年,她一个人挣工资还带孩子,太紧了。
她从小就懂事
她是毛主席最小的女儿。也是唯一一直和主席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主席休息的时候,会看自己的女儿李讷。他会当着工作人员的面,抱起女儿。亲她的头发和脸蛋。拍打她的后背,说他想她。
李讷也很高兴。她喊着,想天天见到小爸爸。她还会跳到地上,给爸爸表演一段“打渔杀家”。毛主席看见了,就拍手。他的眼圈是红的。仔细看,里面还有水光。
有一次,李讷在大食堂难得吃到一次鱼。她看着碗里的鱼,很想吃。她回头看了一眼阿姨。阿姨没吃。她就停住了嘴。她走到阿姨面前,搂着阿姨。她说,阿姨不吃,我也不吃了。
阿姨听了她的话,很感动。只好张开嘴。李讷把自己的一大块鱼都送到阿姨嘴里。阿姨就把李讷搂在怀里。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吃完了饭。那位阿姨后来回忆,那时候的一条鱼,比现在一桌酒席金贵。
李讷六七岁时,就跟着部队行军走路。有时候她走不动了,别人让她骑马。她很固执,还是要自己走。有时候阿姨背着她行军。路很长,阿姨流了很多汗。这时候,一双手会从阿姨脸上擦过。
是李讷在给阿姨擦汗。她会贴着阿姨的耳朵说悄悄话。她说,阿姨,我长大了,一定背你行军打仗。这话让阿姨记了很久。
1990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诞辰的日子。李讷和家人早早就搭车去了纪念堂。她用普通公民的身份,慢慢走进去。之后,她消失在挤公共汽车的人群里。她每次去,除了偶尔搭便车,都是这样。
97周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