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归队》创作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编剧高满堂与主演胡军金句频出。高满堂强调:“要警惕创作的惯性和惰性,更要警惕创作的熟练性,不要打开电脑查资料,那样永远不会走进人民的心灵深处”,“创作沉下去,作品就会升起来”。
该剧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扶持,以深入东北抗联旧址采访调研所获的一手史料为创作蓝本,首次基于“十四年抗战”史观讲述了以鲁长山为首的东北抗联小队历经“突围、失散、寻找、重逢”的艰难险阻,仍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滚烫的热血和生命的故事。
人性笔触描摹历史肌理创新叙事传承抗联精神

历史不是只属于英雄,历史题材作品更不是刻板说教。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冯胜勇指出,《归队》的创作给行业带来了三点启示。第一,该剧是落实“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这一重要要求的成功实践,主创将大量精力投入剧本打磨,实现了从“明星中心制”向“剧本中心制”转变;第二,该剧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成功实践,真正把“创作者想讲的”和“观众想看的”有机结合起来;第三,该剧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成功实践,主创团队深入拍摄地、体验真实生活的匠心与坚守,值得整个行业学习。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表示,《归队》不仅在艺术上呈现了一幅白山黑水间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抗战图景,更在精神上奏响了一曲“理想信念高于天、革命意志坚如铁”的英雄赞歌。她表示,该剧在叙事策略、人物塑造、美学表达和价值传播四个方面实现了创新。该剧的成功实践带来三点启示: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创作方向,深耕红色文化资源;二是必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勇于推进艺术创新;三是必须坚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贴近时代贴近观众。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表示,《归队》彰显出时代气质,是一部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它为行业提供了值得推广的创作经验,启示文艺创作需要秉承“归队精神”,回归艺术规律,回归文化根脉,回归人民立场。
以“归队”精神践行创作使命自人物心跳倾听历史回响

以史实为依托、以艺术为媒介,呈现历史进程的真实样貌,诠释民众在历史洪流中的坚定信念与精神,是历史题材剧集永恒的课题,也是《归队》始终如一的创作使命。
《归队》编剧高满堂谈到,在创作《归队》这个剧本时,他对自己提出高要求,要把叙述者变成剧中人,把自己放到那年那月那时的境遇里,经历那些生死抉择,只有这样才能跳出故事工匠的手艺,去触摸那些真实的灵魂、去开拓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才会感动观众。
导演臧溪川表示,希望通过这部剧让观众触摸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敬仰英雄,珍惜当下。剧集无意塑造完美的英雄,想要展现战争这张巨网下,真实的人如何在恐惧中生出勇气,在迷茫中找到坚定,在绝望里点燃希望。
“鲁长山”饰演者胡军发表了创作感言。他认为《归队》的镜头对准的是十四年抗战史和那些可能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普通战士。这是一种非常有温度的平视,也让他意识到所饰演的人物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人,一个在特别极端环境下,有挣扎、有恐慌、有害怕、有选择,但在心中从来没有丢弃过坚持与信念的普通的抗联战士。
“兰花儿”饰演者袁姗姗认为,《归队》讲的从来不是简单找队伍,而是找希望。这份希望也是兰花儿生命最后一刻的执念,她不是天生的英雄,她是一个有血有肉、心怀信仰的普通人,她心里装着对小家的牵挂,也揣着对家国的责任。
小人物视角突破题材窠臼落地生活触及历史厚度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将《归队》的成功总结归于三个方面的回归:回归历史,深度还原剧中所描写的人物的历史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回归艺术,对群像人物展开多线索平行时空叙事,增强故事的丰富性和情节的生动性;回归人性,让人物的抉择在犹疑与徘徊间更显真实可信。
中广联合会副会长高长力表示“归队”具有六位普通抗联战士向东北抗联小队回归,以及东北抗联找党中央、党中央找东北抗联这两个层面上的象征意义,同时,《归队》也带来了创作启发: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仍然有极大的空间,我们在深度和广度上仍然可以继续拓展。
“《归队》中的每个人,并非天生的英雄”,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发言中如是说。他认为特定的环境塑造特定的抉择,而特定的抉择成就英雄,《归队》正是通过对环境与人物的细节描写才得以感动观众,跨上新台阶。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一级编剧郭长虹围绕剧集展开了所归何队、所归何人以及对抗战题材本身的探讨。他表示,《归队》提醒我们要进一步摆脱被定义的东方叙事,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叙事框架。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赵彤表示,《归队》为抗联题材剧集的英雄谱系增添了崭新的主人公群体,这不仅是当代文艺作品对抗联精神的又一次深情讲述,还是向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铭刻的千百万人的致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张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