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1日,去世。

2003年4月1日,去世。

怀念这两位不一样的烟火。

最难得的是最后的忠诚和体面

在所有关于张国荣的故事中,高晓松老师说的这个让我瞬间流泪。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的经纪人女士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陈女士当时不知道,这是他最后的电话。陈淑芬是香港著名的四大经纪人之一,与哥哥合作多年,情同手足。电话里,哥哥说:“淑芬,你来接我一下。”

▲陈淑芬和张国荣

陈淑芬开车到了酒店,拨电话给张国荣说她已经到了,张国荣回答:“好,那我来了。”然后,纵身跃下文华酒店24楼。

陈淑芬见状,立刻明白这是哥哥留给她的最后一个任务——哥哥一生爱美,人生终点走得决然,却断然不愿血肉模糊曝光于众人眼前。

于是,陈淑芬立刻脱下衣服,盖住张国荣的身体,马上报警求救,把他送到医院。

正是由于张国荣对于身后事的这个安排,以及陈淑芬多年来对他的忠实和赤诚,所以,即便到今天,在香港这样娱乐新闻和采访方式都缺少节操和底线的地方,大众没有看到过张国荣落到地面以后,沾满人间尘埃的样子,没有一张类似血腥的、八卦的、猎奇的照片流出来,损伤哥哥骄傲而美好的形象。

人们见过车祸后满身鲜血的戴安娜,听过她的主治医生侃侃而谈她临终的挣扎和绝望,但是,没有看过那样的张国荣,有人曾经揣测,假如真有那样的照片,香港的八卦杂志或许愿意花一个亿去买。

但是,陈淑芬做到了最后的忠诚、守护和捍卫,让哥哥保持最后的体面。

想来,所有关系都是双向的吧,那些关于张国荣人品谦和、温润如玉的传说,在最后的这项安排中,有了最美好的联想。

艺人是职业,明星是光环,艺术家是天赋,而传奇,则是可遇不可求的才华和奇迹。

张国荣的艺术和人品,都是个传奇。

她可以很有钱,但她放弃了

1955年3月31日,51岁的林徽因几天没有进食,全身无力,多个器官衰竭,凌晨,她用微弱的声音对护士说:“我要见一见。”护士看了眼刚落到“2”的时钟,回答:“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谈吧。”

可是,她很快陷入了深度昏迷再也没有醒来,最后的话,她终究没能亲口告诉梁思成,当陪伴了她27年的丈夫在护士搀扶下走进病房时,她平静、安详、冰冷,再也没有了气息。梁思成哭得不能自已,不停重复:“受罪呀!受罪呀!徽,你真受罪呀!”

在生命的尽头,无论曾经怎样的丰富和繁茂,都不过是一个苍凉的句号,林徽因的句号划在1955年4月1日。

她有两个特别美丽的瞬间,与那些传说到泛滥的情史和才华都无关。

1953年的一天,北京要拆城墙,由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原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吴晗先生主持会议,林徽因听说后,指着吴晗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们拆去的是真古董!你们迟早会后悔的,到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而你是历史学教授,你知道什么是历史,这么多年的历史毁于一旦!”

当时,严重的肺病让她声音嘶哑,她再也不是20岁时鲜艳娇嫩,用动听的英语全程演出话剧《齐特拉》的小姑娘,她瘦得弱不禁风,满脸皱纹。

她的丈夫、谦谦君子梁思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默默哭泣,但是,她从来都是个脾气很大的女人,要强、厉害、直爽,她的厉害不是在客厅里当交际花,风雨关头同样巾帼不让须眉直言不讳,这种个性没有经历后来各种各样的历史运动,或许是幸运。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官至民国司法总长,七叔林觉民是著名的黄花岗72烈士,《与妻书》的作者。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

以今天的眼光,她是官二代和富二代,尤其,她和梁思成钻研的建筑领域,在百废待兴、各种新建筑层出不穷的时代,特别挣钱的职业是开建筑事务所,夫妻俩很多留学归来的同学都从事这个职业而成巨富。

但是,这两个“书呆子”放弃了,他们立志梳理中国建筑学脉络,回国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这是中国第一个建筑学科。

▲林徽因与梁思成

编修中国建筑史异常艰难,之前从未有人做过这方面研究,古时也极少专门文献,林徽因和梁思成跨越千山万水勘探现存的古建筑,寻访在世的工匠,查阅能找到的一切资料,最终编修出《中国建筑史》。

抗战时期,物价飞涨,林徽因穷困潦倒、贫病交加,避难到昆明附近,把全部积蓄拿出来造了一套栖身的房子。

女儿梁再冰说:“妈妈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的装修,铺了粗木地板,在靠窗的墙上做了一个小书架,下面的木凳铺上饰布,妈妈常在家里陶制土罐中插大把的野花。我觉得我妈真神,怎么一下子就把那么一个破房子搞得这么舒服,这么可爱。”

▲林徽因与女儿梁再冰

儿子梁从诫回忆:“在这间可爱的小小起居室里,妈妈在煤油灯下为我们讲解庄子《解牛篇》和《唐雎不辱使命》,教我们读了很多李白、杜甫的诗。”

在这个场景中,林徽因没有讲究的衣服和装饰,却有很真实的生活气息的美。

他和她都保持着人性的体面

什么是人性的体面?

春风得意保持风度,时运不济仍有风骨,颠沛料峭风韵不减,斗转星移风格不改。

任何时代,活得体面都不容易。

总有要面对的现实利益,总有扛不住的内心压力,总有私心想护住的人,总有局限的个人好恶。

只是,用情史、绯闻和私生活评价一个人,是特别无趣、猥琐的事,人心里有什么,眼里就会看到什么,总是看到脏乱差,内心断然不会真善美。

张国荣和林徽因,都是在私人生活方面曾经被重度误读的人。

在4月1日到来之前,怀念他和她,为他们不一样的风度与风韵,风格与风骨,在心中默默大赞。

你对他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