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一部《沉默的荣耀》,让无数在暗夜中潜行的无名英雄有了姓名。
也让演员于和伟再次打破角色边界,让“无名英雄”的形象从故事里走了出来。

作为一部纪实谍战剧,这部剧带给观众最大的感受便是“祖国统一”。
在《沉默的荣耀》收官两天后,谈及台湾观众看这部剧的感受时,于和伟用一句话,再次实现了口碑暴增。

01
相比较其他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大不相同。
因为剧里的吴石,是真实存在于那个年代的。
而他所经历的一切,远比剧中吴石所经历的,更要残酷。

吴石在那个年代,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朋友看来,他是个“十二能人”。
诗词书赋、骑马射箭、游泳、英语、日语等,皆十分精通。

原本,已经坐到高级将领位置的他,在抗战胜利后,逐渐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失望。
所以,他及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1949年,他奉命潜伏到台湾,并秘密成立了“东海行动小组”。
然而,身处那个时代,身边同志牺牲是他们不得不面临的沉痛事实。

吴石的司机小钱,在被以妹妹性命威胁后,不得已交出了吴石女儿的歌词本。
歌词本上写的都是一些红歌。
而这恰恰成为了他们给吴石女儿定罪的由头。
为了不让小姐被牵连,小钱夺回了歌词本,但他也因此牺牲。

小钱的妹妹在得知哥哥牺牲后,毅然地跳到了海里,想要游回河对岸的老家。
在下属准备将枪对准小钱妹妹时,吴石激动地说了一句:“她只是想回家。”
随后,抽动的嘴角,令无数观众动容。

而后,他走到了游神的街上。
看着热闹喜庆的人群,还有家乡福建的民俗游神。
这位远赴台湾只为完成使命的英雄落了泪。

这场戏虽然只有短短两分钟,但穿越人群的于和伟,一言不发地用肢体语言表达出了吴石对家乡的思念。
在那一刻,于和伟不再是于和伟。
他早已和吴石这位历史人物融为了一体。

在将所掌握的情报全部传递出去之后,谷正文也赶来了。
只可惜,他来晚了。
那一刻,吴石看向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正义对反派的蔑视。

在被抓捕之后,吴石依旧淡然地面对着敌人。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尤其是他将绘制出来的布防图面向老蒋时,眼神中的坚毅,像淬了火的钢。
那是明知前路是深渊,也绝不回头的决绝。

然而,当他为了大家时,他的小家注定会被遗憾与悲痛填满。
面对前来探监的妻子,他满含热泪地喊了声“夫人”。
这声夫人,既是他对家人的不舍,也是他对夫人的告别。

狱中的吴石,遭受各种令人疼痛难忍的刑罚。
充血的左眼已经失明。
但他心中的信念,支撑着他等到了舟山群岛解放的消息。

赴死前的吴石,露出了一抹带着释然的笑。
眼里映着的,是心中早已望见的曙光。

在《沉默的荣耀》热播之时,不少台湾人民看到后纷纷表示共情。
针对这部剧带来的良好效应,于和伟回应称:
“我们同根同源,我们不应该去分离,我们应该团圆”
简单一句话,让剧里无名英雄的坚守有了回响,也让“团圆”这两个字有了更重的分量。

此时此刻,他代表的就是吴石先生。
这便是于和伟作为演员的角色与历史对话的能力。
让角色不只是角色,更是精神的传递者。

02
于和伟的演艺之路,算是大器晚成。
1999年出道,直到2009年才凭借《纸醉金迷》提名了白玉兰。

2015年,他拿下了人生中第一个含金量极高的华鼎奖。
紧接着,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让他斩获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2021年,他的又一个代表性角色陈独秀出现了。
当他以角色的身份,在北大校园里慷慨激昂地演讲时,观众仿佛透过他看到了历史课本中的陈独秀。
白玉兰奖项的获得,便是对他实力的认可。

到了《我是刑警》中,他从警校的毕业生一路演到了刑侦领导。
虽说因扮嫩被观众吐槽,但随着角色年龄的变化,于和伟也赋予了角色别样的灵魂。

尤其是在回看监控被罪犯挑衅而暴怒的那场戏份,完美地体现出了他作为警察的尊严以及对罪犯的憎恨。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角色,于和伟总能深入其中,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表演。

《沉默的荣耀》总编剧卢敏曾说,于和伟是她认识的演员中,读书读得最多的一个。
在这部剧的拍摄中间和后期,于和伟还参与了剧本的梳理和整理。
给团队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建议。

于和伟的优秀,是连阅人无数的张艺谋都忍不住赞叹的程度。
在出演了《坚如磐石》中亦正亦邪的反派之后,张艺谋称其是那批“群演”中最牛的一个。
还称如果这个角色在张颂文的“高启强”之前播出,张颂文只能排第二。

的确,黎志田这个角色,是整部剧的一个灵魂所在。
他的坏并不像传统黑帮老大那般狰狞,而是以轻描淡写的松弛感,表现出了他作为反派头目的狠戾。
就像手下逼他人徒手打捞掉入滚烫火锅中的手机时,他眼神中的漠视,注定了他这个角色不简单。

然而,面对刚刚生产完的女儿,他的眼神里露出了难得的柔情。

演谁像谁,是于和伟对每个角色的敬畏。
从历史人物到反派大佬,他总能彻底融入,让观众忘了演员本身。

结语
让于和伟口碑暴增的,从来不只演技,更是角色与现实的共振。
就像这部《沉默的荣耀》。
于和伟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从不是在演英雄,而是在成为人。

他让吴石的信仰有了温度,让烈士的坚守有了回响。
更让团圆二字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当角色精神照进现实,当演员信念对接民心,这样的口碑暴增,从来不是意外。

部分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周刊|吴石将军最后的日子
人民日报|于和伟回应台湾观众看沉默的荣耀
中国青年网|CCTV-8《沉默的荣耀》首播收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