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河南可能正处在一场危机中:连日阴雨,而小麦正好到了成熟的季节。每年6月1日前后,从南到北,大型收割机会挨着作业。

吃着面包的城市人可能难以理解,在收割小麦的时候如果下雨会有多么糟糕。

还有一个现实是,河南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区,已经实现规模种植:在农村的劳动力非常少,非常依赖这种大型收割机。30年前,人们会投入劳力抢收,现在农民则只能眼巴巴地等着收割机的到来。

有两位朋友给我发来让人气愤的消息:在南阳,数百台大型收割机被堵在高速路上不准下来,据说被堵了几天,位于河南最南端的南阳,小麦成熟得最早,而它们也最早烂在了田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到南阳农业局。一位领导表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看来问题还很大),因为一些“机手”没有办理大件运输手续,在高速收费站遇到了通行问题,“经过近期的协调工作,这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这位官员的回应非常严谨,也非常八股,如果穿透他的八股屏障,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一种惊心动魄:“近期协调工作”到底是几天?机手们在这几天是在忙着补办手续吗?而农民在田里又是怎样的心情?

看到一张照片,有女交警同志,手持卷尺,在那里认真测量收割机的大小——她们在确认哪些是“大件”或者“大型机械”。她们的认真,让人感到无比荒谬。

这种“认真”,可能是基于一种罚款的冲动。他们看到成群的大型机械到来,没有想到那是收割机,也没有联想起麦田和焦急等待的农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业务”:查一下手续是否齐全,如果没有,他们内心可能会狂喜。

当然,这样想有点诛心,更可能的一种情况是,他们只是在按部就班地执行规定和文件,就是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已。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更大,也更可怕:他们奉行的是一种文件逻辑,一种“铁面无私”的冷漠。

这说明,他们已经彻彻底底地“活在文件中”,失去了现实感知力。

这种情况下,你搞退林还耕,或者在麦田里铺上红地毯(发生在周口沈丘),即便是脚站在田里,你仍然是脱离现实的,因为你已经变成了文件的一部分。‍‍‍‍‍‍‍‍‍‍‍‍‍‍‍

不久前看到一张照片,也是发生在南阳的事:一些机构组织领导、专家向淄博学习烧烤经验,在一个会议室里,悬挂着研讨会的横幅,参会人员面前摆着矿泉水和发言稿——他们正在集思广益、开拓创新,把淄博经验和南阳实际结合起来。

当然,只是在文件上。而已。相信一定形成了完美的会议纪要,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这样的工作当然是毫无意义的。南阳市里一定也有烧烤摊,哪怕你们到烧烤摊去开会,点几样烧烤,和摊主聊一聊,问一下他们“南阳为什么不行”,都比在办公室研讨好。

可悲的是,这样无意义的工作,又是大量的。

或许大家都很忙,以至于忘记麦子如何生长,也忘记了农民是多么辛苦。

在河南,这可能意味着形式主义到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农业和农民是社会的底线,在河南就尤其如此。如果心中没有土地和麦子,你就是百分之百忘本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