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成为妈妈后,才能理解妈妈。
文丨庄晓 编丨Lulu
完结了!
在连续追了16集后,外滩君再次哭成了泪人。虽然长大后,我们总会刻意避开一些催泪的桥段,生怕给已经疲惫到沉重的生活,再添潮湿阴暗的水汽,但最近这部新出的韩剧,却难得让人越哭越“上瘾”、越哭心中也越爽朗。
它就是由Netflix斥资600亿韩元打造的重磅年代剧《苦尽柑来遇见你》。

如今,这部韩剧豆瓣评分攀升至9.6分,进入豆瓣韩剧总榜前三名,也是继2015年的《请回答1988》(豆瓣评分9.7分)10年后首部豆瓣评分超9.5分的韩剧。很多观众都纷纷留言“看哭了”,但也“太温暖了”。

这部剧以济州岛柑橘园为舞台,讲述了吴爱纯与丈夫梁宽植跨越半个世纪的婚姻与家庭史诗。除了相濡以沫的爱情,还生动细腻地描述了一代代父母和子女相爱和冲突。剧中几乎每个情节都催人泪下、但每个人物都真实可爱。
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从中多多少少照见自己的身影。理解孩子、理解父母,也能学着理解那个曾经不完美的自己。

“外婆在海里游,妈妈在地上跑,
我才能在天上飞”
全剧第一个催泪点,是从女主母亲全光礼开始的。
65年前济州岛的海面上,忙着采摘海带的全光礼总是最后一个从海里冒出了头,又猛地扎进了大海。

这就是济州岛“海女”的日常。她们不戴呼吸设备,每天都会潜入20米深的海底捕捞海产,用生命换取微薄的收入。
爱纯的妈妈光礼,便是济州岛最“吃苦”的海女之一。白天不顾生命危险在冰冷的海水里翻涌,晚上回家还得照顾丈夫和孩子……苦涩的生活磨掉了她的表情,连说起话来也是“横冲直撞”。
其他海女想分一些鲍鱼送给曾经教她们下海的前辈,光礼却刻薄表示,大家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哪有多余的来养她?
看到爱纯走了很远的山路想和她住一起时,光礼的第一反应是把女儿骂回了前婆家;
女儿主动帮她分担家务,她甚至把孩子视作“肉中刺”,骂她“最气人,所以她是个死丫头”……

有种母爱,总会用最冷的话,表达着最深的爱。光礼带刺外表之下,却藏着最大的心愿,期望女儿爱纯能跳出“海女的宿命”,安心留在前婆家完成学业。而懂事的爱纯,也早早看穿了妈妈强硬背后的脆弱。
爱纯一直喜欢写诗,拿了二等奖的诗歌里,是她对母亲满满的爱:
她卖一只鲍鱼能赚100韩元 我真想付钱买下她的一天
背痛的妈妈 咳嗽的妈妈 每天有100韩元 就能让她休息了
就着昏暗的灯光读完信时,紧皱眉头的光礼瞬间大哭,即欣慰于女儿的懂事,也由衷感慨“我命怎么这么好。”

此刻的她,虽然脸上爬满了贫瘠的皱纹,但也成了几乎所有妈妈,观剧时艳羡的焦点。
在得知女儿受到叔叔一家的排挤后,压抑许久的光礼终于爆发了。怒气冲冲的她带着两串黄鱼,像疯子般砸翻了叔叔的饭桌……
但此刻决心独自抚养女儿的她,勇敢地像位英勇的斗士。
自此,她开始学着如何当好一个母亲。她会重视自己的健康、烧掉所有的烟盒,会和女儿深夜谈心,也会戴上借来的珍珠项链、精心准备的礼品,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局促地来到学校请老师多多关照。
再刚强的母亲,也会为女儿放下自己仅有的自尊,学会恭敬和谦卑。

当然,“苦尽甘来”这部剧之所以被称为人生剧,也在于编剧对母女关系的探讨,不仅是简单展现母女情深。
很快,济州岛潮湿的海风就带走了只有29岁的光礼。坚韧的生命也是脆弱的,但这位比礁石更倔强的母亲,直到临终前,还在用最后一丝力气叮嘱女儿,别当海女,别成为家庭里的“女佣”——哪怕当时,这是济州岛女人们的最大出路。
有一天生活可能无比艰难。坚持不住的时候,你要记得我可是会潜水的女人,在汹涌的海水中,我无数次与死亡擦肩,每一次我都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忍耐、坚持、抗争,是光礼用生命教会爱纯的人生哲理。十多年后,当爱纯的婆家想让她女儿当海女时,时常忍受着婆家刁难的她,爆发了。
她像疯子般掀翻了婆家准备祭祀的供桌,和妈妈当年掀翻叔叔的小饭桌如出一辙。
为了守护女儿,爱纯也学着像光礼那样,用自己的努力去抗争命运。她边哭着发誓,“我要让女儿拥有一切,我要让她做一切想做的事,拥有她想要的一切。我不想让她做收拾桌子的人,而是成为可以掀桌子的人。”
年轻的爱纯掀翻了给女儿当海女的供桌
爱纯也确实做到了自己的承诺。得知女儿没钱出国留学时,她毅然卖掉打拼半生才买下的房子,助力女儿完成学业。虽然一边抱怨“孩子越大,就从我们这里索取越多”,但爱纯还是嘴角弯弯地看向空中。
那时,金明正坐上了前往日本留学的飞机上,拿着爱纯的卖房钱,哭得稀里哗啦。
长大后的金明在前往日本留学的飞机上
屏幕外的外滩君,也是同样泪水涟涟。母亲对于子女的爱,就是这样纯粹和毫无保留。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剧中塑造的三位母亲的形象,也是如此——“外婆在海里游,妈妈在地上跑,我才能在天上飞”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牺牲、传承、接力,才让孩子们有了“掀桌”的底气。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样的情感没有“以爱为名”的绑架,也没有斤斤计较的索取。当光礼安慰女儿:“可怜的是我,不是你,不要退而其次,要活出最充实的人生”时,又有多少观众哭湿了纸巾。

吃尽时代“黑利”的小孩,
要学着与自己和解
“妈妈们总是想着给孩子最好的,而孩子们总是想要自己得不到的。”
光礼的骤然离世,让爱纯一生,都笼着一层失去母亲的轻愁;但爱纯对女儿金明的托举,女儿却不是全部都领情。
近来,长大的00后、10后们带火了一句话,说自己“吃尽时代黑利”,一路长大,一路吃到不同的苦。剧中的金明何尝不是这代孩子的缩影?
虽然考上了首尔大学,但从济州岛来到首尔的金明,还没来得及感激家庭的托举,就先被贫穷带来的窘迫压得喘不过气。
其为了赚钱做家教,她被无良雇主反复羞辱;
好不容易谈了场恋爱,却因经济条件悬殊而分手告终;
即便争得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也因为没钱留学而被迫让人。

爱纯抱怨金敏乱花钱,买的鞋子比她这辈子穿过的还多,金明忍不住为自己辩解,“我之所以买这么多,是因为从小一直受穷……我想要很多东西,但没有钱。我从小就渴望得不到的东西,所以现在我不要克制。哪怕只是些廉价的鞋子,但是我要买!”
一边是爱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女儿提供最好的食物和衣服;但另一边,则是独自来到大城市打拼的金明,发自内心的委屈:“贫穷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吗?可怜兮兮值得表扬吗?”

拮据的经济,让骄傲的金明也忍不住自卑。从济州岛到首尔,她就像韩版的“小镇做题家”,既心疼父母的不易,又需要独自去克服自己的困惑、挣扎和不安,更糟糕的是,这些复杂的情感,都无法和父母言说。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高估了个人的能力,低估了时代的红利。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成功;也不是所有的勤奋,也能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从小就是父母掌上明珠的金明,所求的不过是想要“有尊严地生活,就能让我爸妈以我为荣”。但裹挟于时代的洪流下,即便是高材生的她,在经济萧条的时丢掉了饭碗,面临找不到工作的窘迫。
每次发泄完情绪后,金敏会因为伤到父母而心碎大哭。明明想说对不起,却又总是话中带刺、口是心非;即便想要飞得再高,也总有那根叫内疚的绳子向后拽着她,让她舒适而又心中总是不安。
金明的“拧巴”,将这个人物塑造得真实而生动。她和父母若即若离的关系,也让不少观众感同身受,有人甚至留言,编剧究竟是吃了多少东亚小孩的苦,才写出这样生动细腻的台词!
得知父亲宽植把房子抵押开店后,已经结婚的金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一边放下自尊到处去借钱,一边终于情绪爆发埋怨父母“为什么要牺牲那么多?送我出国读书?”
在金明的哭诉里,电视剧“苦尽柑来”又抛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父母为子女的付出不求回报,可子女真能心安理得而接受吗?
就像马颖毅教授在《留学的孩子》中提及的留学生的“亏欠感”。孩子们虽然很少承担经济债务,但他们都深切体会到父母为支持自己留学所付出的牺牲和代价。
现实生活里,我们也会遇到太多的金明。即便拥有了太多的爱,但善良的孩子,也会揣着皱巴巴的愧疚,用刺猬的刺来裹住柔软的内心。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人生课题。虽然历经了两代人的托举、走出了济州岛,但对第三代的金明来说,她的命运仍然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直面结构性的生存压迫——向前是条狭长的窄路,身后也无人所依。
剧情高明之处也正在这里,从来没有合家欢的人设,而是借用金明的口,让孩子看到了父母的苦衷,也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心酸。

被孩子驾着走的人生,
也值得期待
有人说,《苦尽柑来遇见你》拍出了人生的荒诞感。编剧为观众打造了一个上帝视角,直接看完了祖孙三代辛苦的人生。
为了抚养孩子,光礼不知疲倦地透支着身体的健康,最终29岁就撒手人寰;
不愿被厨房困住的爱纯,却在厨房里心甘情愿地忙活了一辈子。为了养活孩子,她和丈夫卖了船还卖了房,到了五十多岁还要开始再创业……
人生就这样一步步被孩子“驾着”走。那如果没有孩子,人生的路途会不会轻松点呢?
当爱纯催着金明生孩子时,金明就大声拒绝了:“我希望我的小孩过宽裕的生活,我要有能力在换季时,帮他们买合身的好衣服。如果做不到,我一个都不要!”
然而金明最终还是升级做了妈妈。
历经28小时剧痛后,金明满脸都暴着血管,可大哭的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18岁就有两个孩子的妈妈爱纯——“我就是不敢相信,她是怎么生下我的?”
人生有的时候就是没有答案。甘于自我牺牲的母爱是无解的;东亚小孩的生长阵痛也是无解的——打破人生之苦的迷茫,只有亲身经历;而能被我们触碰的真实,也唯有亲自体验。
真的是只有成为妈妈后,才能理解妈妈。
于是,我们看到成为妈妈的金明,把电脑的桌面设置成女儿的照片,更加努力工作;满心满眼都只有自己的孩子,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事与愿违;也第一次体会到女儿对自己的满心依恋。

而编剧的笔也没有止步于歌颂母爱的付出和伟大。
妈妈是妈妈,但妈妈也可以是自己。剧情最后,半生操劳的爱纯,又重新捡回了自己成为诗人的梦想。在70岁的时候,出版了诗集。正如那句话说的,“做一件事的最佳时机,是十年前,或现在。”
在鼓励追梦的同时,剧里也生动刻画了众多普通的“小人物”:
有给爱纯打起加油的海女阿姨,有暗暗送米的邻居老夫妻,有以道德奖学金名义帮爱纯缴纳房租的继母,也懂得报恩的女明星,救活了吴爱纯一家最后开的鱿鱼店……
特别是看到失去第三个孩子的吴爱纯,悲伤地昏倒在地时,邻里乡亲都自发送来了蔬菜瓜果为小夫妻俩打气。此时,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也更显珍贵。
在众人托举式育娃中,从小失去母亲的爱纯,也在大家的帮助下走出失去孩子的阴霾。
如何在苦涩的人生中坚持?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面对人生的终极拷问,“苦尽柑来”也直白地通过台词,给了我们人生的告诫:
据说养育孩子需要一座村庄,要救活一个人也需要一座村庄
没有人能独活,要和别人一起走,这样百里路也会成十里的感觉
不得不说,人生再苦也敌不过善与爱。虽然全剧只有16集,但看完这个故事,我们仿佛也和剧中人们共同度过了漫长的、丰富的一生,帮助我们撕开心灵的窗口,关注那些真正值得我们驻足与珍视的情感,又帮助我们洗净心灵继续前行……
这不就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和最生动的教育吗?
人生大多不是爽剧,在这个春夏之交,不妨一起喝杯暖暖的橘子茶,对家人、也对自己说,生活不易,辛苦了!
作者招募&投稿 |tbeducation@daznet.cn
提供内容线索 |微信:waitan2022
转载&合作 |微信:waitan2022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