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15晚会过后,食品安全的话题,一直都围绕在许多消费者的心中无法挥散,“糟头肉”、“脚踩酸菜”、“过夜食材”等等,都在危害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

然而,有人也开始好奇其运动员吃的食材有没有这样的问题,毕竟他们的管理非常严格,不仅需要保持身材,还要警惕随时可能到来的兴奋剂检查,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可能面临的就是禁赛,甚至是断送职业生涯。

为了保障他们的身体不会出现问题,运动员吃的东西基本上都有要经过间隔把控,甚至有些食材还是不远万里空运来的,光是国乒队的餐标,最低都在300元,那么他们的标准究竟是怎样的?

豪华饮食
乒乓球作为我国最广泛的体育运动,喜欢它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所以大家对国乒队的队员也十分关心,没事的时候会感谢什么,训练期间会吃些什么都会关注。

近日,前国家队运动员周雨,也是在一场直播中,解答了一些大家的疑惑,尤其是每日餐标,吃的食材都是哪一些。
周雨透露,现在国乒队的每人每日的餐饮标准大概在300元左右,这个标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可谓是非常高了,甚至够一些家庭花费一个星期了。

但是运动员不同,他们每天都需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并且吃食也都大有讲究,虽然和大多数人吃的差不多,但是食材却有不相同,毕竟如果有一点问题,那么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标准也会有一些高。
在2022年成都世乒赛期间,央视的镜头就曾捕捉到这样一幕,国乒队员的餐盘里整齐码放着清蒸鳕鱼、蒜蓉西兰花、五彩时蔬和杂粮饭,还有一些现切水果,看起来非常的清淡。

不过为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不得不在他们吃的饭菜里少油少盐,味道虽然差,但是能量却是非常足够的,不过相对于吃习惯“重口味”的普通人来说,估计是有些难以下咽了。
甚至就连周雨在直播中都说到,国乒的饭并不好吃,但是作为运动员,他们总要牺牲一些东西,毕竟从开始,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基本都是乒乓球,单调而艰苦,如果想要吃点好的犒劳一下自己,也需要思考食品安全问题,一不小心这么多年的努力都将付出东流。

在国际赛事中,国乒的饮食保障团队堪称"移动的五星厨房",据《中国体育报》报道,食品团队,由3名主厨、2名营养师和1名食品安全专员组成,每天清晨5点就开始验收冷链运输的食材,每批肉类都附带"兴奋剂检测报告",蔬菜需经过三道农残检测工序,就连饮用水都要经过TDS值检测。
挪威三文鱼、新西兰青口贝、澳洲牛排等进口食材占据蛋白质来源的70%,国产食材则精选自通过GAP认证的生态农场,严格执行“三不用”原则,非认证肉类不用、当地散装肉不用、深加工制品不用。

这是规避食源性兴奋剂风险的重要举措,并且国乒队的餐标高,不是简单堆砌昂贵食材,而是精确到克的营养配比。
国家体育总局对于兴奋剂可谓是“零容忍”,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是永不录用,所以就是运动员身体不舒服需要吃药,那么也是需要专人配备,而如果因为食物出现这样的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无论国乒队去哪里训练,那么厨师团队都会提前过去考察,检查什么食材可以使用,还需要和国家体育总局报备,经过商议以后才会确定,如果真的不行,可能还会空运。
就比如曾经国乒队员在集训的时候,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都是从北京空运过来,因为这里有他们常用的供货商,但有一点是这些肉并不是最新鲜的,因为需要检测。

每次采购员从外购买完肉类、蔬菜、海鲜等食材后,都要经过专门的检验人员, 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检测,如果合格的话,就会空运到运动员的所在地,一般都在两天后了,这样的虽然安全,但是价格要比普通家庭贵上几十块一斤。
而这看似非常贵的300元一人一天的餐饮标准,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用于保障食品安全检测和特殊烹饪设备的。

运动员的菜系也是非常丰富,平均是一天15个菜、1个汤、2种主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而且男队和女队每天吃的也会有所不同,都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整的。
也只有他们在外面比赛和在军训的时候,吃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十菜两汤六主食,虽然不是比赛,但每日需求的营养也不能落后。

并未国乒的饮食管理绝非一成不变,科研团队曾引入"代谢组学检测",通过尿液分析实时调整膳食方案,当检测发现部分队员维生素D水平偏低时,就会在菜单中增加了香菇、蛋黄等食材,高原集训期间,则通过增加红景天炖汤提升血氧含量。
但在严苛的科学管理下,后勤团队仍保留着暖心细节,会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专门提供一些家乡的食材,甚至在出国的时候,也会携带一下家乡的特产食材,面粉、大米等等,也会给运动员一种在主场作战的感觉。

结语
虽然国乒的餐饮标准和吃食看起来非常的奢侈,但是为了运动员的健康,让他们可以后无忌惮的为国征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