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9时许,郑州市惠济区阳光路明翠路交叉口附近,惠济区林业局工作人员正在树林里悬挂一种“小茧袋”。

“别小看了这些东西,一个茧里面就有4500~5000只周氏啮小蜂。”惠济区林业局森林病虫害监测员黄平安说,为了遏制美国白蛾、杨树食叶害虫等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蔓延,保护林木正常生长和生态环境安全,他们采取“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截至目前已经释放了周氏啮小蜂6000个茧,能释放出约3000万头小蜂。

大河网记者注意到,悬挂茧状物采取的是“移树悬空挂置”。所谓移树,便是通过铁丝的弯曲,让小茧袋悬空挂在树干一侧。小茧袋距离地面1~2米,这样一来,蚂蚁等虫类不会爬到茧中对周氏啮小蜂造成伤害。

之所以叫周氏啮小蜂,是因为其成虫仅有1毫米左右,没有蜂针,不会攻击人,是一种优势寄生蜂,能够敏锐寻找到隐蔽在各种化蛹场所的老熟幼虫和蛹,并将产卵器刺入鳞翅目害虫蛹内。周氏啮小蜂依靠刺吸蛹内营养发育成长,杀死鳞翅目害虫。另外,周氏啮小蜂繁殖力强,可在野外自我繁殖,实现生物防控良性循环。

“我们选择在阳光路明翠路附近放置周氏啮小蜂,是因为这个地方的树种都是美国白蛾喜欢的。”黄平安说,比如银白槭、法桐、杨树、白蜡、国槐等植物,美国白蛾非常喜欢咬食它们的枝叶。

其实,在6月18日,惠济区就开始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工作。“我们主要选择在6月20日至8月20日这个时间段释放周氏啮小蜂,以防治美国白蛾的发生和蔓延。”惠济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和美国白蛾的生长周期有关。

美国白蛾一年会生长三代。其中,5—6月是第一代,7—8月是第二代,9—10月是第三代。一只美国白蛾,如果顺利生长繁殖的话,将呈几何级的数量增长。目前美国白蛾第一代下树成蛹,进入孵化期,也是防治关键期,为此,他们释放出周氏啮小蜂,以遏制美国白蛾的第二代虫口密度。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惠济区近年来通过释放周氏啮小蜂实施防治,林业害虫防治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维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和生态平衡。惠济区林业局上述人士提醒广大市民,如看到树上的“小茧袋”,不要因为好奇去摘取,否则会造成寄生在里面的小蜂死亡,影响防治效果。(刘瑞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