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刚从卞和洞挖出来时的名字叫“玮”,最初和氏璧并不引起重视,琢玉能手卞和拿着宝玉去献给楚王,然而却被当成石头,还因此失去了双腿,卞和心中悲鸣,抱着宝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
此时楚文王当了楚国的国君,相比厉王和武王,性情要温和不少,得知卞和所言之后,命人剖开了璞玉,发现这确实是块稀世之玉,于是将其命名为和氏璧。
到了战国时期,秦昭王得知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原本丢失的和氏璧,提出要用15座城池换和氏璧,但赵惠文王有所顾虑,与大将军廉颇以及朝中大臣商议,众人皆担心将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恐怕并不会守约,将15座城池拱手送给赵国,但又不将和氏璧带到秦国,又害怕秦军攻打赵国。
可是问题总得解决,赵王打算派一名能干的使者去回复秦国,让问题迎刃而解,赵国宦者令缪贤向赵惠文王举荐了门客蔺相如,并且讲明了蔺相如是一个有智谋的人,之后赵惠文王又亲自与蔺相如进行了交谈,最终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往了秦国。
秦昭王得到赵国使者蔺相如所带来的和氏璧后面露喜色,但并不愿将城池送给赵国,于是蔺相如便说和氏璧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秦昭王便将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重新拿到和氏璧并与秦昭王理论,并且扬言将和氏璧撞碎。
秦昭王担心和氏璧,并婉言道歉,还命人拿出了地图,不过蔺相如并不相信秦昭王真的会拿15座城池换和氏璧,又说让秦王斋戒,秦昭王答应了,但蔺相如依然不相信秦昭王,后秘密将和氏璧带回了赵国,秦王因此未能得逞。
秦王考虑到要是将蔺相如杀了,既不能得到和氏璧,又破坏了秦与赵的友好关系。因此将蔺相如好好招待了一番,便将蔺相如送回了赵国。
在书上,这便是“完璧归赵”的结局,我们感叹蔺相如的聪慧,将秦王戏耍一通又安然无恙地回到了赵国,而且和氏璧也没有丢,不过老师并不会主动告诉学生“完璧归赵”的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蔺相如回到赵国后,因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不过纵观完璧归赵的发展,并非是秦失信于赵,而是赵失信于秦,并且秦昭王对此还展示出了大度的作风。
秦昭王当然不是一个愚昧的君王,众所周知,秦六代明君,最终完成统一,秦昭王便是其中的一位,既采用了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又任用了白起为将军。
据《史记》记载,“完璧归赵”后,白起率领秦军攻打了赵国,20000余人因此丧命,赵国还丢掉了两块地方和石城,令赵惠文王害怕不已。
明代史学家王世贞对此事还写了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王世贞通过分析当时秦与赵的时势,发现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完全是“天固曲全之哉”,是上天对其的偏袒。
秦国的目的是夺天下,绝不仅仅是灭掉赵国,而在秦国的计划中,当时灭掉赵国为时尚早,并不打算与赵国为敌,因此蔺相如在一番“表演”后,还可以再回到赵国。
而秦昭王在位期间,长平破赵,灭亡东周,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