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是空前强大,特别是在欧洲战场上的苏德战场中,双方都为了取胜可以说倾尽所有的力量了。二战前期德国局势顺利,连克强敌波兰,法国等一系列的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战场主动权。可以说二战前期德国进展顺利,除了在敦刻尔克战役中错失良机没有将英国主力消灭之外,其余进展符合德军统帅部预期。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场图

但是在德国发动了苏德战争之后,情况就显得有些不一样了。德军虽然依靠着闪电战和人员素质的优势在苏德战场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未能将苏联红军一举歼灭,反而给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在1943年2月2日结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德国一溃千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纳粹德国战略上最严重的失败,同时也终结了德国南方面集团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攻势局面,最严重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让苏德双方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

即使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遭遇严重的惨败,但是主动权并没有完全丧失,可以说在东线战场上德军依然可以和苏联硬碰硬对决。但是在库尔斯克战役后,苏联就完全掌握了东线战场的主动权,自此德军面临一溃千里的现象,完全丧失了战场主动权。

库尔斯克战役前期

1943年初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胜的苏联军队收复了大量失地,与此同时不甘失败的德军在最高统帅部的建议下,由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为了挽救失败的局面,决定向苏联进行反扑,阻止苏联军队无止境突进,保留德国在东线战场上的主动权。

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曼施坦因的决定无疑的正确的选择,如果任由苏联大面积反扑而不组织力量进行反扑的话,会助长苏联军队士气的同时也让德国失去大片资源要地。曼施坦因作为当时德国最杰出的战略家之一,希特勒对他也是寄予厚望,调配了当时一切可以机动出来的坦克和飞机,德军为这场战役的投入不小。

库尔斯克战役战场图

与此同时由朱可夫率领的苏联红军继续向德国阵地突进,刚开始并没有察觉到德军的反扑计划。曼施坦因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来收缩兵力,同时也拉长了苏联军队的战线。原本在兵力和武器上占据非常大优势的苏联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各个地方兵力相对薄弱,曼施坦因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曼施坦因主动收缩阵地的同时,苏联军队的长驱直入给予了曼施坦因机会。曼施坦因抓住机会对顿涅茨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联军队发起了迅速反击,苏联应对不及时损失非常大,特别是第五集团几乎全军覆没。面对德军的疯狂反扑,苏联方面为了防止战线溃败,把第一坦克集团军调往战场,在强大的坦克群掩护下,战局渐渐稳定了下来,库尔斯克战役的前期阶段可以说德军赚了很大便宜,消灭了苏联一个集团多人,但是也为库尔斯克战役失败埋下了伏笔。

库尔斯克战役经过

前期尝到了甜头的曼施坦因对战局有着更大的野心,他提议通过一次诱敌进攻后的防守反击来歼灭苏军,但是遭到了希特勒的反对。希特勒认为应该乘着苏联军队未能站稳先行进攻,因为苏联军队人数众多,如果一旦苏联先进攻过于冒险。但希特勒虽然选择了先进攻,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显得犹犹豫豫,企图从其它战线调集一些自己军队力量,但是希特勒没有考虑到的是相比德国的补给,苏联的补给显得更加快,两者的后备力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上的。

在第聂伯河战役结束之后,苏德双方的兵力都集中在库尔斯克这个地方,库尔斯克正面长约250英里,而底部却不到70英里,犹如一个角斗场一样的地方。曼施坦因提出了一个计划,通过一次南北两翼协调的钳形攻击,合围并歼灭整个突出部内的苏联红军重兵集团。这个计划非常不错,得到了很多陆军上将的支持,但是与此同时也遭到了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的反对,因为当时德国在东线坦克损失巨大,想要实施这个计划需要大量坦克,但是希特勒最终支持了曼施坦因的计划,命名代号为“堡垒”,在7月5日发动准时发动。

德军在准备的同时,苏联方面也没有看热闹,也在精心布置他们的计划。斯大林支持主动出击的战略,认为可以打乱德军的进攻准备并夺回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失去的战略主动权。但是朱可夫显然认为更加支持防御战略,在经过一番商量之后最终斯大林赞同了朱可夫的建议,选择防御等待德国人进攻。如果当时苏联选择率先进攻的话,会掉进曼施坦因的圈套,显然朱可夫对战场的嗅觉把控还是非常灵敏的。

曼施坦因和朱可夫

大战双方都焦急地等待对方进攻,苏联率先按耐不住了,由于得到了俘虏的情报,证实德军会在第二天开始进攻,在第二天凌晨苏联再次抓获一名俘虏,也称德军会在几个小时候开始进攻。朱可夫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认为应该率先进攻打破德军的战场计划,取得战场的主动权。

5日2时20分库尔斯克大战拉开了序幕,首先是在南线苏联强大的炮火让德军始料未及,炮火一开的德军就损失了36辆坦克,但是德军并没有被吓破但,在整体素质比苏联军队强大特点下,德军依然突破了苏联的防线,并强渡了佩纳河。战争一开始,苏联有些错误估计了德军的战斗力,显然在前期吃了一点亏,但是德军损失也不小,双方都在接受范围内。

德军为了扩大战果出动了1000架飞机,在空军力量上把苏联碾压下去了,大手笔出动1000架飞机可以说德军投入非常大。但是苏联方面在斯大林的死命令下坚决不后退,苏联大将瓦图京迅速组织了力量进行反击,为了支援瓦图京斯大林给他加强了兵力,战争进行到第二天德军战果很小,空军优势也没有了,苏联瓦图京的大批支援已经在路上。

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将军见到无法正面突击,于是先从右翼突破取得了效果,经过两天时间的进攻德军进展顺利,攻占了普罗霍罗夫卡城,这就是库尔斯克战役战役高潮的开始。其他地方打得很热闹,北线也不甘寂寞,在苏联轰炸之后德军也开始了进攻,防御专家的莫德尔在进攻端表现不给力,第一天进攻仅仅推进10公里却损失了70辆坦克。

不甘失败的莫德尔第二天再次发动进攻,在市区的激战中苏联军队战斗力完全超出了莫德尔的想象,第二天下来德军损失非常大,且制空权也被苏联获得。从这里开始德国战局陷入了不利,且北线损失坦克比较严重未能达到战前计划。防御大师莫德尔打进攻战不甘失败,选择殊死一搏在1943年7月9日使用300辆坦克对苏联阵地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再次失败,第9集团军被迫转入防守,德军北线未能完成任务。

库尔斯克会战打了几天,德军在北线和东线都未能取得胜利,希特勒决定终止“堡垒”计划,选择抽调兵力应对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但是曼施坦因坚持认为不能撤退,在曼施坦因认为德军可以继续采用优势坦克力量来换取苏联红军的有生力量来为后面做准备,至少能削弱其战斗力。但是这个时候希特勒犹豫了,他认为苏联不会这么轻易被打败,尤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希特勒失去了战争前期的勇气,最终还是决定停止进攻,保存有生力量。

由于德军的停止进攻,苏联接连发动了两场进攻战役。在奥廖尔战斗中莫德尔被迫放弃阵地全面后退,随着苏联进入霍特涅茨,战争形势逐渐明朗了起来,德军败局已定。除了东线之外,南线的朱可夫也同时在发动进攻,由于希特勒停止了进攻,南线德军只能进行防守为主的策略,这给曼施坦因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具有军事天才指挥的曼施坦因找到了几次战机,在苏联麻痹轻敌的情况下进行了几次反击。

苏联军队在快速推进的时候再次犯下了哈尔科夫战役的错误,坦克在追击而步兵和炮兵在大后方双方拉开空间非常大。曼施坦因迅速抓住了机会包围了苏联大量孤军突进的坦克旅,在德国强大攻势下苏联坦克损失惨重第六坦克军被德军包围遭到全歼。苏联在进攻端经常会犯下一些严重的错误,这次坦克追击过深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果曼施坦因有后备力量进行反击的话,那么苏联会再次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个时候苏联的后备力量优势再次显现出来了,补充人员武器后的苏联军队再次满装备向德国阵地冲锋。这时候的曼施坦因显然力不从心了,再也找不出苏联军队的破绽了,双方在进行大规模互拼之后苏联占领了哈尔科夫,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决定性战役

纵观库尔斯克战役的过程,从苏联方面来讲他们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占领了决定性的阵地哈尔科夫和霍特涅茨标志着这场战役的胜利。德军一开始全力支持库尔斯克战役,到最后希特勒的终止进攻被迫改为防守开始,这场战役胜利已经和德国无缘了,德国虽然在战场指挥方面整体比苏联更加出色之外,但是依然无法弥补战场后备补给的巨大差距。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损失了25万多人,坦克约1500辆,飞机1 000架。与此同时苏联的损失更为严重,损失兵力80万,坦克6 000辆,飞机1 700架还有几千门的火炮。对德国来说这样的损失显然是拖不起的 ,因为生产力完全跟不上战场损失。对苏联来说看似损失很大,但是从战场的局势看得出苏联损失后马上会有大量补给跟上了继续和德国作战,背后的产量比德国大几倍都不止。

制造坦克等武器的兵工厂

库尔斯克战役为什么说是苏德战场决定性战役呢?因为德军发动战役的目的是想南北夹击合围苏联红军达到歼灭其有生力量重新夺得苏德战场主动权。但是本文前面介绍了苏联在人员和装备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德军很难取胜。与此同时德国还面临多线作战,并不能集中力量全面对抗苏联,使得苏联取胜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库尔斯克战役最重要的意义是战争结束之后,德国东线就陷入了无尽的后退步伐,丧失了苏德战场的完全主动权苏联军队在东线一直打到柏林都没有遇到德军大规模的抵抗。同时库尔斯克战役也是人类历史上目前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双方出动了8000辆坦克,注定在历史中会留下浓浓的一笔。

参考资料:《二战》《库尔斯克战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