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5月22日,是那个超级厉害特别可爱的“90后”——袁隆平院士离开我们三周年纪念日。

在袁隆平院士逝世三周年之际,我们特邀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原安江农校)工作人员讲述袁隆平年轻时的成长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安江农校校门。均为受访者供图

安江农校是袁隆平生活和工作了37年的地方。1961年,袁隆平在学校水稻良种选育实验田中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从此走上了杂交水稻研究之路。

如今,这儿依然完好地保留了袁隆平当年教学科研时的教室、教案、试验台,居住过的宿舍等。

在安江农校的档案库房里,新发现了袁隆平在学校工作时的一批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真实地反映了他中青年时代的工作生活状况。

袁隆平与安江农校的密切联系,缘于那一纸毕业分配介绍信。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他在分配志愿的表格上,填的是愿意到长江流域的省份去工作。于是他被分到了湖南省农林厅。安江农校急需师资,这年8月,省农林厅二次分配他到了位于大湘西黔阳地区的安江农校。

档案中的《介绍信》(案卷号42)是用毛笔手书的,开给安江农校:“兹介绍西南农学院毕业生袁隆平同志去你校任作物教员,月支工薪190分,从到职日起薪,希接洽为荷。此致,敬礼!湖南省人民政府农林厅。”

档案里的袁隆平毕业分配介绍信。(备注:文中“叶”为当时“業”的简写字。规范简化字后“業”统一为“业”。)

就这样,年轻的袁隆平怀揣毕业分配介绍信,带着服务社会的梦想,坐着木炭汽车,翻越雪峰山,只身一人来到了安江农校。谁都不曾料想,他会在这个山区小县城工作大半辈子,他会和当时还没有半点影子的杂交水稻终身为伴,使得这里成为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发源地”。

到岗后,年轻的袁隆平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快成为业务骨干。

安江农校纪念园杂交水稻发源地纪念馆里的美术作品《初入安农》。

据学校《1953年下学期教职员工工作分配册》(案卷号44)记载:袁隆平为文史组教员,担任工作科目为俄文18小时,并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虽说他的专业不是外语,但当时俄文老师特别缺,考虑到他刚从学校毕业,在大学里学过俄文,就安排他先教上俄文。他每周18课时,同时兼班主任,这与当时学校其他同事相比,工作任务算是比较重的。

在案卷78号的档案中,有一份题为《1954/5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校务会议程序》的文件,这是一次检查开学前准备工作的会议,议程列出了参会的各部门负责人,包括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学科委员会主任、农场场长、图书馆长和农作物标本陈列、植物实验、植物标本陈列、耕作附土壤实验室的负责人等,袁隆平的名字列在植物实验室之后,此时,他作为这一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校务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时间,袁隆平就成为植物实验室的负责人,这虽算不上什么“官”,但他的业务能力已经得到学校认可。

在同一案卷中,还有一份《基础技术学科委员会工作总结汇报》,文件形成时间为1955年,这是一份钢板刻印的文书,那时没有电脑的照排,手工刻印的难度很大,所以每一份文字篇幅不长。总结汇报提到:本学科委员会共有七人,讲述气象、植物、普通耕作附土壤学。在讲到“编制授课计划的体会”部分时,总结汇报到:“确定了主要参考材料之后,我们认为要尽可能做到全面系统地阅读教材。”“比如袁隆平同志在讲植物地理以前就把植物地理学全面看了一遍,甚至有时在讲某些节时也要把该有关教材系统阅读一遍。如讲‘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最早类型’‘从有生命的物质产生细胞’等,就把‘植物界的发生与发展’‘细胞起源生活物质’等都系统全面阅读了一遍。”

从这一总结来看,一是袁隆平隶属于基础技术学科委员会,此时他已经从文史组的俄文教员回到专业教学岗位;二是在学科委员会的工作总结中被作为全面系统阅读教材的典型,说明他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已经成为同行认可的教学业务骨干。

袁隆平的这份认真负责,不仅体现在教学工作中,也反映在了杂交水稻科研事业中。

袁隆平的研究手稿大多集中保存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留存在安江农校档案中的并不多,但也有这样几份:1977年的《重点科技项目计划任务书(固定水稻杂种优势和高蛋白杂交稻选育)》、1979年的《推荐列入一九八〇年省、地重点科研项目表》、1982年的《对科技保密提出几个问题》、1985年的《安江农校杂优室85年中稻品比试验计划》、1986年的《关于杂交稻新组合威优64申报重大推广成果的意见》等。这些手稿能部分反映袁隆平组织指导安江农校科研团队与基地开展科技攻关的历史,从中映照出他科研工作的思路与轨迹。

以袁隆平1985年5月8日拟定的《安江农校杂优室85年双晚品比试验计划》为例,计划详细列明了供试组合与供种人、播种期与播种量、插秧期和规格、小区面积与重复次数、试验田号、品试负责人六项内容。比如供试组合与供种人,共有10个组合,分别为V20A×水源287等6个中熟品种、协青早A×测254等4个早熟品种,对比试验品种为V优64,明确供种人为杂优室的毛勋、邓小林、宋泽观、张振华、唐显岩5位科研人员。整个计划安排非常周到详细。

袁隆平拟定的《安江农校杂优室85年双晚品比试验计划》。

在袁隆平的组织指导与参与下,安江农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科研成果颇丰,相继选育出威优64、威优402、威优48、威优49、威优438等一系列高产、高抗和优质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先后获湖南科技成果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项,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他发现的“安农S-1水稻光敏核不育系”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奠定重要基础,被评为“1988年湖南省十大科技成果奖”。

在档案资料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

在259号案卷中,保存着一张黔阳地委组织部的干部介绍信,根据这张介绍信的安排,1975年11月,袁隆平的夫人邓则调入安江农校。

邓则,安江农校1959年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在黔阳县农业局硖州乡农技站。1963年冬,在热心的老师与毕业学生的帮忙撮合下,袁隆平与邓则结为夫妻,后生育三子,分别为定安、定江、定阳。此时,邓则已调至黔阳县农科所工作,虽同处在安江镇,但安江农校在城郊,两人工作的单位相距甚远,在交通工具极少的七十年代,甚为不便。加之年幼的孩子们需要照顾,两地分居带来了很多困难。

1975年11月,袁隆平在写给他的学生谢长江的信中,谈到了当时的情况:“地委和学校领导多次点头答应把邓则调到学校,但点头容易落实难,县里硬不肯放,看来,还得要我多方设法和抓紧催促才行。老实说,过去我几乎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实验工作上,很少考虑家庭问题,邓则对此也很理解和体谅。不过一家人长期这样处于分散状态,我若再不过问,那就很不应该了。”

无巧不成书,袁隆平的信是11月4日写的,就在他感到忧虑、寻思着想办法的时候,地委组织部的调动手续11月8日就办好了。妻子邓则的调动手续,反映了当时的黔阳地区对杂交水稻科研事业的极大支持。

其实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之初,面临着很多理论和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靠单枪匹马是无法解决的。国家科委致函湖南省科委,“要大力支持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后,袁隆平的科研环境大为改善。

以交通为例,1982年1月的《省科委安排科研用车的函》告知:“你校系特大科研成果——杂交水稻发源地,袁隆平、李必湖同志系主要发明家,为了支持这个重大科研项目和袁、李两同志的工作,于1981年11月我委安排了一台北京吉普车供他们使用,做科研专用车。”来函还告知,此车的经费已由省科委负责,学校另有什么困难,及时联系。便函虽然简单,事情也不算大,但充满温暖,意义深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袁隆平与科研团队成员李必湖、尹华奇在安江农校实验室研究讨论。

此外,1974年的《关于聘请农民技术员参加水稻杂种优势工作的请示报告》、1975年的《关于我校抽调的工作队员抽回三人参加水稻雄性不育工作的请示》、1978年的《关于将黔阳农校拟定的“固定水稻杂种优势和高蛋白杂交稻选育”科研计划列入省重点的报告》、1980年的《关于杂交早稻南繁经费的请示报告》《要求给全国劳模袁隆平同志解决升级指标的报告》……一个个困难、问题的解决背后,是各有关部门单位的重视支持、关心帮助。

袁隆平田间试验曾使用的太阳帽和帆布包。

对于年轻人来说,安江的袁隆平身影是相对陌生的,大家更熟悉的是工作、生活在长沙的袁隆平爷爷。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随着袁隆平被任命为中心主任,他的科研工作重心也转向了长沙。档案材料清晰地记录了这一过程。

1984年6月,省农业厅人事处开出干部调动通知:“因工作需要,决定调袁隆平、尹华奇两同志去湖南省农科院工作,请办理调动手续。”1989年12月,省农科院人事处给省农业厅人事处发函:“袁隆平同志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多年,现本人要求将其工资等关系转往我院,故烦请贵处支持和办理有关手续。”同一天,省农科院人事处亦发去商调函,调邓则同志由安江农校到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

至此,袁隆平与邓则正式办理工资手续,举家离开怀化迁往长沙,开启杂交水稻事业新的征程。

走在5月的安江农校纪念园,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在一块块规划整齐的试验田里,在袁隆平“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题字下,在杂交水稻发源地纪念馆中,近距离感受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杂交水稻时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回顾是为了更好的继承,怀念是为了更好的前进。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留下的不仅是杂交水稻的种子,更是勇于创新、不断攀登的科研精神的“种子”。

作者/胡佳武 曾杰 杨藤

编辑/尹玮 校读/符桌棻

初审/彭培成 终审/文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