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召麐是我国民国时期难得女画家,她在画画上的技艺深得几位大师的真传,她曾经拜多位大师为师,最终综合多家技艺,画风自成一派,成为上流社会的收藏的精品。 早年艰辛的求学经历
方召麐出生在上海的富庶之家,她的父亲曾经是上海有名的实业家。做为方家的第一个孩子,方召麐也被自己的父亲给予厚望,父亲希望通过方召麐这个名字为方家带来一个男丁。 方召麐最后也没有等来家里的弟弟,反而传来自己父亲被军阀枪杀的消息,而她最终也因为父亲的去世开始过上了家道中落的生活。虽然方召麐的家境逐渐没落,但方召麐的母亲却坚持让她念书。 她在13岁的时候就跟着陶伯芳学习中英文和国画,除了国画学习外,方召麐也努力学习学校的知识,最后方召麐也不辜负母亲的期盼,考上上海的学华大学。
她上学的时候也拜钱松喦和陈旧村为师,学习国画。这是方召麐的国画启蒙也正是因为这段学画经历让方召麐和画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方召麐的读书生涯为她后来走上画家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她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前往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学习欧洲的近现代史。她在欧洲学习的这段时间里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上的收获,同时也遇到了自己心爱的伴侣。 方心诰和方召麐在曼彻斯特相遇,他们后来在这里相爱,在美丽的河畔立下山盟海誓。他们在刚私定终身不久,二战就爆发了,方召麐不得已逃回国内。; 中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们回到国内之后发现国内的战局并没有比欧洲好,他们刚回到上海就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活。她和自己的丈夫颠沛流离到了香港,香港也沦陷了,方召麐被迫和丈夫有重新开始居无定所的生活。 漂泊的生活在艰苦,方召麐也学着苦中作乐,她是天生的乐天派。在漂泊的日子里,她和丈夫先后诞下了八个孩子。他们虽然出生在乱世,但孩子们身上也天生带有母亲的乐天基因。方召麐会给每个孩子都取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名字。他们在逃到天津生下的孩子就取名为"津生"桂林出生的就是"林生"。 国内环境逐渐趋向和平稳定,方召麐和她的丈夫就在香港定居了,方心诰在香港开办进出口贸易公司,他们的生活水平渐渐好转,方召麐在免去漂泊的生活之后,就重新拿起画笔画画。丈夫在外做生意,她在家里照顾孩子,并且坚持画国画。
他们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方心诰就因为身体原因住院了,最终一场医疗的意外事故把方心诰带离人世间。方召麐站在医院的走廊上一度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拉住医生的胳膊不松手,最后在医院的走廊上痛哭不已。 心爱之人的离世让方召麐伤心不已,但她还是强撑着自己的悲伤处理好丈夫的身后事。她坚持处理丈夫的公司事务和养育孩子,并且在空闲之余画画,她后来拜岭南的名画家陆少昂为师,学习花鸟画。可是,她虽然在花鸟画上日益精进,她也慢慢发现花鸟并不是她的兴趣所在。她也想在艺术造诣上寻求突破。 晚年笔耕不辍的学画生活
方召麐的闺蜜顾青瑶和张大千的知己李秋君在上海共办画展,顾青瑶看到方召麐在艺术上想要不断的寻求突破。顾青瑶为方召麐引荐了张大千,于是 方召麐便拜张大千为师。当时,方召麐在上海举办的拜师宴也是奢华至极。张大千把方召麐收为门下大风堂门人。 方召麐成为张大千的弟子之后,就可以不用预约就到张大千府上学画。可是,在不久之后,张大千就去了巴西。方召麐虽然拜师了,但画画之事就随着张大千的离开而搁置了。 后来张大千在国外邀请方召麐到他的住处学画一年,这样的机会方召麐自然是求之不得,她放下手中一切事务离开香港。她在张大千那里学画的一年可以说是她艺术生涯最关键的一年。 张大千并未让方召麐去模仿那些画家的风格,而是让方召麐广泛去看那些名画。方召麐在那些名画中找到画家画画的精髓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张大千的知道下,方召麐在大写意山水国画领域的绘画水平无人能出其右。
一年之后,方召麐学成归来,她便更加专心的潜心作画, 她的画作曾在香港的艺术品市场频频拍出高价。但她依然深居简出每天坚持作画,她的画作也随着年纪的不断加深,也显示更加深刻的意味。 方召麐在她九十多岁的时候曾经画过一副作品。画中描绘了一副清淡的山水图画。她的弟子李典看到之后明白方召麐的大限已到,她的画作中描绘的是天堂。2006年的时候,方召麐也因为心脏病去世,享年九十二岁。 方召麐的一生是与画画结缘的一生。方召麐的画作体现了她的心境,她的人格、她前半生的经历。我国绘画史上能被记住的女画家寥寥无几,但方召麐在近代艺术史上的地位却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也许是早年的方召麐经过战乱,一直处在逃亡的时期,所以她晚年的画作多多少少可以找到桃花源的影子。她在画中为人们开辟出了一个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住处。那副名画也带给我们逃离现实生活的美好想象。
方召麐在跟随张大千学画期间不断的参悟"拙与生"。张大千告诉她,技巧娴熟是末道,拙才是最大的巧。方召麐也因为参透这句话才在艺术领域有了更大的突破。方召麐一生画画都在追求"拙"的笔法,不讲究工笔精美,而更多在意的是写意。方召麐将画中之意和技巧融为一体最终创建了大写意山水国画。
纵观方召麐的一生,她在幼年的时候经历战乱,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失去丈夫,正是因为她人生中那么多悲苦的经历才造成她画的厚重感和沧桑感,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用画表达出来,甚至包括生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