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超标事件发酵至今,有一个反常的现象令人费解。

公众对事件的质疑声多来自自媒体的猜测与追问,却鲜少见到媒体记者深入实地的调查报道。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句明代杨继盛临刑前写下的名联,本是对文人坚守正义、揭露真相的精神注解;后经李大钊改为“妙手著文章”,更添了对理性发声的期许。

无论“辣手”还是“妙手”,这句名联的核心本意都是对铁肩担道义,采写事实真相记者的共勉和鞭策。

记者肩负着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舆论监督的职能、公众知情权的保障和人文关怀的体现的重任。这些责任的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记者在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因此,每逢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民众获取真相的主要权威渠道就是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

在天水这起事件中,从发生伊始当地官方最初的遮掩,到后来事件通报结论的语焉不详,公众的疑虑从未消散。

目前网上到处都是自媒体对涉事幼儿园为何会出现幼儿血铅超标,所谓“投毒”的真相究竟如何的碎片化盲猜,却始终不见有官方记者深入事件发生地调查后的清晰声音。

这种奇怪的现象,令人诧异。

曾几何时,记者为揭露真相敢冒生命危险。有人假扮矿工暗访非法采矿,有人伪装智障者潜入黑砖窑取证。

那份“无冕之王”的底气,是源于他们对真相的执着,对公众的责任。

可如今,翻开报纸、打开屏幕,更多是无关痛痒的文娱八卦、鸡飞狗跳的社会琐事,真正关乎民众关切的重大议题前,记者的身影却愈发罕见。

当年民众敬佩记者,是因为他们不仅是政府的报喜鸟和传声筒,更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但现在,面对天水这起牵动人心的幼儿血铅超标事件,无数记者却异常的选择了装聋作哑。令人不解。

无论官方通报是否存在瑕疵或争议,在回应公众的关切和质疑时,我认为记者不应该缺席,不应该沉默。理应以专业姿态深入调查。

其实,就天水这一事件,记者实地采访一趟的成本并不高,即可探寻出事件的真相。


伴我闯荡四方的记者证虽然被注销并已经破损不堪,但我保存至今

不妨走访一下当地其他幼儿园,看看同类糕点的染色方案与成本;不妨到当地医院找一两个知情人,核实天水与西安两地医院的检测差异为何那么大,探究检测结果背后是否存在人为干预;

可以倾听涉案人员亲属的说法,比对一下他们的说法与官方的通报是否有出入;最后再问问街头百姓的真实看法。

这些调查并不复杂,却能让事件轮廓清晰大半。

遗憾的是,该事件从舆情发酵到现在,却始终没有媒体记者迈出这一步,而任由自媒体在信息的迷雾中“喧哗”。

这绝非是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景象。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不仅需要多元声音的碰撞,更需要“铁肩担道义”的记者以笔为刃,刺破迷雾。

期待有记者能重拾职业初心,走进天水,用扎实的调查报道,还原幼儿血铅超标事件的真相。

因为,这不仅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回应,更是对“无冕之王”职业尊严的捍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