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季,高校陆续进入毕业论文答辩阶段。近期,福州大学、湖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几所国内高校先后发文通知,将进行论文AI代写检测,以提高学术诚信和质量。关于AI代写论文的争议随之而来。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其强大的功能看似几乎可以胜任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方面面,但它却让学术风气遭受严峻挑战。
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生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范围有多大?技术应用的边界如何把握?高等教育又该怎样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新变革?
大学生使用AI写论文,个别现象?
调查显示,84.8%的受访者曾使用过AI工具
大学生使用AI写论文,并不是个别现象。
2023年底,一项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发起的关于“AI工具使用”的调查显示,84.8%的受访者曾使用过AI工具,其中,AI工具被应用于写作的比例高达45.57%。
在厦门,高校大学生借助AI写论文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集美一所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小陈就在同学的推荐下,试着借助某对话式AI工具的辅助写论文。“确定了论文题目,就可以让AI列出论文大纲。根据大纲,让它丰富章节内容,再结合每一章节的内容深化提问,循循善诱、逐章细化。AI工具能瞬间整合大量信息,不用彻夜挠头、熬夜查资料,连怎么开篇都不用绞尽脑汁,真的好用。”
小陈告诉导报记者,平时同学们使用AI工具的频率比较高,她周边的同学主要用AI工具查资料、翻译、写作。“中学时用拍照搜题,上大学后用AI写论文,简直是无缝衔接。科技的日新月异带来的福利,我们这届一样也没错过。”
集美另一所高校毕业生高同学调侃说:“本科生论文大都是‘取其精华组成糟粕’,AI能给你整个范本,自己照着改,不香吗?”之所以要改,是因为身边有同学因为使用AI代写论文被老师发现,“所以一定要注意降重,花几十块钱就有降重服务。擦亮眼睛,找到适合自己的降重工具就可以”。降重,指通过修改已有论文内容,降低其与其他文章的相似度,以降低重复率。
不过,就算是改,有时候也不用亲自动手。高同学的经验是,用专门的AI论文润色软件,可以让论文变得“更好看”。
AI代写论文真的很好用?
方便快捷,但生成的文章很“水”
“AI工具的知识面很广,方便快捷,且更有针对性,很多时候可以替代传统的搜索引擎。”小陈说,如果某个AI工具给出的答案不尽如人意,也可以换个AI平台对比输出,“总体看来,体验感是好的”。
关于用AI写论文的好处,受访大学生给出了各种回复:“能快速提供思路框架、减少构思时间和精力”“AI可以扩写、补写,快捷高效、事半功倍”“是AI原创生成的,不是那种网上东拼西凑的”“AI的写作水平,超过了很多同学的水平,起码很通顺没有语病”“随叫随到,连字都不用自己码”……
以至于有大学生公开在社交平台发文:“千万别用AI写论文!真的会变懒!室友苦写一个月,我用AI五小时搞定,知网查重还很低!”底下的跟帖,全是“跪求分享AI工具”的内容。
当然,也有不同的使用感受。
就读于厦门的研究生陈同学说,之前他曾试过用AI写论文,“试了好多种问法,总感觉答案写不到点子上,说得不透彻,甚至可以说比较浅显。仔细看就会发现,AI工具生成的文章中,存在大部分重复且言之无物的内容。看似每个层面都有所涉及,实则很空洞”。他的经验是,AI代写论文一般是先给出结论,然后进行分条论述。看上去条理清晰、层次丰富,实际上每个层面涉及的内容都很简单粗浅,少有实质性内容,仔细一品,就会感觉很刻板。“如果真的拿AI写论文,尤其是陌生领域的论文,感觉只能当个很粗略的工具用。”
陈同学的舍友小李补充说,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很陌生,会觉得AI工具很强大,什么问题都懂,什么文章都能写得头头是道。但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再去提问AI,你就会发现它存在很大缺陷。“AI写的文章大多都很‘水’,甚至在被不断追问时,它会承认自己在瞎掰。”
也有几位大学生反馈:“AI生成的论文,参考文献查了半天都查不到”“语言很机械,没有人味儿”……
厦门高校有AIGC检测吗?
现有的查重工具不能检测AI生成内容
越来越多大学生使用AI写论文,这引起高校的注意。近段时间,福州大学、湖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几所国内高校先后发文通知,将试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检测,即进行论文AI代写检测,以保证学术诚信和质量。
落地到厦门,高校使用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检测系统基本尚未嵌入AIGC检测技术。
比如,厦门大学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测时使用的主要是中国知网的“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主要检测论文的“文字复制比例”,也就是俗称的“查重”,也会同时检测疑似存在抄袭行为的章节等。再比如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使用的也是中国知网的检测系统,不过校方表示,未来也计划引入AIGC检测技术。
目前,AI生成的论文并不能被查重工具检测出来。
由于人类的创作常常富有灵感,而接受过大量文本训练的AI已经形成了生产文本的固有范式,倾向于使用一致的结构和规则,当下AIGC检测的核心是依托海量的文本和数据样本,识别出人类和AIGC工具在平均句子长度、词汇多样性和文本长度等方面的不同点,从而揪出AI论文“枪手”。
据了解,国内外探索研发专门针对AIGC的检测工具,目前也都在起步阶段。
老师肉眼能发现AI痕迹?
AI不是人,旁枝末节总会露出马脚
学校使用AIGC检测技术检测学生AI代写论文,相当于要“用AI打败AI”,这对学生能起到震慑作用吗?
有学生说,要避免被怀疑用AI写论文,就只使用AI写论文大纲就好,自己根据需求对大纲进行调整修改,再写论文,再查重,“这个方法也是我问AI得到的回答”。也有学生反馈,用AI工具润色的“痕迹很重”。
比起AIGC检测工具,学生更担心的是火眼金睛的老师。有老师说,AI不是人,它冷冰冰,AI写出来的论文没有生命力,和学生自己写的论文有很大差距,老师自然能辨别。而且,“老师比你更会用AI,使用AI代写论文原封不动直接提交,被发现的几率无限接近100%。就像AI作图一样,旁枝末节总会露出马脚”。就算侥幸通过,不是真才实学,答辩环节也无法通过。
还有一位指导本科论文的高校老师说,自己也发现有学生用AI写论文,“整篇文章特别拙劣,拙劣到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程度,比如国内外研究现状整篇论文都没涉及,都是大话空话套话,研究建议提的都是跟自己的研究一点关系也没有的空话,诸如此类”。该老师认为,AI写出来的文章常出现“首先、其次、最后”这类递进词,但只是看上去逻辑性强,内容经常和主题无关,缺乏内部逻辑。“让人很生气,我付出了时间精力去指导论文,指导出来的却是AI写的论文,很可笑。”
也有学生反嘲讽:“我导师亲自上手修改的段落被检测系统标了疑似AI值高达0.92。”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晁飞副教授近期曾公开批评过部分研究生利用AI工具未经个人思考、生成作业或论文的行为。晁飞副教授说,AI生成的文字有固定的格式,句子比较长,而实际内容却不多,看上去就不像“人话”。不过,如果是理科生用AI写代码这种比较没有“感情”的内容,可能就比较难以辨别。也有英语老师因为“整篇英文稿件居然都没有语病”而发现学生在用AI写论文。
对于目前的AIGC检测技术,晁飞副教授认为,还存在很高的“假阳率”——由人写的论文经常被判定有AI嫌疑。
厦门一高校老师最近几天正在参加毕业答辩评审。该老师透露,从今年毕业答辩的整个过程看,有些不认真的同学的毕业论文“有股很重很重的 AIGC的味道”,还有一些平时小论文或科研工作做得很好的学生,对自己比较自信,对毕业论文却不是很重视,也会直接用AI工具修改或者扩充论文,“用了大模型以后,这些文字和内容很定式化,我们使用多了以后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东西是用大模型生成的”。
思考
高校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挑战
关于数字化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做过论述。
张宗益校长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工作、学习、生活和认知方式,也深层次影响着高校的发展理念、办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譬如,在以往“师生”二元主体关系下,学术伦理、学术道德的界限相对清晰,也具备较为明确的规则。但随着“教师—学生—AI”新型多元主体关系的出现,学术伦理、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将变得更加复杂。例如,有的学术论文创作借助了生成式AI技术,由此带来学术道德风险和知识产权确定难题。如何防范AI技术滥用带来的学术不端,如何精准识别论文中有AI参与的证据,如何有效界定AI参与的尺度,这些都迫切需要构建新的学术研究与知识创造的道德标准和规范体系。
他认为,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学生要转变思维观念和学习方式。传统的学校教学为学生提供的是大众化、标准化、灌输式的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要求实现向探究式学习转变,学生不仅要掌握不断进化、迭代和升级的新知识,更要学会自主学习,培育和提升数字素养,学会如何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注重团队合作并掌握人机协作方式,随时随地获取知识、提升认知,实现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使用AI工具学习、执行创造性任务以及人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建立起超越AI的核心竞争力。
教师要提升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比拼的不是老师纯粹的知识储备量,而是融会贯通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将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主,这对教师来说意味着知识结构、教学习惯和思维观念的转变。教师必须主动学会使用人工智能,及时了解技术前沿动态,既要具备学科内容、教学方法等实践性知识结构,还要掌握技术知识。教师想要教给学生智慧和认知,就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刻,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帮助和引导学生增强人类独有的思维力量,提升人工智能所难以替代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作为高校,则要升级教育环境和治理能力。数字化时代,“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生态正在逐步形成,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界限日益变得模糊,这极大改变了教学环境,冲击着高校的治理体系。学校要为教和学的资源配置、教和学关系的转换提供新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研讨、探究和创新的体验空间,打造深入应用场景、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真知的开放场域,加快形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的包容性智慧教育范式。同时,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也推动高校治理方式发生转变,比如,AI为学生个性化、弹性化、定制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但对制度弹性和人的协调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