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退位的意思就是人还没死,主动把皇位让给别人,自己当个太上皇。但是“被退位”的皇帝该当如何。
       别说没听过有被退位的皇帝,唐代的昭宗李晔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李晔早早起床,准备去上早朝,结果却被太监拦住了。


       李晔不明所以,就问了原因,老太监说:“太上皇,新帝已经登基了,以后你就等着享福吧。”
       这话可把李晔给气炸了,他明明昨天还在勤奋地处理朝政,一觉醒来天都翻了。李晔也不是个软弱的皇帝,就拼命抗议,然而等待他的只有被囚禁。
       成也宦官,败也宦官
       少阳宫里,李晔失去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会落得如此下场。其实李晔在位期间。


       还是做出了许多不俗的成绩的,他也不是一个被人轻易拿捏的人,可是他为什么会被人变成太上皇呢?
       别看古代皇帝至高无上,其实限制皇帝的因素是有很多的。要是让一种势力无限膨胀,那么皇帝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为了保证自身的绝对权威,皇帝不得不发展多方力量,让他们互相牵制。可即使是这样,也会出现一方独大的局面。


       唐朝后期,宦官专政已经呈现不可阻挡之势,宦官们甚至有左右皇帝废立的权力。按照皇位继承的制度,李晔根本就没有机会当皇帝,因为他只是上任皇帝唐僖宗的弟弟而已。
       一个原本没资格当皇帝的人,偏偏当上了皇帝,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他谋反了或者背后有人。
       显然,李晔是被人扶持上位的,这个人就是最有话语权的宦官刘季述。李复恭本以为李晔是一个软弱的人,登基后也只是一个傀儡。


       没想到李晔完全不是一个好操控的主,自从上位,李晔就开始疏远宦官。
       以前各种奏章公文什么的,刘季述都要过目一遍,甚至有时候他是直接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连皇帝也不能反驳。
       但是李晔可不会惯着刘季述,他干什么事情都是通过正规手段,和朝廷的宰相共同处理,没有一个人能挑的出李晔的毛病。


       一时之间,整个朝廷恢复了正常运转,李晔的也越来越有话语权,刘季述终于是坐不住了。刘季述多年来运筹帷幄。
       在朝中的势力自然不小,他开始让自己人在朝堂上给李晔施压,让李晔趁早收手,乖乖当一个摆设,
       李晔哪有那么容易妥协,既然刘季述安耐不住了,他也没有理由不还击。很普通的一天,李晔在处理政务,刘季述就在一旁,心里盘算着怎么对付李晔。


       眼看李晔慢慢就快和自己势均力敌了,刘季述感到了压力,他是没有耐心再和李晔耗下去了。
       只是人家刘季述没出招,李晔就先开始敲打了。李晔一边批改公文,一边漫不经心地说:“刘公公啊。
       我看你也应该把自己该干的事情干一干,别整天就知道在朕身边,无所事事的,我看着都闷得慌。”


       刘季述气到青筋暴起,但又不能直接发飙,只能恭敬地回答李晔:“能帮到皇上,是老奴的福气,哪里还会闷呢?”
       李晔在心里骂了一句死性不改,皮笑肉不笑地对着刘季述说:“家国大事,自然有朝中大臣替朕分忧,一个太监哪里有插手的余地,你说是不是刘公公。”
       此时的刘季述恨不得立刻起兵,一把把李晔从皇位上掀下去。自己辛辛苦苦扶持上去的人,结果现在翅膀赢了,反过来反咬自己,刘季述终于爆发了。


       他打定主意要换掉李晔,虽然刘季述表面上恭敬,但是却在盘算着如何调动手中的人马,接下来刘季述会怎么样对付李晔?
       一觉醒来,皇位易主
       在和李晔多年的拉扯中,刘季述知道绝对不能和人硬刚。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刘季述都是兢兢业业的伺候李晔,一切行事全部顺着李晔的心意。


       刘季述突然的改变,让李晔觉得真的自己威胁起了作用,从此面对繁杂的政务都多出了几分干劲。
       日子一天天过去,无论是朝廷还是宫中,一切都风平浪静,殊不知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那天晚上。
       李晔在文书中落下最后一笔,对于明天早朝的内容,也全有了准备。几乎是一沾枕头,李晔就睡过去了。


       和以前的许多个早晨一样,李晔天刚亮就起床了。照常洗漱,穿衣,李晔就准备去上朝了,只是他还没有踏出宫门,就被一群人拦住了。
       这是往日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李晔似乎有一瞬间反应不过来,他说:“你们这是做什么?”
       门口的侍卫态度只能用傲慢来形容,完全没有把李晔放在眼里,一个人说:“太上皇,我劝你还是乖乖在里头待着,免得无故吃苦。”


       李晔显然不能接受一觉醒来,就从皇上变成了太上皇,他大吼道:“你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正当此时,一个声音响起,原来是刘季述赶来了,他大声地呵斥侍卫,“大胆,怎么可以对太上皇不恭。”
       看到刘季述,李晔一下子全明白过来的,最近一段时间的顺风顺水,不过是一个圈套,目的就是要李晔放松警惕,然后刘季述扶持太子上位。


       说是太子登基,实际上只是刘季述再次掌控朝政罢了。太子年龄尚小,手里没有任何权力,就是一个最好的工具人。刘季述缓缓走到李晔身边,让李晔好好休息,别气坏了身子。
       被刘季述不紧不慢的行为一刺激,李晔差点就昏了过去,幸亏身旁的小太监扶了一把,才没有让李晔倒下。
       李晔大势已去,彻底沦为刘季述的掌中之物。但是身为皇帝,李晔不愿意妥协,他怒视着刘季述。


       就算李晔在怎么凶,他都没有能力再反抗了。想到这里,刘季述忍不住笑出了声。刘季述能够在不知不觉间,让太子登基,要算李晔一半的功劳呢。
       如果李晔把全部精力放在刘季述身上,刘季述肯定不是对手,但是李晔是一个心怀天下的皇帝。


       按照李晔的能力,如果他不是身在乱世,一定能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好皇帝。可惜天不遂人愿,李晔面临的是朝内和外部的压力,他注定是要被压垮的。
       李晔从一开始就知道刘季述的狼子野心,所以他才顺水推舟,免得唐朝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当上皇帝后,李晔除了要对付宦官集团之外,还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要削藩。自从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就成了整个唐朝最大的问题,李晔真的能够有所作为吗?
       削藩过急,被囚少阳宫
       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李晔一登基就着手于军队的发展。为了镇压各地叛乱,唐军早就千疮百孔,士兵数量少就算了,战斗力还相当弱。


       一次有时候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朝廷居然要主动向藩王低头。长此以往,中央威信何在。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李晔首先从军队的规模下手,招揽一大批人才。接着,便开始招兵买马,储存作战物资。在李晔的操持下,唐朝军队迅速崛起,很快就达到了十万余人。
       李晔是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皇帝,但是他的才华根本够不上千古一帝的标准。国泰民安时,李晔一定能成为一个明君,打出一片天下,他还不够格。


       李晔懂得要招兵买马,却不知道要严肃军队纪律,提高军队战斗力。
       大批毫无作战经验而又训练不足的士兵上战场,结果可想而知,李晔的削藩不仅没能成功,还浪费了大量财力物力。
       在声势浩大的削藩运动中,李晔浪费了太多兵力,所以面对刘季述就弱了几分。而刘季述主打的就是一个趁你病要你命,一夜就把李晔给撸下去了。


       李晔在位的那几年,可没少整刘季述。如今风水轮流转,刘季述不整死李晔才怪。可怜前一天还是锦衣玉食,来去无阻的李晔,转头就被送进了少阳宫。
       据说为了完全控制住李晔,刘季述命人在少阳宫封死了,只留了一个小口,递进去食物和水。
       在少阳宫里,李晔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反正是和以前的生活天差地别。


       李晔每天都在咒骂刘季述,可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刘季述还是挟持着新皇帝,在朝堂上兴风作浪。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晔却并没有察觉到改变。直到有一天,少阳宫的门被人推开,一群人跪在李晔的面前。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而打败王就要师出有名。刘季述的死对头李复恭,他看到刘季述把李晔给废了,总算是抓住了机会,打着拯救李晔的名头,在朝堂上和刘季述斗法。


       结果再明显不过,刘季述失败了,掌控朝廷的变成了李复恭。当然,李复恭为了不打自己的脸,就帮助李晔复位,给以前的太子封了王。
       只是再次当上皇帝的李晔似乎失去了动力,即使他依旧勤政,仍然主张削藩,但是再也没有对付控制他的李复恭。三年后,李晔就归天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