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主要着手进行了四件事:一是剿除北元的残余势力,派蓝玉向北追剿,保证北方边境的安宁,二是解决朝中的党派纷争问题,尤其是对于自比皇帝兄弟的淮西勋贵,痛下杀手,逼迫这些骄兵悍将回乡归养,三是杀掉朝廷中大批文臣武将,巩固朝政,四是用霹雳手段治贪,肃清朝堂。

这几件事在明朝初期的历史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处理党派的纷争,朱元璋虽然可以相互利用,但是却也意识到党派纷争是亡国之源,如果不加以控制,必然会激化矛盾,对新生政权产生极大的威胁,当时朝廷中的党派主要分为两种,一派是以武将为主的淮西党,这些人大都是跟着朱元璋从田野之间起家的,自比为朱元璋的家里人,因此常常肆无忌惮,横行霸道,而另一派就是以读书人为主的浙东一党,他们大多是后来投靠朱元璋的,并认为骄兵悍将是乱世之源,所以这两派常常势同水火,谁也不服谁。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本来不想废除丞相,因为丞相确实是皇帝的得力帮手,否则中书省的很多文件都必须经由皇帝亲自阅览,工作量非常大,再说像朱元璋这种草野皇帝,本来文化水平就低,学了几个字还是在战争期间抽空学的,因此很多时候难免会错判误判,有这群读书人给自己拿捏尺度,自己也比较放心,但是一件大案的出现,让朱元璋明显感受到了来自朝廷内部的威胁,之后因此此案,朱元璋大开杀戒,将开国元勋几乎清除干净,并从此废除了丞相的职位,这就是著名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其实是党派相争演化的结果,正是由于淮西党和浙东党的争斗才导致胡惟庸案的扩大,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同乡,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胡惟庸很早就跟着朱元璋骑兵,从秘书做起,再到知县、通判,后来由于能力超强,经过李善长的推荐,担任了中书省的右丞相,十年之后又再升一步,升至左丞相,成为了百官之首,此人能力极强,但是情商却非常低,担任左丞相之后不久就骄横跋扈,认为自己的能力和皇帝差不多了,很多官员不经皇帝批准就擅自生杀升降,不仅如此,胡惟庸还积极笼络人心,和武将们打的火热。

其实对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只是静静的等待这个跳梁小丑尽情表演完之后再去收拾他,而胡惟庸却丝毫不以为然,久而久之连朱元璋也不放在眼里了,后来朱元璋深感胡惟庸的权力太大,恐怕会是日后的祸害,于是他通过各种措施来削弱中书省的权力,此时朱元璋对胡惟庸已经非常不满,只等待一个借口就可以大开杀戒。

对于朱元璋对自己情感上的变化,胡惟庸丝毫没有察觉,不久之后,胡惟庸的儿子由于开车超速结果坠落马下死掉了,胡惟庸大怒,杀掉了马夫,朱元璋听说后,把胡惟庸痛斥一番,准备让胡惟庸抵死,朝中大臣看到胡惟庸快要倒台,纷纷上奏折弹劾胡惟庸,说胡惟庸有谋反的嫌疑,朱元璋便以此为借口杀掉了胡惟庸,并且对朝廷中的淮西勋贵大开杀戒,一举扫清了朝廷内部的隐患。而胡惟庸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宰相,自此中书省被废,中国再无丞相一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