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
       开国上将张爱萍曾怒斥:军队经商,无异于自毁长城!是饮鸩止渴!“这样搞下去,将来发生战争,是要杀我们的头的!杀了头,还要留下骂名!”
       而在停止军队经商的艰难整治过程中,有一个人可谓功不可没,此人就是当时的新华社女记者丁永宁。


       丁永宁(左三)和新华社的同事们
       1988年,丁永宁结束驻罗马尼亚记者的任期回国后,和同事们到山东威海休假,那里的刘公岛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是甲午战争时清朝的北洋海军基地,北洋海军则是甲午海战的主力,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就是北洋海军将领。
       多年来这里游人如织,既是欣赏风景,更是景仰英雄、凭吊壮怀激烈的历史:同时这里也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地,国际游客也不少。


       民族英雄邓世昌位于刘公岛的雕像
       丁永宁她回忆说,在北洋海军当年的司令部“海军公所”门口,几名“摄影师”向人们高喊:“照相啦!”“摄影留念呐!”每摊两人,一人照相,一人开票,四五个摊位相连,争相揽客。而他们都是身穿军服、头戴军帽的海军战士!
       再往前走,六名海军战士守着一个小方桌卖茶!军帽是歪着的,军装是敞着的。
       在不远,几名海军战士面前摆着望远镜、汽水、胶卷,高声叫卖。见游人走过,便高喊:“照相啦!每张两元五角!顺带免费看望远镜!彩色胶卷,富士的!”
       再往前是位于悬崖边的“所后炮台”,游客自己在此照相,必须向守候在一旁的海军战士付费。新旧炮台之间有一个“海军摄影点”,几名战士忙着为游人照相,还把军用高倍望远镜租给游人观看海景。
       从“所后炮台”返回旅游码头,经过海军营房,丁永宁和同事们也打听到:设在营房这一侧的商店、旅馆,也是海军开办的。
       丁永宁说:“我们在这个海军基地基本见不到军容整齐的海军士兵。给人的感觉是:海军不是刘公岛的守卫者,而是岛上的商人、穿军装的小贩。”
       丁永宁问他们:
       “同志,你们是军人,怎么做起了买卖?”
       “现在不是全民经商吗?为什么军人就不能经商?”
       “你们的主要职责是保卫祖国呀!”
       “现在又不打仗!”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
       “我们是执行上级命令,每个连队都有定额,能不完成吗?”


       山东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
       丁永宁痛心疾首!她说:“当年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华儿女浴血抗敌的历史胜地,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混乱不堪的叫卖场。解放军战士的经商活动严重损害了我人民军队以及国家的形象。”
       丁永宁和同行的摄影记者许必华商量,合作写一篇内参,她负责文字,老许负责摄影。题目单刀直入,就叫《海军某部队在刘公岛经商形象不好》。
       按新闻单位不成文的规定: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她只须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他领域,井水不犯河水。丁永宁是新华社国际部记者,按说有关部队的新闻,她俩完全可以不碰也不能地碰。
       但是,丁永宁是个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人,即便是出门在外休假旅游,丁永宁也爱跨界“管闲事”。这一管,管出了件大事。
       稿件先送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被委婉退回,又送国内部,丁永宁再三陈述利害,公私关系都用上,国内部终于同意采用,但删去了记者的议论和感慨,军容不整的照片还是没敢配发。但总算是发了稿。
       过了半年,同事老许高兴地告诉丁永宁,说:“我们那篇内参起作用了!”
       “何以见得?”
       老许说:自己在部队的一位老友对他发牢骚说:“收入不行啦,听说,有个记者写了个东西,捅到杨尚昆那里,现在不让经商了。”
       在武警部队前政委的帮助下,丁永宁找到了海军党委呈送中央军委的报告。报告说:“我们接到杨副主席和军委、总部其他首长在新华社文《海军某部队在刘公岛经商形象不好》一文的批示后,即责成北海舰队、青岛基地对该文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查处。”
       报告随后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已将刘公岛部队派战士穿着军装进行经营活动查处情况通报到全海军,要求各部队认真从中接受教训。同时,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军委、总部、海军关于生产经营的有关规定,明确政策界限,增强纪律观念。
       二、团以上单位立即按照军委某某号文件要求和三总部关于少数单位擅派士兵外出经商问题的通报要求,对军队生产经营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发现问题坚决纠正。
       三、结合军风整顿,深入对部队进行一次我军宗旨和光荣传统的教育,要求部队自尊、自重、自爱、自觉地维护军队声誉。
       四、向部队重申,今后凡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反上级规定的经商活动,要严肃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海军某部队在刘公岛经商形象不好》这篇内参起的作用毕竟有限。
       直到1993年,据统计,全军生产经营实体已达万个,从业人员80余万。更为严重的是,军队从事生产经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与民争利的事时有发生,引发了一些军政、军民矛盾。
       这也引起了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的高度关注。
       早在张震上将担任国防大学校长兼政委期间,一次,留学生系买卖羊绒,亏损几十万元,引发班子内部矛盾。为帮助他们查明情况,处理善后,张震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还有一次,地方因经营纠纷,有关人员状告国防大学,身为上将的张震作为法人代表,当然就成了“被告”。所有这些都使张震深刻认识到:生产经营,军队不能搞。
       1993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关于整顿改革军队生产经营的决定》正式下发。《决定》要求对生产经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军以下作战部队不再从事经营性生产,现有企业由各军区、军兵种集中归口,统一管理。《决定》提出实行军企分开,生产经营单列体系,使部队建设和生产经营按照各自轨道,分别运行……


       同年11月3日,全军生产经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张震代表军委讲话。他提高声音强调说:“从历史教训看,军队经商是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必须遵纪守法,防止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张震还专门讲了淮海战役中的一个例子。战役之初,国民党决定放弃海州、连云港,让其第九绥靖区的部队退守徐州。若是这样,敌人集中在一起,仗就很难打。当时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在海州开着几个盐号,为一己私利,竟事先告诉其经纪人,弄得满城风雨。这时国民党第九绥靖区司令李延年还蒙在鼓内,事后他感慨地说:“刘峙这样看重钱财,泄露军事秘密,不败何待!”
       这件事,张震后来在全军纪律检查工作会议上还再次提及。张震强调指出:“经商必然会引起军队的腐败,而腐败的军队都是没有战斗力的!”
       为做好整顿改革军队生产经营的工作,张震提出4点要求:统一思想,服从大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纪律,令行禁止;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会后,各单位积极行动,按照军委的决定,对生产经营进行了清理整顿,集中归口管理。1994年,军委又组织力量对此进行了检查、验收。


       1998年3月,军委决定非作战部队也不搞经营性生产。7月,党中央又明确作出军队、武警部队不得经营的决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