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伴随着俄军顺利解放边境村庄戈纳尔,这也意味着长达8个多月之久的库尔斯克战役正式宣告结束,如果完全按照历史,此次战斗更精准的说法则是“第二次库尔斯克战役”。

1943年,纳粹德国动用帝国精锐部队与苏军在库尔斯克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经过1个多月的战斗,输掉了库尔斯克战役的纳粹德国,从此在战场上一蹶不振,直至投降。

自从2024年8月乌军入侵库尔斯克以来,“西方换皮军”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与其说俄军是在乌军战斗,不如说俄军是在与北约联军进行战斗,士兵是北约的,武器是北约的,资金也是北约的。

尽管北约背后拥有着许多世界著名军工工厂,名牌装备更是数不过来,但是正如大家所看到,乌军除了在2024年8月有过突进行动,最后近8个月都是被俄军专门圈起来进行围点打援。

说库尔斯克是常规战的巅峰竞技台,这话真不为过。

过去8个多月里,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摧毁了412辆坦克、337辆步战车、311辆装甲输送车、2286辆装甲战车、2773辆汽车、645门火炮、63具火箭炮发射装置、29具防空导弹系统和1架F-16战机等众多装备。

除了核武器,包括集束弹药和温压弹在内,常规战争中能够派上用场的武器,在此次库尔斯克战役当中都能看到。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北约联军即使扔掉了“面具”,决心与朝俄联军来一场生死决战,这也不过是库尔斯克战役的放大版,俄军绝大多数军人,储备的好好的,压根就没有参加到俄乌战争。

过去常说北约国家是惧怕俄罗斯的核武器,才不敢与俄罗斯进行正式战争,现在看来,北约的常规战能力也被高估了,就好比豹式坦克在乌克兰出现前,大家都想不到这会是工业垃圾一样。

美国有意退出对俄乌战争调解的背景下,英法为代表的北约联军,既没有勇气和俄军打核战争,也没有能力和朝俄联军打常规战,指望欧洲帮乌克兰撑腰,欧洲怕是连最后的底子都不要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