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印度电影都用欢快美好的歌舞以及至真至纯的理想主义,凸显主角对生活的热情。
可频频暴乱、医疗和社会偏见的国度,就没人敢戳戳现实的脊梁骨吗? 《杰伊·比姆》弥补了这个空缺。
1 1995,贫穷的拉贾一家正在别人田里抓田鼠充饥,对于没有土地的他们,这算是一场大餐了。 食不果腹,家徒四壁。
妻子和自己一起住在漏雨的草房,他许诺一定要盖一间砖房,可半夜被风吹倒的大门提醒他,这个愿望还远得很。 尽管如此,拉贾也在用劳动赚钱——替富人捕蛇。 捕蛇收入并不多,可拉贾不贪小便宜,捡到财物会及时递还主人,平时也婉拒额外小费,就连蛇都会放生。 偏偏是这样一个善良的穷人,却遭遇了巨大灾难。
这天,镇长家的珠宝被盗了。 闹得沸沸扬扬之时,警察在镇长家发现了大量拉贾的指纹,他成了最大嫌疑人。 然而警察冲到拉贾的草屋时却寻不到人,只好把他怀有身孕的妻子和一众家人带回警局。 拉贾真的畏罪潜逃了吗? 并没有,拉贾为了贴补家用外出务工,那些指纹则是他前一天为镇长家捕蛇留下的。
可警察才不管这些,为了让拉贾快点认罪,连询问都省略,直接一顿暴打,甚至孕妇也不放过,待回家路上的拉贾被逮捕,警察更把辣椒涂在他伤口上。 所幸警察放了女人,只留下拉贾和弟弟、妹夫。 几天后警局传出消息——三人越狱了。
如果拉贾越狱为什么不来找妻子呢? 发现警察有问题的拉贾一家人,终于找到一位律师查明真相——钱德鲁。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即便钱德鲁已经处理过许多类似案件,可拉贾的事情仍然是块难啃的骨头。 这位半小时后才出场的男主,将用一身才华守住最后的正义。 2 什么原因让拉贾凭空消失呢?
法庭上,三家警局旁的店铺老板证明,他们亲眼看见拉贾越狱逃跑了。 钱德鲁直接发问:三家店三个方向,被打得浑身是血的拉贾怎么可能一直原地打转? 自知理亏的警方开始假装搜索拉贾行踪,可事实上,拉贾早因为酷刑,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拉贾的案件并非孤例。
时值印度司法体系内部调整,只提拔那些结案的警察。 为了完成案件,警察开始拉人头定罪。 拉贾案中真正的盗窃犯还行贿,让拉贾一家无处辩白,而另一起案件中,警察则强奸了嫌疑人妻子来逼他认罪。
钱德鲁律师处理的前一个案子,他同样提出质疑:那么多年都没处理的案件为什么现在十天就解决了?
什么让官官相护的刑讯逼供可以畅通无阻呢? 印度流传百年的种姓制度。 印度将种族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五个等级,贱民被视为“不可接触者”。 低种姓要主动避开高种姓,如果被对方看到都要受罚。拉贾等人则因为缺乏教育机会和福利,逐步成为社会的弃民,甚至他们自己都觉得识字无用。
低种姓的人往往进了监狱也无人问津,最容易被成批当作替罪羊。 只可惜,正义到来,生命却早已消逝。
3 电影里并没有角色叫杰伊·比姆,“杰伊”是印度语中的“胜利”,比姆则是印度宪法之父的名字。
在他看来,只要有一个人没实现社会自由,法律提供的自由对ta而言就无效。 与钱德鲁律师相信的公平正义一样,这位宪法之父穷尽一生来改变种姓制度,尽管有生之年并没看到社会变革,可他却留下不服输的勇气,成为“贱民们”捍卫权益的力量。
作为帮助低种姓群体的坚实后盾,现实中的钱德鲁律师曾经打过九万多起官司,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大家走上维权道路。 他自己也说,一个人是否值得尊重不在于他有多少才能,取决于他用才能去做什么。 不求回报为这些弱势群体战斗,就是他使用才能的选择。
为了凸显这种弱小VS强权的紧迫感,镜头调动了许多环境语言,是对印度电影“唱歌跳舞”刻板印象的冲淡。 比如:开庭前对风扇的长时间俯拍,就恰到好处营造了一种热带国家的焦虑感。
虽说IMDB9.4的高分有印度民众刷分之嫌,而且《杰伊·比姆》存在过度理想主义的“爽片”感,却仍然狠狠揭露了残忍现实,刀刀见血,分外醒目。
印度尽管早在1947年就废除种姓制度,可《杰伊·比姆》中生活在90年代的“拉贾们”,仍旧难以逃出生天。 原因在于,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法律层面的消失并不能将腐朽的观念连根拔起。 这样的不公还在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妇女权益本就得不到保障,低种姓妇女被强奸更投诉无门,医疗体系延续种姓制度等级,让低种姓群体成为疫情期间最大的牺牲品,更遑论受教育权和基本人权。 作为一名“捕蛇者”,拉贾的遭遇再次证明“种姓猛于虎”,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里,只有更多的“比姆”站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杰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