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一词出自《大学》,《大学》为四书之一,但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篇文章,据说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著。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何为“格物”?
       阳明先生“格物”
       王阳明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是心学集大成者。
       王阳明21岁的时候,有一天想起朱熹说的“天下万事万物都蕴含着道理,哪怕是一草一木,也蕴含着天道至理”。正好父亲的官署里面有很多竹子,王阳明便从早到晚格竹子(对着竹子思索),七天后仍不得其理,还大病一场。王阳明觉得自己没有做圣贤的天分。
       37岁时,阳明先生被贬贵州龙场,在龙场时住山洞,躺石棺,历经九死一生。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望着浩翰的宇宙星空,阳明先生突然悟道,发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感叹,从此不再在物上求理,转向内求,从心中求理。


       阳明先生的“格物”是革除本心上的遮蔽,比如贪嗔痴慢疑等对心的蒙蔽。阳明先生认为万物皆有其理,但万物之理不在物上,而是在心里,每个人本自具足的良知就是天理,只要心不被遮蔽,就自然能明理。
       所以阳明先生的“格物”是在心上下功夫。阳明先生认为破除“小我”的自私欲念是“格物”,让良知彰显出来就是“致知”,“知”是良知。良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是被事物昏蔽了,擦去灰尘就是“格物”,恢复通明就是“致知”。


       朱熹“格物”
       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的“格物”是探究万物穷其理,追溯万物的本源。朱熹认为天下万物都有其理,“理”就是天理。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为人之道理。
       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花一草一昆虫,都有其理。比如:四季的轮回、气候的变化,星辰的有序运行,这是天之大理;一滴水会结成冰,冰又会融为水,水又会化为气,这是水之小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为人之理等等。


       穷其理就是万物都要探个究竟,明白其理,明白其理方能智慧通达,智慧通达方能做到意念真诚,意念真诚方能端正其心,心正方能做个真正的明白人,生命才不糊涂。
       朱熹的“格物”是在物上下功夫。他说:“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


       格物后就能致知,“致知”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智慧开发出来,进而获得生命的真谛。朱熹的格物到致知,是一个从探究事物之理到不断积累知识再到“我知”得到豁然贯通的过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