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微短剧行业内容创作的多元化与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澎湃短剧频道x有戏栏目推出“微剧评”专栏,携手高校专业力量,借助派生万物开展AI共创,探索微短剧文艺评论的新视角。本篇聚焦荒野求生与重生题材微短剧《逃出绝命岛》。

制作 海南芙浚网络科技/主演 于雷、耿池苏、栗青、周硕/集数 51

在短剧市场日益繁荣的当下,《逃出绝命岛》以其独特的设定和大胆的尝试,试图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中闯出一片天地。该剧通过AI技术合成怪物形象,无疑在制作层面为低成本惊悚类型开辟了新路径。技术不再是叙事的附庸,而成为塑造恐怖的主角,这一创新之举值得肯定。然而,在深入观看后,不难发现这部短剧在诸多层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剧集开场,林婧在一场诡异的梦中,看见怪物从天而降,众人惨死,她被好友李天逸抛弃、被赵彤彤嘲讽,最终被怪物吞噬。梦境惊醒,她发现自己正躺在游轮的甲板躺椅上,阳光明媚、派对喧嚣,一切如常。她试图讲述梦中即将发生的灾难,却被众人视为笑谈。然而不久,游轮的引擎果然故障,搁浅在海图未标记的荒岛上,这个岛上没有信号,地形也原始封闭,林婧惊觉现实中的一幕幕正与诡异梦境重合……

人物形象塑造上,女主角林婧的重生设定本应是一大看点。但在实际呈现中,面对困境,林婧大多时候只是在原地打转,自救手段有限,且过度依赖身边人提供帮助。当试图提醒他人危险时,也仅仅是无力地重复 “有怪物,快离开”,缺乏更有效的沟通和应对策略,使得这一角色的主动性和智慧大打折扣。而剧中配角的形象塑造同样问题突出,部分配角无脑与恶毒的设定过于极端。在面临生命威胁的荒岛环境下,依然固执地嘴硬否认怪物存在。这不仅违背了人性基本逻辑,更使恐怖片最重要的“代入感”土崩瓦解。

情节设置上,《逃出绝命岛》也存在一定问题。“狼来了” 的情节被过度使用,林婧一次次地提醒众人有怪物,却因重复次数过多导致大家对她失去信任,最终部分配角为此付出生命代价。这种试图营造不听劝告自食恶果的情节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剧情发展,但由于运用频率过高,使得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削弱了情节的紧张感和吸引力。观众在不断重复的情节中逐渐失去新鲜感,难以保持对剧情发展的期待。

不过,该剧并非毫无亮点。结尾设计采用衔尾蛇式结构,在短剧中实属罕见。衔尾蛇这一古老符号象征着循环、无限与回归,为故事赋予了独特的哲学意味。通过这种结构,剧情在结尾处形成闭环,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反转与思考,使整个故事跳出了常规的线性叙事框架。这一巧妙的设计不仅展现了创作者的独特构思,也为短剧在叙事结构创新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逃出绝命岛》在短剧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勇敢尝试,AI技术运用和独特结尾设计展现了其创新一面。但人物形象塑造的单薄以及情节设置的不合理等硬伤,也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技术革新永远不能替代叙事本体的坚实与深刻,AI生成的怪物或许能暂时刺激观众的视网膜,但真正令人战栗的恐惧,永远源于对人性深度的挖掘与呈现。希望未来短剧创作者能在借鉴其创新元素的同时,克服这些问题,创作出更多高质量、有深度的优秀短剧作品。

作者:刘禹佳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24艺术管理MFA

指导教师:易非

技术支持:派生万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