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俄乌战场必有大转折,因为乌军要开始大反攻了。上次解读俄乌三大战役,还是在六七月份。结果不出所料,三大战役俄军都没打赢。而且和之前的预料一样,北顿涅斯克战场最稳定,双方最有可能打平。现在北顿涅斯克俄军暂时占优势,不过乌军很快就会反攻,把俄军的优势全部抹平。
对苏梅战场的预测,则是乌军必胜。区别是小胜是中胜还是大胜。当时我就说小胜很容易,但要想歼灭俄军主力很难。因为乌军需要集中大兵团作战,还要冒着南线被突破的风险,这就是一场豪赌。结果乌军既没有消极等待,也没有豪赌大胜。而是在苏梅库尔斯克主动出击,不但成功夺回苏梅所有失地,还再次打入库尔斯克。对俄军形成分割包围之势。这算是一场中等规模的胜利。

最关键最激烈的要数红军城战役,这是俄乌战场的胜负手。结果还是和之前的预料一样,只要乌军准备充分,俄军注定一脚踢在铁板上。现在俄军的夏季攻势基本宣告失败,不过乌军也不要急着庆祝。因为这是极好的反攻机会。第一个重大利好,俄军现在的防御漏洞百出。因为俄军并不承认失败,在红军城和北顿涅斯克的局部战场。俄军依然对乌军保持攻势,没有及时转入防御。这就导致俄军防线漏洞百出。如果乌军发起反攻,必然打俄军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个重大利好,俄军的预算和武器装备陷入枯竭。由于乌军多次摧毁大鹅的炼油厂,导致大鹅国库亏空,再加上俄军的武器装备出现短缺。此时发起反攻,俄军后继无力,必然难以招架。如果采用声东击西之策,还能让大鹅疲于奔命。

第三个重大利好,俄军高层已经出现内讧,必然造成指挥混乱。最近被普大帝明升暗降,普大帝公开斥责绍伊古作战不力,这表明双方矛盾已经公开化。普大帝这么做的目的,不光要架空绍伊古,还要对俄军进行大改革。原因很简单,俄军的旧体系不行了。俄乌战争打了三年,结果已经非常明确。如果继续采用这套打法,继续采用绍伊古这套班底。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今年的夏季攻势,就是普大帝给绍伊古的最后机会。如果夏季攻势打赢了,绍伊古地位保持不变。
现在夏季攻势基本结束,大鹅动用上百万兵力,连续打了三个多月。却连一个小小的红军城都打不下来。普大帝已经失去最后的耐心,对绍伊古以及现有的作战体系,已经彻底失望。本人几乎可以百分百断定,普大帝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对俄军进行全面改革。说白了就是现有的将领和作战体系,需要进行全面更换。不信可以留意下半年的俄军,在军改方面肯定有大动作。

俄军改革能不能成功咱不知道,这个话题以后再说。今天的话题是乌军如何大反攻。打过仗的朋友都知道,前线部队换防的时候最为脆弱。此时进攻往往事半功倍。如今俄军高层面临大洗牌,领导班子要换防,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因为现在的俄军高层,最关心的不是前线如何打仗。而是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撸下来,会不会被关进小黑屋,自然是无心恋战,战线必然会漏洞百出。并且出了漏洞之后,还没有人进行修补。这就是扩大战果的好机会。
既然乌军要反攻,那该选用什么方案呢?根据现在的战场态势,大反攻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库尔斯克发动进攻,采用分进合击之术,争取围歼俄军大兵团。如果吃不下俄军主力,也可以积小胜为大胜,对俄军小股部队各个击破。

第二阶段就比较灵活了,A方案是常规打法,在南线和东线就地反攻。因为现在的俄军主力,集中在红军城和北顿涅斯克。但俄军已是强弩之末,刚好趁俄军疲惫之际,夺回夏季丢失的阵地,顺便还能拖住俄军主力。B方案是非常规打法,突袭俄军的软肋。俄军整体上虽然漏洞百出,但没有较大的漏洞。因此不容易取得重大战果。不过要是找准俄军的软肋,就能进行大规模突破。这个软肋就是别尔哥罗德。南线俄军重兵云集,打起来费时又费力,很难打出重大战果。库尔斯克的俄军虽然好打,但是短期内没有决战的机会。北线的布良斯克地形复杂,而且最早进入冬季。所以乌军的最佳突破点,就是东线的别尔哥罗德。

在别尔哥罗德发动突袭,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此地多为平原,且无险可守。有利于展开大规模反攻。二是此地俄军防御薄弱,能够进行大纵深突破。三是此地位置非常关键,向北可以威胁库尔斯克侧翼。向南可以化解北顿涅斯克危机。一旦在别尔哥罗德打开突破口,就能化被动为主动。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至于反攻的第三个阶段,那就得看事态如何发展了。一看前两个阶段的战果,二看俄军如何进行改革。反正不管怎么选,即便是打明牌,俄军都防不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