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科技对数量型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
       在数量型工具的调控下主要是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发挥作用。一方面央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的信贷供应决策,另一方面作用于企业和家庭资产价值影响其信贷可获得性,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融资、投资、生产、消费活动和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其传导过程可以表示为:数量型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或货币供应量)→银行可贷资金或借款方可抵押资产价值→贷款数量→投资、消费→产出非银金融科技机构的发展为企业和家庭提供了多元化的表外融资方式,动摇了银行贷款原本难以取代的社会主要融资渠道的地位,使企业部门和家庭部门的融资途径及资金可获得性得到扩展,对银行信贷业务形成挤出。


       非银金融科技企业以高收益的金融理财产品,以及便捷、普惠、差异化、灵活性的服务,吸引了大量小微企业和个人的零散资金,减少了企业和家庭一般性银行储蓄的持有量。然而,这部分高息吸收的资金最终会以利率更高的协议存款、拆借资金、委托理财等形式重回银行,成为银行的同业存款。
       因此,金融科技的发展将导致银行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款的占比产生剧烈变动,造成资金成本较低的客户存款占比下降,资金成本较高的同业存款占比增加。而存款结构的变化对于信贷供给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一,直接对贷款规模造成影响。与客户存款相比,同业存款的存款利率和存款期限由双方协议确定,具有期限结构更为灵活、不受存款制度保护、定价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稳定性较弱的特点,往往不被银行作为主要的可贷资金来源,同业存款占比提高对信贷供给造成显著抑制作用,而客户存款占比提高显著促进了信贷供给。


       从金融科技发展的角度出发,证实了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影响银行负债端的存款结构,进而影响银行资产端的信贷供给规模这一作用路径,得出金融科技发展造成了信贷供给规模减少的结论。
       第二,对数量型工具的调控范围造成影响。由于同业存款并不算入缴纳准备金的基数范围,因此同业存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将造成银行准备金的缴存规模大幅降低,缩小了数量型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范围,弱化了数量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提高同业存款占比,降低客户存款占比,银行存款结构中同业占比增加将造成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和存款准备金缴纳基数减少两方面的影响,导致数量型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范围缩小,从而削弱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影响路径可以表示为:金融科技冲击→客户存款转变为同业存款→同业存款占比上升、客户存款占比下降→缩小了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范围→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
       二、金融科技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
       价格型工具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利率渠道发挥作用,即央行通过调控政策利率作用于货币市场,再传导至信贷市场,从而影响实体经济: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贷款利率→投资→产出我国货币市场的同业拆借利率从一九九六年起便实现市场化,由市场供求决定,对政策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快,同业拆借利率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常被用来作为政策利率的代替指标,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路径是相对通畅的。


       因此,货币市场利率→贷款利率的传导成为了决定利率渠道传导效率的关键路径。其中,银行理财是连接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重要通道。一方面,理财资金大部分由客户存款转化而来,理财产品受到银行的非显性担保,实质上成为银行存款业务的补充,成为银行可贷资金的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理财业务自二〇〇四年兴起之初便不受监管机构的利率管制以及存贷比限制,更具有市场化属性,理财业务规模被认为是衡量银行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指标,市场化定价的理财业务占比越高,意味着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越高。市场化定价的理财产品利率能够有效地对市场利率变动做出反应,说明货币市场利率→理财产品利率的传导路径是有效的。
       理财产品利率→贷款利率的传导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利率可以显著影响贷款利率,具体传导路径来看,当理财产品利率提高时,意味着银行负债端的资金成本提高,银行对理财资金的要求回报率也随之提高,而银行理财资金的投资标的往往是企业债券以及非标准化债权融资,要求回报率提高意味着企业上述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提高,导致企业对债券以及非标准化债权的融资需求减少、对银行信贷的融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贷款利率上升。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利率渠道通过理财业务进行传导的基本路径为: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理财产品利率→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的理财业务占比越高,意味着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越高,则政策利率通过理财业务进行传导的效率越高。但金融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理财的发展对银行理财业务造成了冲击,因而影响了利率渠道的传导效率。
       互联网理财影响银行理财利率市场化定价的结论相同,同时还证实了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水平与货币市场利率存在负向脉冲效应,减弱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此外,对理财业务规模的影响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居民倾向于投资比银行理财产品有着更高收益率和流动性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分流了银行存款及理财资金,对传统银行业务形成挤压。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理财业务形成挤出,缩小了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进行利率市场化探索的范围,从而弱化了利率渠道的传导效率,其影响路径可以表示为:金融科技冲击→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减少→银行利率市场化程度减弱→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
       三、银行金融科技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调节效应
       对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方面,银行金融科技有助于扩大银行信贷总规模,进而扩大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从而提升信贷渠道传导效率。银行对金融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改良传统的贷款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发掘和利用软信息的可行性都大为增强。


       由此削弱了非银金融科技机构的独有优势,有利于银行将更多按照传统贷款条件无法准入的客户纳入服务范畴,将原本受非银金融科技机构快速发展挤出的部分资金回笼到表内,巩固了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渠道中的重要地位,扩大了银行信贷供给总规模,扩大了数量型工具的可调控范围。对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方面,银行金融科技有助于优化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技术,进一步助推贷款利率实现市场化,从而提升利率渠道传导效率。
       非银金融科技机构提供资金往往是按照市场供求进行定价,相比银行原本的贷款利率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竞争效应和挤出效应倒逼银行进行金融创新,促使银行信贷的定价方式向非银金融科技机构采用的市场化定价方式靠拢,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水平,减弱非银金融科技机构发展带来的冲击。


       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内的金融科技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软硬件支持和大数据支撑,银行通过运用金融科技技术能够有效优化对贷款利率进行市场化定价的方法,提升银行市场化定价的能力,助推银行加快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传导效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